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笔者观察到,2022年中国MTBE产品出口量达到148.7万吨,同比增长6253%,中国MTBE产品在2022年出现了暴增,也创出了历史最高值。MTBE装置是炼油厂必须配套的产品之一,是炼厂轻烃类产品深加工向油品转移的主要方向,利用气分装置后的醚前C4中的异丁烯组分,与甲醇醚化反应制得,下游大部分作为汽油辛烷值调和剂,作为汽油调合料使用。
图 1 中国MTBE装置历年出口量走势图(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纵观过去数十年,从2015年之前,MTBE装置的出口量基本为0 ,而从2015年之后,中国MTBE出口量始终保持在5-20万吨水平,2019年成为历史性阶段性高端,但仅有20万吨左右的出口量。但是2022年中国MTBE装置出口量暴增至148.7万吨,不仅创出了历史性高端,也导致中国MTBE产品由之前的净进口转变成净出口。
MTBE产品在2022年出口量暴增,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市场趋势和深层的逻辑?
(1)、MTBE出口量2022年从5月份开始暴增
根据对2022年分月度的MTBE产品出口量来看,从2022年5月份开始出现了暴增,至2022年9月份达到顶峰后,2022年11月份和12月份出口量有所降低。纵观过去数年,2022年MTBE产品的月度出口量,均高于往年的任何一个月份。可见,MTBE产品的出口量在2022年5月份开始就已经率先表现出出口猛增的迹象,而并非是在某个单一月份出现猛增的情况。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2022年驱动MTBE产品出现大幅增长的核心原因,始终贯穿2022年5-12月份。
图 2 中国MTBE产品在2022年分月度出口量统计(单位:吨)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2)、出口套利空间放大是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根据对从2022年5月份至2023年5月份期间内,中国山东MTBE价格和美国海湾、新加坡和ARA的MTBE价格走势来看,山东MTBE价格始终处于对比价格类型的最低价格,也就是国内市场价格始终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根据对2022年新加坡和山东MTBE的价格的价差来看,2022年新加坡和中国山东MTBE价格的平均价差在1038元/吨,与ARA的平均价差在2810元/吨,与美国价差在2755元/吨。
也就是说,中国MTBE的市场价格,在2022年5月份至12月份期间内,平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高达1000元/吨,价差十分明显。这个价差,也是中国MTBE产品出口至国际市场的套利空间,是MTBE产品出口规模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而中国与国际市场价差的扩大,这与国际市场MTBE价格大幅增长存在直接原因。在疫情逐渐恢复后,国际市场汽油消费规模提升,驱动了调油料消费的增长,从而带动国际市场MTBE价格的上涨,从而形成了中国与国际市场MTBE价差的扩大。
图 3 MTB E国内与国际市场价差走势对比(单位:元/吨 )
数据来源:生意社
(3)、中国MTBE市场供需矛盾越发激烈
从中国MTBE供需环境来看,随着中国汽油消费市场增速的放缓,新能源汽车对于汽油消费市场的影响,正在逐渐渗透至汽油调和料市场,其中MTBE是影响最为深入的产品之一。根据笔者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MTBE装置总计生产能力超过2300万吨/年,但是产量仅有1500万吨左右,开工率65%左右。
纵观中国化工品市场,65%的行业平均开工率,已经呈现了十分明显供应过剩的压力。并且,2022年中国MTBE产品的消费量在1370万吨左右,同比降低2%,这也表现出汽油市场消费放缓对MTBE消费市场的影响,以及MTBE产业供需矛盾对其产业开工水平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MTBE企业在积极寻找海外市场机会,其中出口市场是重要的销售拓展方向。
(4)、2023年MTBE出口是否仍将继续扩大?
笔者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看到,2023年1-4月份中,中国MTBE仍有大量的出口,其中1-4月份累计已经出口了超过47万吨,是2022年以外年份的历史最高值,也是过去历年中1-4月份出口量的最高值。如果按照此趋势继续出口,预期中国2023年出口量将会超过149万吨,继续创造出口量的最高记录。
另外,根据2023年1-5月份国际市场MTBE产品与中国市场的价差来看,其中新加坡与中国山东MTBE市场的价格在812元/吨,美国价差在2139元/吨,ARA价差在2017元/吨。国际市场2023年1-5月份与中国市场仍保持较高的价差范围,这种价差将会是驱动中国MTBE继续大幅走出国门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图 4 中国2023年1-4月份MTBE产品的出口规模(单位:吨)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最后笔者总结一下,中国MTBE产品大幅出口的主要动力,在于中国与国际市场的巨大套利空间,其次是中国MTBE国内的政策变动和供需矛盾所致。2022年仅是中国MTBE产品出现结构性转变的关键一年,预计未来长时间内仍将保持此类趋势。
文章转载自:化工平头哥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