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6年,北京95岁老人妻子离世,留下了30万存款,老人到银行想把钱取出来养老,却被工作人员告知:这是遗产,不能给你,需要交给继承人。
老人听完脸都绿了:我这辈子无儿无女,哪来的继承人?
30万存款
老人名叫王荫民,1922年出生,建国前曾结过一次婚,但不久妻子因病去世。直到1955年,33岁的王荫民凭借自己的勤奋学习,以及国家的育才政策,如愿以偿考入了北京政法学院学习法律专业。
5年专业学习过后,王荫民于1960年顺利毕业,被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在这个单位,他认识了一个比自己小上十多岁的女孩于子文。于子文当时在一家纺织厂工作,两个年龄差异比较大的男女终究克服了年龄鸿沟,坠入了爱河。
1964年,王荫民和于子文正式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两人过上了非常甜蜜幸福的生活,唯一遗憾的是无缘拥有自己的孩子。
图1
尽管求过医也问过药,但就是没有如愿怀上。两人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也就释怀了,专心享受两人世界。
王荫民和于子文都是国有企业的正式员工,退休后可以获得国家的养老金。所以即便没有孩子,他们也能靠自己的退休金过上无忧的晚年生活。两人就这样携手走过了50多个春秋,也由年轻时的小两口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两口。
虽然两人起居生活都比较自理,也没有请保姆,但是他们明白,人终有一死,总有阴阳两隔的时候。
2015年3月,王荫民在公园散步时不小心摔倒,虽然检查后没有大碍,但这件事还是触动了老两口的心结。他们开始担心,如果有一天出现意外,让两人生离死别该如何是好。于是老两口商量后决定将自己多年积蓄的30万元存入银行。
图2
王荫民考虑到自己比老伴大十多岁,大概率会先于子文离世。所以他提议以于子文的名字开设银行账户,密码设为于子文的出生日期。于子文欣然同意了这个建议。
2015年6月25日,于子文亲自来到北京一家银行,存入了30万元的积蓄,采用的是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可以得到9180元。一年后到期,本金和利息一并转入活期账户保存。
把积蓄存入银行后,王荫民和于子文把这事放在一边,继续过着平淡却幸福的晚年生活。
存钱后短短半年,生活规律的于子文就突然因病离开了人世。王荫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老伴会先于自己离世,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他痛不欲生。90多岁的王荫民身体状况也日益衰弱。
王荫民的侄子王利生知道大爷无子无女,在大娘离世后肯定很孤单。所以工作之余他都会定期到王荫民家里看望陪伴。王荫民很感激侄子的关心,但也明白侄子有自己的生活,不可能长期照顾自己。
图3
且老房子里的摆设都能勾起王荫民对于子文的回忆,这让王荫民不愿再住下去。2016年7月,93岁高龄的王荫民决定搬到养老院,在那里度过余生。
这时王荫民突然想起,原来一年前他和于子文曾以于子文的名义,存入了30万元的积蓄。现在于子文已经离世,王荫民想取出这笔钱,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也算是两人之前的心意达成。
存钱取不出
这天,王荫民来到银行,想取出妻子账户里的存款给她上坟烧些纸钱。可当王荫民输错密码后,银行卡很快就被系统锁定了。
王荫民着急地跟银行工作人员反映情况,说自己的老伴可能生前记错了,请求给一次修改密码的机会。但是,工作人员得知王荫民的妻子已经过世,就表示银行无法擅自修改密码,因为这笔钱现在属于遗产,必须由继承人认证才能取出。
图4
王荫民自称是妻子唯一的继承人,但工作人员仍坚持要他出示继承权证明才可取钱。王荫民焦急地向工作人员解释自己已经是90高龄,只想取点钱用来养老,但对方态度坚决,要求按规定办理。
面对银行工作人员的坚持,王荫民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回家,准备申请继承权公证。他虽已90高龄,但还算清醒,翻出家中所有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房产证、妻子的死亡证明等,想办理继承权公证。
第二天,王荫民的侄子王利生陪同他来到公证处,提交了这些证明材料。但是工作人员看过后表示,这些证件还不足以证明继承权,还需要提供更多信息。
