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零食行业出现了新的变化,零食量贩店迅速崛起。围绕着零食量贩店这条主线,各家表现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去年,零食行业龙头三只松鼠营收和利润的双重下滑,营业总收入下滑了25.35%,而净利润则大幅下滑了68.61%。而另一边,近年来···
界面新闻记者 | 马越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零食集合店持续受到资本青睐。近日零食折扣量贩连锁品牌“零食有鸣”宣布获得B+轮融资,由新希望草根知本旗下的昇望基金领投,嘉御资本跟投。根据天眼查APP显示,这已经是该品牌在2年多时间里获得的第5···
【大河财立方消息】5月16日,仲景食品披露董事会换届选举的公告。根据公告,孙锋、朱新成、李明黎、刘红玉、杨丽、贾雨明被提名为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值得注意的是,仲景食品实际控制人、现任董事长孙耀志未入选新一届董事会,被提名的孙锋为孙···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5月15日,河北省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保定市市本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的公告(2023第4批)。本次发布的监督抽检信息涉及9大类,共抽检样品60批次,全部合格。序号标称生产企业名称标称生产企业地址被抽样单位名称被抽···
本报记者 黄群5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公告,“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获批成为食品加工用酶制剂,该项目是中粮科技、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联合开发并申报的科技创新成果。“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用于将“D-果糖”转化为“D···
“企业宣传获得所谓‘食品界诺贝尔奖’的‘国际蒙特奖’,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品牌形象,赚中国人的钱。”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实际上“国际蒙特奖”真实的知名度并不高,更多的是获奖企业出于公关宣传和市场营销的需要,而进行大张···
来源:【消费日报】□ 本报实习记者 闫 利食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不断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到产品的生产和研发过程中,以科技创新赋能可持续发展。近日,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共同主办的2023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
来源:【三门峡日报-中国三门峡网】本报讯(记者葛洋)5月13日至14日,首届中国特种食品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我市举办。来自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以“融合创新·品质强国”为主题,围绕相关领域热点话题进行交流探讨,促进特种食品产···
美国人均用电量远超中国,达到371度电,是中国的五倍之多!美国人都在干嘛?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发电国,我国全年消耗的电量为8.85万亿度,位列世界第一。这么多的电大部分都用在了工业上,美国去年发了4.5万亿度电,大多用在了居民生活上。美国人的···
筑起中非六国第一条玻璃生产线图为建成的刚果(布)红星玻璃厂工程。中铁八局海外公司供图“这是我们修的玻璃厂!”近日,当看着大型纪录片《通向繁荣之路》中展示的中非六国第一条玻璃生产线、刚果(布)第一家玻璃制造厂——红星玻璃厂时,中铁八局海外公司员工张剑波感慨万分。今年是共···
缅甸一自治区:讲中文花人民币,就连手机号也用中国移动汉语国际化,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他们依然努力前行,体会汉语的魅力。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这门语言。尽管如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却相对缓···
什么是未来产业?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如何?一探究竟按照国家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要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什么是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将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什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 盛朝迅:未来产业是指有前沿的科技创新驱动,但是目前处于···
人老了,哪怕你再有钱有闲,我建议也尽量不要频繁地做以下事情:我是1965年出生的58岁的老太太,风风雨雨几十年,现在我也已经退休8年了,通过我对退休老人的观察,我总结了退休以后,人老了哪怕你再有钱有闲,我建议你也尽量不要频繁地去做以下事情:尽量不要频繁的去原单位人老了退下来之后就与原单位没有任何瓜葛···
居住归居住,商品归商品:回首2023将是人口负增长时代的改革元年#秒笔生花创作挑战#23年新冠放开以来,推测中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到来,反而迎来了CPI的下跌,楼市的动荡,股市的萎靡。2019年的元气并未完全恢复, 日子更难过了。而对于这一点,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真相:粗放挣钱的逻辑已经变化,过去的高速增长···
中国平安:2023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24.82亿元中国平安(601318)27日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24.8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5.75亿元,年化营运ROE达16.7%。集团归母净资产突破9000亿元。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银行三···
新4万亿来袭,可以乐观了!明源地产研究院拼经济,中央动真格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增发国债和调整预算方案的决议,明确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并提前下达了地方27万亿的新增地方债。这一决策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式发出反击的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