郭田勇:担忧通缩?当前经济并不具备通缩基础
□作者 郭田勇(民建中央财政金融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公布后,因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很低,加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连续多月为负数,引发的通缩讨论增多,部分人开始担忧中国经济是不是正在进入通货紧缩周期。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统计局均作出了明确回应。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强调,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5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价格低位运行主要是阶段性的,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总的来看,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顾客在超市选购商品。图据视觉中国
通货紧缩是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判断通货紧缩的主要指标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和货币供应量等。当CPI和PPI均出现持续下降并伴随货币供应量减少和经济衰退时,可以判断经济陷入了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的最主要特征是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具体体现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两方面。一方面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下降,CPI反映了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如果CPI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那么可以认为通缩的压力正在增加。另一方面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下降,PPI衡量了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如果PPI持续下降,表明生产环节的通缩压力在增加,可能会进一步传导到最终消费品领域。
从整体物价水平角度看,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6%;4月份,CPI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P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3.6%。虽然今年以来,PPI同比下降明显,但在对我国物价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估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结合经济运行周期的情况进行判断。
近期,我国整体物价水平的回落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能源价格下跌和上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此外,供需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物价水平产生了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复苏的初期阶段,国内生产恢复较为迅速,农产品供应充足。然而,需求的完全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整体物价水平出现了阶段性的走低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保持了基本稳定的态势,4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了0.7%。
在金融运行方面,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3月末人民币贷款、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11.8%、12.7%和10.0%,这表明银行系统向实体经济提供的信贷支持有所增加,尤其是人民币贷款的增长,为经济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活跃度,推动经济增长。
在进出口方面,4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4347亿元,同比增长8.9%,1至4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133232亿元,同比增长5.8%,显示出国际贸易的复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消费恢复方面,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10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表明我国消费市场正在加速恢复活力,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将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看,经济和金融数据反映出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增长较快,有效融资需求回升,货物进出口持续增长,市场销售增长明显,说明我国经济正在逐步恢复,不具备通货紧缩的基础。虽然现阶段我国整体物价水平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阶段性走低,但是宏观调控政策将会对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发挥有力的支持作用。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恢复和供需关系的平衡,我国整体物价水平阶段性走低的现象将会有所调整。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