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抄底”港股的声音不断,今年刚开年,港股市场表现良好,不少基金经理在一季度加仓了港股。然而回顾今年二季度的市场表现,港股“过山车”行情再现,涉及港股投资的基金产品整体表现不佳,有基金经理称港股“AI”含量低。
数据显示,二季度主动偏股基金的港股仓位有所回落,下半年港股市场怎么走?还能“抄底”港股吗?看看擅长港股投资基金经理怎么说?
仅75只基金产品取得正收益,有基金经理认为“AI”含量低
2023年上半年,港股再次上演“过山车”行情。截至6月底,恒生指数、恒生科技分别下跌7.27%、9.12%。
第二季度,主动偏股基金的港股仓位有所回落。据华西证券研报显示,二季度基金重仓股中,港股和创业板获减持,主板和科创板获增持,其中,港股股票占比下滑0.79 个百分点,至9.13%;
港股在上年四季度一度出现反弹,由于较低的估值,不少基金经理看好港股后续发展,今年1月初,丘栋荣、崔宸龙等明星基金经理也都新任职了涉及港股的新基金产品。然而第二季度结束,投资港股的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
贝壳财经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在全市场11000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中,有374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名称中带有沪港深、港股等字样的基金,截至二季度末,仅有75只产品取得正收益,且净值增长位列前五的均为股票型基金。
与此同时,有44只相关基金产品净值跌幅超过10%,其中,混合型基金占据近八成,净值跌幅最大产品为大摩沪港深精选C,跌幅达15.24%。
从重仓股来看,截至二季度末,国内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依然是腾讯,美团-W、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移动和快手-W紧随其后。
基金经理张金涛在旗下基金产品嘉实沪港深精选二季报中分析称,国内政策端在二季度动作不大,季末开启了一轮新的降息周期,但距离投资者的期待还有距离。海外加息预期仍在反复波动,美国的经济韧性和通胀黏性都较强。
“在上述背景下,港股在二季度均明显下跌。其中,恒生指数和恒生港股通指数分别下跌7.27%和6.64%。”张金涛指出,“港股“AI”含量低,以港币计价,恒生金融业和恒生综合业实现轻微上涨,其余板块均下跌,医疗保健业、资讯科技业和地产建筑业位于跌幅榜前三。
“抄底”港股吗?多位基金经理认为港股仍具较强投资吸引力
2023年下半年,港股市场怎么走?多位基金经理发布了最新的策略。
明星基金经理崔宸龙表示,前海开源沪港深非周期股票A在二季度布局了港股市场中的新能源、互联网,医药、消费等细分行业;整体投资思路依然会聚焦于具有全球竞争力和中国竞争力的企业,以充分发挥港股市场的独有优势。
“港股市场经历了过去几年的下跌,整体估值水平已经较低,具有很强的投资吸引力。包括之前看好的绿电运营商、医药、智能汽车以及因为疫情受损的各类消费公司,从长期投资角度,都处在较好的投资位置上。”崔宸龙指出,港股市场长期依然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基金经理罗佳明在其掌管的中欧港股通精选一年持有A中维持了较高的港股仓位。“二季度,整体市场延续了三月经济数据走弱后呈现的信心不足而持续走低。回顾上半年,经济复苏低于年初时的乐观预期,我们持仓的地产、消费、金融板块因此表现不佳。”
展望未来,罗佳明表示,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终究会消退,随着更多的稳增长政策出台,叠加国内外工业品库存周期的下滑,经济还是会逐渐向好。国内流动性宽松的状态将在中期维持一段时间,待企业盈利重回上升轨道,优秀公司的股价将迎来估值和盈利的“戴维斯双击”。
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也在其管理的基金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中表示,港股二季度振幅较A股更大,港股整体估值水平基本处于历史较低的10%分位左右,港股性价比很高,且部分公司具备稀缺性,继续战略性配置。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包括,一是估值至低位,业务稳健但成长属性强、未来弹性较大的互联网股和医药科技股;二是港股中估值极度便宜、防御属性强、基本面稳健、分红潜力大的地产为代表的价值股;三是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价值股,重点关注供给端收缩或刚性行业,及其在需求复苏情况下的潜在弹性,如基本金属为代表的资源类公司。四是能源运输公司。
“港股互联网股兼顾确定性和成长性。”丘栋荣表示,供给格局带来确定性,价值链纵深扩张引领成长性,再叠加互联网板块呈现出系统性的低估值特征。
港股互联网板块股价位置和估值都是底部位置,而基本面从去年下半年就出现持续上行的状态。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在其王牌产品银华心佳两年持有期也表示,在反垄断、流量红利消失的大背景下,降本增效仍是未来一个阶段互联网板块业绩持续上行的重要因素。同时,在 AI 产业崛起的当下,港股的核心互联网公司最有可能抓住AI浪潮下的机遇,使得自身的体量上个台阶,结合当下的估值水平,有望迎来业绩估值双升的行情。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