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约中国,今年蒙古国出口中国煤价涨7.5倍,想挣中国更多的钱?
最近全国多地都受到了沙尘暴的困扰,正当人们疑惑多年的环境治理怎么在今年不见成效时,真相告诉人们:这是来自蒙古国的高空扬沙,绿化植物无法阻挡。
这下,蒙古这个在被我国和俄罗斯包围的内陆国家又被想起来了。
之所以提到“又”这个字,是因为前不久的蒙古刚在国际上做了件败坏国人好感的事,今日新闻再见“蒙古”,不免让人为之唏嘘。
2023年3月份举行的煤炭拍卖会上,蒙古煤炭的拍卖价格一路狂飙,最终成交价居然比上一次与我国签订的合约价格高了整整7.5倍!
也就是说,上次价值10元的煤炭,同等重量下,这次再想买就需要付75了,这种行为在人们眼中无异于“抢钱”。
蒙古的国土面积并不大,人口密度也低一,它为什么在这次将煤炭价格抬升了这么多呢?如果煤炭价格持续提升,又会对两国造成什么影响呢?
蒙古虽小,矿产丰富
说起蒙古,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都是我国的“内蒙古”,并不熟悉身为独立国家的蒙古国。
事实上,内蒙古之所以加个“内”字,最早就是为了与在我国国土之“外”的外蒙——蒙古国区分开。
蒙古国的前身是成吉思汗领导的“大蒙古国”,后扩大版图为元朝。
但元朝被明所败,蒙古人就又退居草原,只称蒙古了。
因为是战败退居,所以曾经属于元朝的大片草原山地还是归明朝统辖,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区域,外蒙古的人们就守着剩下的土地过着游牧生活。
清朝时期,蒙古作为尚未完全独立的小国家,在清朝和沙俄之间选择了归附清朝,即在政治军事上与清朝互相支持,清朝也尊重蒙古的自治权。
简单来说,只要蒙古安分守己,不再对清朝国土边境进行骚扰,双方就可相安无事。
等到清朝晚期,清政府腐朽无能,国力式微,无法令众蒙古部族信服,而这时的外蒙古经历长时间的“自治”后已经发展出了相对完善的区域治理策略。
因此,清朝晚期的外蒙古,开始对外宣布独立。
虽然那时的外蒙古独立一直没有被承认,但由于其长时间的半独立状态,加上外蒙古的情况与当时的中国国情已经格格不入,当地人有自己信奉的领导人和管理体系,所以随着历史的发展,外蒙古最终还是独立了。
蒙古国是一个没有海的内陆国家,它的地理位置十分“安全”,北部与国土广袤的俄罗斯接壤,东、西、南三个方位又被我国领土完全包围了,所以经常有人笑称“没有哪个国家打得到蒙古”。
因为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聪明人都明白,蒙古只要同俄罗斯和中国搞好关系,肯定就能保护好自己。
过去的许多年里,蒙古确实是这样做的,但是最近这个国家却发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
蒙古看似只是一个游牧民族自由发展起来的国家,实际上这块土地的环境资源都相当不错。
蒙古国内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铜矿、煤矿、黄金等储藏量都位居亚洲前几,是妥妥的“资源大户”。
不过,蒙古的矿产虽多,消耗却少。
例如蒙古国内对于煤矿的开采运用却没有十分到位,据统计,蒙古国内大概有着20-100亿吨的煤炭,煤炭在蒙古的主要用途就是供热电厂发电,可蒙古国内地广人稀,这方面的需求并不旺盛,导致许多发电厂挣的钱一度还不够支付煤炭费用。
这可成了蒙古的一大难题,金银类的矿物还能留作流通货币,这煤炭可不行呀!
所以,蒙古煤炭还有另一条重要出路——出口,既然国内无法消耗这些煤炭资源,那就将这些煤炭出口给需要的国家,增加经济收益的同时还不至于产生资源浪费。
而我国作为蒙古的邻国和资源使用大国,在煤炭进口方面当然有着大量需求。
由于我国与蒙古接壤,所以在煤炭进出口方面,对两个国家来说都是成本低收益高的事情。
首先在运输成本上,蒙古就可以节省一大笔,其次,中国和蒙古的邻国关系导致在正常情况下,两个国家的关系一定是长期稳定友好的。
这样的话贸易关系自然也长期稳固,说白了就是我国作为蒙古的长期客户,蒙古就不愁他们的煤炭没有出路。
中国虽然矿产资源也不少,但是土地面积大,人口数量多,资源消耗得非常快,如果都依赖国内的资源,那么国内的矿产资源再丰富也会被很快消耗完。
所以,为了保护国内资源的完整性和可长期发展,也为了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和睦关系,煤炭的进出口贸易对我国来说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这方面,不论是距离远近还是关系亲疏,蒙古煤炭进口都是我国的上佳之选。
对于蒙古方面也是如此,因为蒙古没有海路,他们想要将煤炭出口到其他国家只能走空运,运输成本大大提高了不说,还非常容易受世界局势影响导致贸易关系变化。
既然如此,蒙古对中国的煤炭价格应该一直保持在最优惠的状态才对,怎么还突然飙升了呢,难道真是为了赚这一笔“快钱”吗?
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蒙古倒不至于目光短浅到这个地步,这其中牵涉的多方原因,还需要一点点地梳理。
经济转型的大胆尝试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我国都一直是蒙古煤炭出口的最大客户。
就拿去年的数据来说吧,2022年一整年,蒙古煤炭的出口量在3169万吨,其中2977万吨都出口到了中国,也就是说,中国市场占了整个蒙古煤炭出口的94%!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蒙古煤炭的进口占比是多少呢?
