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牵引,持续耕耘航天产业,打造商业航天产业新高地。 2022年4月30日,中国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海阳港为发射母港,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系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而执行本次任务的这只火箭,也···
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朝晖健康是人民的基本需求,事关个体和家庭幸福,更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和基本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
屋顶光伏发电,白天最高可满足工厂50%用电量;绿色纤维实现循环经济,降低对石化资源依赖……近日,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众多绿色制造应用集中展出,令人印象深刻。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同时,节能装备、低碳产品、数字···
文/新供应链值得信赖企业研究课题组中恒电气创立于1996年,2010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专注于零碳智能社会建设的数字能源公司。中恒电气聚焦绿色ICT基础设施、低碳交通、新型电力系统及综合能源服务等四大领域构筑数字世界与能源世界···
波斯湾地区几十年来一直是紧张和冲突的热点,伊朗在该地区的不稳定性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几周,美伊在波斯湾的紧张关系升级,双方互相指责对方侵略。我们将探讨紧张局势升级的原因以及它们对该地区和世界的潜在影响。干涉海上交通伊朗长期以来一直在波斯湾地区···
作为一名创业者,你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细分市场、开发了一款好产品、找到了进入电商行业的方法,你已经准确进行下一步。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做呢?你需要做很多决定,比如给公司起名,创建线上交易系统,给产品创造品牌、设定价格等等。其中,品牌在新电商业务平···
中新经纬6月3日电 题:美欧商业领袖密集访华背后的考量作者 章玉贵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在美西方部分政客鼓噪与中国“脱钩断链”的分贝持续高企之际,由特斯拉创始人兼CEO马斯克掀起的外企高管密集访华潮却呈现常态化之势。我们···
《科创板日报》6月4日讯(记者 余诗琪)在5月的一级市场,上市公司出资频频搅动一级市场风云。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当属“酒企一哥”茅台(600519.SH)发公告称,将出资100亿元参与设立两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豪掷百亿资金,茅台创下今年A股···
美国人均用电量远超中国,达到371度电,是中国的五倍之多!美国人都在干嘛?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发电国,我国全年消耗的电量为8.85万亿度,位列世界第一。这么多的电大部分都用在了工业上,美国去年发了4.5万亿度电,大多用在了居民生活上。美国人的···
筑起中非六国第一条玻璃生产线图为建成的刚果(布)红星玻璃厂工程。中铁八局海外公司供图“这是我们修的玻璃厂!”近日,当看着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中展示的中非六国第一条玻璃生产线、刚果(布)第一家玻璃制造厂——红星玻璃厂时,中铁八局海外公司员工张剑波感慨万分。今年是共···
缅甸一自治区:讲中文花人民币,就连手机号也用中国移动汉语国际化,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他们依然努力前行,体会汉语的魅力。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这门语言。尽管如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却相对缓···
什么是未来产业?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如何?一探究竟按照国家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要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什么是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将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什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 盛朝迅:未来产业是指有前沿的科技创新驱动,但是目前处于···
人老了,哪怕你再有钱有闲,我建议也尽量不要频繁地做以下事情:我是1965年出生的58岁的老太太,风风雨雨几十年,现在我也已经退休8年了,通过我对退休老人的观察,我总结了退休以后,人老了哪怕你再有钱有闲,我建议你也尽量不要频繁地去做以下事情:尽量不要频繁的去原单位人老了退下来之后就与原单位没有任何瓜葛···
居住归居住,商品归商品:回首2023将是人口负增长时代的改革元年#秒笔生花创作挑战#23年新冠放开以来,推测中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到来,反而迎来了CPI的下跌,楼市的动荡,股市的萎靡。2019年的元气并未完全恢复, 日子更难过了。而对于这一点,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真相:粗放挣钱的逻辑已经变化,过去的高速增长···
中国平安: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24.82亿元中国平安(601318)27日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24.8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5.75亿元,年化营运ROE达16.7%。集团归母净资产突破9000亿元。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银行三···
新4万亿来袭,可以乐观了!明源地产研究院拼经济,中央动真格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增发国债和调整预算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并提前下达了地方27万亿的新增地方债。这一决策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式发出反击的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