工作人员说,需要老两口的工作单位信息和完整的人事档案,这对王荫民来说还比较容易办到。但对方还要求提供双方父母的各种个人信息,目的是证明不存在其他潜在继承人。
图5
王荫民的父母与妻子的父母都已过世几十年,要提供他们的信息非常不容易。王利生只能去他们的坟前拍照,作为年代久远的证明。
为了开这个证明,90岁的王荫民只能走访他与老伴的原工作单位,一步步收集信息。收集在了各种证明材料后,王荫民和王利生终于可以去申请继承权公证了。为确保万无一失,王荫民还特意调取了他和老伴的人事档案,准备提交给公证处查看。
然而当王荫民翻看两人的人事档案时,却惊讶地发现档案上显示,他与老伴还有一个儿子。这个发现让王荫民很是讶异,因为他清楚记得自己与老伴没有亲生骨肉。
不过多年前,这对夫妻在知道自己无法生育后,决定收养一个孤儿来充当他们的独生子。经过仔细挑选,1970年他们终于收养了一个名叫王小明的孤儿,把他当成亲生儿子一样抚养长大。
图6
在老两口精心的照看下,王小明顺利完成学业,后来还成家立业。老两口对这个养子也视如己出,充满了慈爱与期待。然而好景不长,王小明与养父母的关系在他成家后开始转糟。或许是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老两口和王小明之间渐渐产生了隔阂。
到2011年,矛盾彻底激化,王小明与老两口正式解除了收养关系,不再承认彼此的父子关系。为了避免日后纠纷,两方当时还特意签署了一份法律协议,明确约定王小明今后不再享有老两口的抚养权利和财产继承权。
老两口对这个养子的变故感到非常伤心和遗憾。作为养父母,他们一直视王小明如己出。没想到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到头来却以断绝父子关系告终。这对老夫妻心中充满哀愁,但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图7
解除了和养子的关系后,没想到取钱却卡在了养子这块,王荫民又特地找到当年的养子王小明,以及公证过收养协议的公证人,请他们为自己作证。
经过长达一年的周折,王荫民终于在2017年5月获得了法院开出的继承权认定书。随后,他又将这个法院证明交给公证处,勉强获得了继承权公证书。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银行工作人员竟然仍然不让王荫民取钱,理由是公证书上没有明确写明存款的归属。
起诉银行
王荫民和侄子跟银行理论了很久,声称这笔钱本属于老伴,现在老伴已故,自己有继承权公证书,理应直接取出。
但银行坚持规定,不让王荫民取钱。90多岁的王荫民前后奔波一年,到头来一无所获,心中充满了绝望和痛苦。
图8
回到家后,王荫民的身体状态每况愈下,不久即因急病住进了医院。出院后,王荫民仍忍不住对银行的做法感到愤怒。
他认为银行刻意刁难自己,故意设那么多障碍不让他取钱。
经过深思熟虑,王荫民决定将银行告上法庭,用法律的力量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2018年4月9日,王荫民在侄子王利生的搀扶下,与自己的代理律师一起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对银行提起诉讼。银行也派出了自己的法律代表参加了此次庭审。
开庭后,王荫民的律师首先出示了相关法律文件,证明王荫民是已故妻子于子文的唯一合法继承人。法官确认文件确凿后,要求银行方解释为何拒绝支付存款。
银行辩称,根据规定,客户去世后,账户资金必须有遗嘱或者继承人法律文件才能提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资金安全。
双方进行了约2小时的辩论。最终法院认定银行做法不合规,判决银行向王荫民支付存款本金、利息及赔偿金。
图9
经过法院的判决,王荫民终于可以重新取回老伴的存款了。2018年5月2日,在侄子的陪同下,90岁的王荫民再次来到银行。银行立即要求王荫民取走存款,但王荫民拒绝了。
王荫民要求银行先重新激活老伴的原存款卡,然后让他亲自操作一遍。银行工作人员虽然觉得这个要求有点多余,但面对法院判决,也不得不照做。
在工作人员重新激活卡并返还后,王荫民来到柜台前,自己输入账号和密码。他先输入了老伴的生日作为密码,显示错误。王荫民停顿了一下,又输入了自己的生日,这次密码竟然验证成功了!
看到显示存款金额的账页后,王荫民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释然地笑了。他成功取回了这笔对老伴和自己来说意义非凡的存款。这一刻,王荫民放下了近两年的心结,准备好好地安排后事,完成老伴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