2022年,我国一共进口煤炭2.93亿吨,其中半数以上都是来自印尼,蒙古煤炭的进口份额达到了总量的7%,虽然占比不算少,但是也可以看出,我国煤炭的进口并不完全依赖蒙古。
这种不平衡的供需关系蒙古自然也能意识到,不过他们能注意到的,主要在于自身出口过于依赖中国这个问题。
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相对单一的煤炭出口结构,蒙古的煤炭交易所自去年开始就以煤炭拍卖的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易。
最为瞩目的就是新加坡拍下的1.28万吨煤炭,价格比蒙古之前的煤炭定价上涨了12.2%,不过在这上涨的费用里,自然也包括了蒙古将煤炭运输至新加坡的“路费”,所以这场拍卖,蒙古虽然是多赚了,但也给自己找了许多麻烦事。
所以他们真就要为这多出的一点收益就得罪中国市场吗?
事实上,这与蒙古内部的政权贪腐有关。
之前蒙古与中国的煤炭贸易,采取的都是直销的形式,双方按照谈好的价格签订合约,以合约内容开展相关贸易活动。
可是2022年底,蒙古成立了煤炭交易所,负责全国的煤炭经营管理,这个“拍卖”的想法,就是蒙古的煤炭交易所想出来的,之后的蒙古就开展了单方面撕毁合约并进行高价拍卖的一系列操作。
除了通过拍卖的形式哄抬煤炭价格、与更多国家谋求煤炭贸易合作之外,蒙古的煤炭交易所还有一个“野心”就是:试探中国对蒙古煤炭进口的依赖程度。
换言之就是,他们不满足于之前的互惠互利模式了,想借拍卖的形式看看煤炭最多能赚中国多少钱,这才导致了拍卖到最后,煤炭价格相较往年狂增7.5倍的惊人场面。
只能说,蒙古认为中国对他们国家煤炭进口的需求程度会让中国无法放弃蒙古市场,从而“任其宰割”,蒙古煤炭价格此次的不正常增长,也将蒙古煤炭交易所想从中牟利的心思暴露得干干净净。
蒙古作为一个领土面积只有我国六分之一的小国,我国本着多边发展共同进步的理念,才与其一直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蒙古的地理位置导致不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只要有一方想对其进行制裁,都并非难事,但蒙古国将自己内部的政治腐败牵涉上中国,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那么,面对此次煤炭交易的“乱象”,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又会对两国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中国的选择不止蒙古
前文曾说过,中国煤炭进口的大头,在印度尼西亚那边,而非蒙古。
去年我国从印尼进口的煤炭数量,占我国煤炭进口总额的58%。
即使不从蒙古进口煤炭,我国的进口渠道还有俄罗斯、加拿大、菲律宾以及其他国家可以进行选择。
因此,蒙古煤炭出口价格的上涨,其实很难对我国造成什么根本上的损失,并不能达到蒙古煤炭交易所设想的那种长期涨价从中国市场谋取暴利的目的。
看在两国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上,面对这种不道德的交易行为,我国也很难一直容忍。
失钱事小,失信事大,蒙古煤炭贸易所的行为无疑于是昭告全世界自己要趁着手里有煤炭疯狂挣钱。
对于中国来说,蒙古煤炭的现状也是明摆着没有契约精神,国与国之间做生意赚钱很正常,但是蒙古背信在先,贪婪在后,不尊重合约的情况下还想把人当冤大头的行为,是我们万万不能接受的。
如果蒙古的政界官员不能正视自己内部管理造成的问题,而一味交由其它国家承担,长此以往我国很难继续在煤炭进出口方面与蒙古保持长期合作。
这时,对于中国来说只是换个进口渠道的事,或者从现有的进口渠道众挑选一个增加点份额就可以了,那么多有煤炭的国家都想赚钱,他们可不会都像蒙古那么不知足。
所以,煤炭进口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很好解决,是一个“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问题。
但是煤炭出口问题,对于蒙古来说可没那么简单。
即使现在有了新加坡这个新的出口渠道,可是高昂的运费和繁琐的运输过程依旧是摆在眼前的现实,况且新加坡的煤炭需求量远远小于我国。
我国的煤炭市场占了蒙古出口的份额的94%,如果损失了中国市场,蒙古要找到多少个国家进口他们的煤炭,才能补齐这94%?
要知道,我国的许多企业从蒙古下的煤炭订单,都是上百万吨地进行采买,一个企业的进口量就能新加坡整个国家的1.23万吨高出100倍,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退一万步说,目前的煤炭进口大国,除了我国之外还有日本、韩国、印度等,就算蒙古想办法与这些国家攀上了关系,他们同样也不会将蒙古视为煤炭进口的首选。
要知道蒙古和这些国家要么隔着海,要么是空运,但是同为煤炭出口大国的印度尼西亚,早早就在煤炭贸易方面与这几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
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比起蒙古,印尼的运输成本和运送体系都更为合适。
哪怕这些国家肯分一杯羹给蒙古,比起中国所能给予蒙古的重磅订单,依旧是相差甚远的。
上一个借煤炭对中国发难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当时的澳大利亚为了向美国献媚,屡次将煤炭出口价格针对我国进行上涨,中方因此开始制裁澳煤。
随着中国市场的流失,澳煤的销量逐步下滑,经济收入明显下降,吃到了苦头的澳大利亚于是“老实”了许多。
现在的蒙古想要走这种坐地起价的老路,是断然不会成功的。
在蒙古撕毁条约的那一刻起,我国就放松了对澳煤进口的部分限制,质优价廉的澳煤比起蒙煤毫不逊色。
希望蒙古可以明白,损人利己的事做多了,终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的。
眼前的蒙古挣到了这一批煤炭的钱,但日后下滑的订单量,不知道是不是现在赚的钱可以补救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