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笔生花创作挑战#
23年新冠放开以来,推测中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到来,反而迎来了CPI的下跌,楼市的动荡,股市的萎靡。2019年的元气并未完全恢复, 日子更难过了。而对于这一点,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真相:粗放挣钱的逻辑已经变化,过去的高速增长很难重现,大幅增量的时代已经过去。新冠三年只是加速这个现实的暴露。
原因无他——中国的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时代, 未富先老是我们将长期面临的现实。
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3,按照人口学家观点,低于2.1为低生育率,低于1.5为很低生育率,低于1.3则为极低生育率。而另一方面,在2021年,我国的老龄化率已经达到14.2%,这个数据已经标志进入老龄化社会。
有些网友们就要说了,现在到处都是人,人口少一点不是意味着更多的人均资源么?能这么想,只能说明你太天真了。经济增长需要两端发力,一端是需求,一端是供应,一个拉力一个推力,两端一起发力,才意味着蛋糕的做大。而人口老龄化将对供应与需求两端带来负面影响,从需求端来看,投资与消费持续减弱,社会总需求陷入低迷,从供应端来看,劳动力短缺将导致资本回报率降低,潜在增长率相应下降。换句话说,就是大家都挣不到钱了,老板们不想投资,不想雇人,创业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那首当其冲的广大的普通人——工作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其它?
蛋糕做不大,将限制可以转化为可支配收入的蛋糕规模;较慢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将制约普通人工资上涨的幅度。
追根究底,老龄化本身和人口减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带来需求萎缩,生产率降低。进一步将动摇国力,影响世界格局。作为一个在人类历史中长期屹立不倒的存在,这样的结果怎么能忍?高速发展40年,人均GDP已达高收入国家门槛,怎么能在当前阶段停滞不前?
而当前在GDP已经长年达到世界第二之时,怎么通过分蛋糕激励产出更大的蛋糕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那么,破局之法是什么?调整结构,让更多的人成为“中产”,培育纺锤型社会,以此增加有效需求,提高生产率。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增长的红利,并老有所依。
有研究计算了不同收入人群在不同消费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对于生存型产品,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群体消费倾向比为1:0.56:0.13;享受型产品,三者比例为1:1.55:0.34,而发展型产品则为1:0.61:0.30。无论何种消费倾向,高收入人群带来的影响始终有限。降低社会收入差距,鼓励消费在此成为了榜一大哥。
到此为止, 目标是有了,路径在何处?
联想到今年以来村里频频发出的动作,主要从几个方面下手:
一、居住归居住,商品归商品,给大量普通工薪阶层以信心,并满足改善型住房需求。
这又引出了近期村里频频发出的动作。8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文件(国发【2023】14号文,以下简称“14号文”),近期(10月26日)已传达到各城市人民政府、各部委直属机构。这个文件的意义在于,对于房市,我们将走出一条同以往不同的道路。
住房双轨及住房需求分层的时代将来临。对于3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保障房回归居住功能,限制其上市流通功能,盘活闲置土地,破产处置商品住房和土地、闲置住房等。而对于改善型需求,各个城市已取消土地限高令, 让这部分需求回归市场,提振信心。
换句话说,未来的住房将满足大部分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并保障普通人有产者尊严。毕竟有恒产者才有恒心。将普通的大多数从房市中解脱出来,才会对未来产生信心,才会反哺生育率,才能对抗加速而来的老龄化。
二、振兴乡村,缩短城乡差距。
一方面放开户籍限制,让一部分有实力,有渠道,有技能的人加入城市,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加大农村机械化及研发投入,增加人均生产率。
三、教育减负,降低家长焦虑。
从古至今,阶层一直客观存在,历代王朝的覆灭最终都可以从阶层固化,上层阶级占用过多资源招致底层民不聊生奋起反抗找到原因。横向流动与纵向流动代表着社会的活力与希望。而教育则是普通人突破阶层有力武器,虽说收益已大不如前,但仍是目前最优方案。
深知这一点的普通家长们因此努力鸡娃,卷生卷死,但是最终的结果有可能毁掉孩子学习的热情,良莠不齐的校外培训同时挤压了消费资源甚至引发优质教育资源流失至私人领域的隐患,教育市场化便意味着价高者得——这并不利于选拔真正的高智商人才,也不利于提升生育率。校外培训的取缔,便在此逻辑下应运而生。打压校外培训,对于普通收入及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并不是坏事。
四、重申劳动法,保护劳动者权益。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世界传递出去的996,007收人诟病已久,而平台经济的崛起与灵活就业人数的增加,意味着工作环境的恶化及失业率的增加。技术的发展并不能自动地让参与其中的人享受到其中的红利,反而成为算法下的受害者。劳动时间的加长,工作条件的标准降低,以及劳动所得的减少,招致了进一步的失业与需求萎缩—— 这并不是管理者想要看到的局面。劳动法和5天8小时工作制重申需要制度执行的保障,最低工资与失业保险以及解雇赔偿都是为了保证最低标准。
如果一个人花费大量时间工作却没有得到所得,那一定是这个社会出了问题,而不能怪罪个人能力。
为什么说2023年是改革元年?因为形势严峻,变局之下,过往的经验已经不再适用,过往的做法也难以为继,隔壁日本步入老龄化时已跻身发达国家,再不远的巴西也没有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在这个节点,催生一系列影响长远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增长的红利并不会自发地流入到每个人的口袋,怎么公平的分配蛋糕是下一个增长点的来源。有关民生福利中的养老,医疗,教育,等等一系列改革都会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