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说,你认为中国银行合理估值6.92元,而现在价格只有3.9元左右,那岂不是要涨将近一倍?那大盘不得涨到七千点吗?这怎么可能?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张表格,统计了自1978年以来,我国历年广义货币M2增长情况。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M2从1978年的1134.5亿元,猛增到2023年2月的2755200亿元,45年间增长了2428.55倍!
M2,简单理解就是货币供给。也许有的朋友要说,怪不得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以前一个万元户是个让人眼红的称呼,现在的1万元,只是白领们一个月的工资,物价涨的太厉害了,拿100元到超市,买不到啥东西就花光了。也会有人不同意,哪有那么玄乎?物价涨是涨了,但也绝对没有涨2400倍。你看猪肉,40年前几毛钱一斤,40年后的今天也才十来块,也就涨了20几倍。大白菜当时几分钱一斤,现在一块多一斤,也是涨了20几倍。
确实的,全社会的物资就这么多,2400倍的货币投放,如果全部投向社会,我们的钞票恐怕早就成了津巴布韦元了,一张就是一千万。谦虚点儿也得是日元,一张1万元。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原因何在?
对此,我要说的是,这两种感觉都对,那张图表也对,增发的货币被放到了蓄水池中,因此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冲击有限。这话怎么说?别急,咱们慢慢研究。
首先,货币超发是常态。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势必要有资金的推动。如果一个国家总是存量财富的博弈,没有新的财富增长,那国家势必会陷入停滞。同时,你不印钞挡不住别国印钞,特别是美元这种全世界通用货币,它可以用印出来的一张纸换走别国真金白银的资产。为了防止被收割,必须予以对冲,于是印钞也多少有些迫不得已的味道。那么,为什么我们普通百姓没有感觉到2400多倍那么令人恐怖的货币超发冲击呢?以我的理解,超发出的货币被引向了特定的蓄水池中,减缓了对现实生活的冲击。
第一个蓄水池是房地产,有人说70年代20万能买20套房,而到了2020年20万元只能勉强交个首付。这话得看房子在哪儿买,如果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估计首付也得上百万。房地产在吸纳了大量就业的前提下,还起到了超发货币蓄水池的作用。大量的资金投入其中,促进了建材、钢铁、水泥的发展,减缓了对现实生活的冲击。
第二个蓄水池是基建,高铁、高速公路投资。网上的资料是,一公里高速铁路造价1到1.5亿元人民币,一公里高速公路造价在3000万到1亿元之间。增发出的货币流向基建领域,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容纳、创造就业的同时,也防止了大水漫灌对民生领域的直接冲击。
第三个蓄水池是制造业,以前街上汽车很少,拥有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的家庭也不多,现在这些商品已是普通家庭的寻常物件,并且我国的制造业成功的将日本电器、韩国汽车等“驱逐出境”,在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质量也大幅度提升,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资金的推动。
另外,近年流行的一些诸如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也都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国家一边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这些特定产业,一边投入巨额资金,当然,这些多数是超发出来的货币,在提高GDP、促进就业的前提下,使得超发货币被装在一个特定的池子里,不致外溢到商品领域,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研究历史是为了指导我们今后的投资。我们看过去几十年,这几种超发货币蓄水池在完成了历史使命之后,还能不能再度大规模蓄水?
首先是房地产,当一个家庭拥有两套甚至三套房产的时候,又迎来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降的趋势,房地产恐怕要经历一个很长时期的去库存阶段。
我们再来看基建,在中国高铁里程突破42000公里之时,世界其他地区高铁里程合计38000公里。与高速公路类似,当大部分重要城市都有高铁、高速公路连接之后,维护和运营成本也随之急剧上升,即便是为了容纳超发货币,也要兼顾成本与收益。
前面我们没有提到消费,因为消费比较容易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牛奶,一人一天喝一包可以实现,但要是提高到一天两包就不太现实,因为身体受不了。消费的升级同样受制于经济大环境,最起码三年口罩使得人们收入锐减的同时,却又造成存款余额创历史新高,反映了人们普遍不敢消费的心理,这个时候的消费升级,让二锅头变茅台,同样困难重重。
那么制造业呢?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之后,制造业随着房地产相对失速,也必然迎来发展的平缓期。当一个家庭每个卧室都有一台电视,每个家庭都拥有两辆汽车的时候,市场的拓展机会又在哪里呢?
有的朋友可能会想到出口,哎呀,为什么要打贸易战?特别是三年口罩,哪个国家日子都不好过,人人都在想办法创造就业。进口别国的产品,就等于提高了自己国家的失业率,那是要挨骂的。
而另一方面,货币超发永不停止,而且必将愈演愈烈。因为为了对冲口罩对经济的冲击,必须进行逆周期宏观调控,也就是由央行不断向实体经济放水,而这些放出来的水,如果没有理想的蓄水池容纳而流向生活领域,必将引发通货膨胀,甚至恶性通货膨胀。一方面老百姓捂紧钱袋子不敢消费,另一方面,货币超发造成物价飞涨。
那通缩与通胀并驾齐驱,我们是不是就没有活路了?不,我们还有一方净土,这就是股市,特别是股市中有银行股这样长期被低估的板块。论分红,论资产质量,整个银行板块上涨一倍都没有明显高估。以中国银行为例,凭借0.232元每股的分红,涨到6.92元,股息率仍有3.35%,与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持平。那么现价3.9元左右,保守上涨空间70%以上。市净率方面,中国银行的市净率为0.54,就算不计算商誉等无形资产,单单回到1倍市净率难道不是合理的吗?因为按照现有规定,增发等融资价格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值,那么股价回归净资产似乎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中国银行现在市值约1.14万亿,其他几大国有银行估值与它类似,市值也相仿。如果六大国有银行开启价值回归之旅,保守估计将有5、6万亿的增值空间,这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蓄水池,能够妥妥地容纳超发货币的地方。
也许有的朋友要说,让股市充当蓄水池,也没有必要非选银行股呀,别的不行吗?我认为别的还真不行。一是一般板块市值有限,掀不起大风浪,一个水库可以蓄水,一个浴缸怎么蓄水?当漫天洪水袭来,承接工具容量有限,那可乖乖不得了。除了容量,最为关键的是估值。无论是谁,无论何种理论,银行整体低估都是共识。蓄水池最为关键的是得在低估值,水流到这里得承接得住,如果资金流向高估值板块,就等于往堰塞湖里注水,那发生灾难将不可避免。
现在看股市,特别是低估值的银行股将成为最近几年超发货币的唯一蓄水池。等过几年经济好转,国际关系好转,消费恢复,资金投向多元了,再把资金从股市转出,这样才能使货币发得出,容得下。
您觉得这样的分析有道理吗,您觉得国家会采取这样的方法吗?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