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整体的估值开始说起:
由上面这个10年分位参考表格可见,实际上当前的股市,整体的估值并不算太低。
因此也可以说,机会是存在于二八分化,二元化撕裂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如果我们再看整个股市的容量会发现,最近5年A股的总市值增长非常快,股市的增量资金并不足以发动全面行情的条件。
因此未来只涨部分个股不涨指数的局面,可能会长期维持下去。
只要我们的指数统计方式(分红视为自然下跌)以及退市制度不发生根本性改变,那么股市的容量会越来越大,这样驱动指数的全面上涨就是非常困难的,不仅需要驱动的资金量太大,同时每年2个点多的平均分红相当于把股市自然拉低了2个多点。
因此,菜头建议大家平时不要老盯着指数看,而是把重心放在各个行业优秀的个股上面。
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哪些信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做投资才算正确呢?
高毅资产的负责人冯柳,也是曾经股吧的大V之前有过一个比较有名的论调就是:我们在投资的时候,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弱势者的位置思考问题,因为股市的价格偏差往往来源于信息的不对称。
弱者思维就是假定自己在信息获取、理解深度、时间精力、情绪控制、人脉资源等方面都处于这个市场的最差水平,能依靠的只有时间、赔率于常识,我的整个投资框架都是立足于这个基本假设而建立起来的。
因为对于我们普通的个人投资者来讲,恰恰是真实信息来源最弱势的群体,所以整体来讲,我们是整个股市的弱势群体。
对于弱势群体,想要在信息差方面去获胜,很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我们唯一的获胜途径,就是把投资时间拉长,死守好公司不放,以对抗机构因为业绩考核和其他原因,从而不得不放弃长期机会这个漏洞,从而获得稳定收益。
你看,这刚好和大部分散户追热点的行为相反。
如果你想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股市为什么会发生7-2-1定律,就是因为超过70%的人,他们不但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反而去自己处于完全劣势的牌桌上玩游戏,最后不亏才见鬼了。
其次,什么样的公司才算好公司呢?
实际上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从纯财务的角度去解读公司的能力。比如你在雪球上关注很多行业的大V,他们具有非常深厚的财务功底,并且对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也研究得非常透彻和深入,但是自己的投资搞得一塌糊涂。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这回答了一个本质的问题,懂财务就一定能做好投资吗?
答案显而易见,否则全国数以万计的注册会计师就不愁发财的机会了,如果再加上成百上千万的普通会计和财务相关从业人员,那就没有普通股民什么机会了。
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实际上,财务人员更容易被短期的一些财务数据的波动干扰,从而影响长期的价值判断,过于放大短期的收益所带来的情绪。
菜头是连续创业者,对企业经营有一些不浅的理解。
实际上,公司能否穿越周期,跨越式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团队和(企业)文化,而这个因素,恰恰是在财务报表中不能直观显现的。
这就需要长期观察,拿银行业举例,股份制银行的招商银行、城商行里面的宁波银行都是长期比较优秀的公司,在今年一季报出来的时候,大家一开始看到宁波银行和招商银行的时候,感觉到怎么表现这么差?
但是等到全部银行业绩报告发布完毕之后,你会发现,这两家银行依然是最优秀的银行之一:
如果再把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和拨备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你会发现招商银行依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最优秀的那家公司。
同样,宁波银行依然是城商行里面最优秀的公司之一。
那么,站在弱者投资体系的思考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最有利于我们的投资方式就是去每个行业我们就去投资行业里面效益最好、长期业绩最稳定的那一家企业。
这样一来,可能你获得的不是最高的收益,会错过一些超额收益的机会,但是可以获得稳定的,超越市场平均回报的收益。
这样就很大地降低了投资难度,仅仅依靠口碑和常识就可以筛选出不少好公司。
比如说:
白酒行业的贵州茅台;
互联网行业里面的腾讯;
电动车中的比亚迪;
边缘计算中的海康威视;
化工行业的万华化学;
水泥行业的海螺;
家电行业的美的;
银行中的招行;
保险中的平安;
地产中的万科 ……
你看,随手一举例,都可以找出很多这样的公司,上面这些还是大行业,如果再把细分行业算进去,优秀的公司就更多了。
当然,并不要求我们熟悉所有的行业,你只需要在你认知范围内能够搞懂(可以理解)的行业去找就可以了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环境不同,对事物的敏感度和关注焦点也不一样。
不懂不投的原则,适合于任何人。
我们可能会在行业不同的周期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谷,但是从长期来讲,只要这些公司在行业的竞争力中还存在优势,你不在估值的泡沫时期买入的话,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即便这些公司股价不涨,只要公司能够维持稳定的盈利,或者能够完成跨越周期的成长,比如优质的煤炭公司中国神华和陕西煤业等,其每年也可以获得不错的股息收益,哪怕是美的这样的充分竞争的制造业,赚的是行苦钱的公司,其股息也是稳定增长的。
这也是业绩和管理红利的惯性使然,如果把时间拉得更长,就是我长期说的那个东西——企业文化基因。
比如菜头重仓招商银行和中国平安的时候,甚至把这两家公司具有的招商局蛇口工业园区的创新基因都考虑进去了。
你看,这个因素,都要往前追溯50年了,从改革开放的时候算起。
这就是投资,除了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外,还需要一些常识和对社会整体经济、政治以及公司的文化基因的一些考虑。
而在这些方面,菜头因为折腾的事情比较多,自己也有管理企业和公司的经验,并且参与了大量的创业项目。
比大家可能多具备一些看待问题的角度。
大家每年1000多块钱的银子,也算是为菜头这方面的知识分享付费吧。
第三部分,补充万科的一季报分析和一些专栏跟踪的公司的补充分析。
从万科的一季报开始说起:
营业收入684.7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1.2%。
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面积434.0万平方米,贡献营业收入54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增长9.8%。
一季度虽然扣非净利润减少了40%,但是公司的现金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2.8%,产生了70个亿的现金流净额,说明万科的回款开始改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万科的销售数据,实际上已经在4月初就公布了。
下面是万科和保利前3个月的数据对比:
由于一季度在万科的报表中结算占比一直不高,因此关于一季度的利润对万科全年的净利润的影响并没有太多参考价值。
菜头最关注的现金流的部分,万科一季度产生了70个亿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回款改善非常明显。
万科的管理费用同比减少了40.54%(10个亿左右),降成本的决心也非常明显。万科净负债率 45.5%;持有货币资金 1,400.1 亿元,对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覆盖倍数为 2.4 倍;长期负债占比进一步提高至 81.5%;继续用长期借款置换短期借款,这些都是万科稳健经营的重点表现。
并且,公司的合同负债从年初的4656亿回升到4871亿,利润蓄水池开始企稳增长,重点关注二季度的变化。
菜头结论:
① 万科一季报的利润对全年的影响不大,重点关注现金流改善情况,改善迹象明显。
② 按照万科公布的一季度销售面积和合同金额,相当于单价5488.6/3435.3≈1.6万元/平方米,和之前的均值相差不大。
③ 开工和复工面积590万平方米依然小于一季度销售面积,竣工面积344.1万平方米只占到了全年计划的10.7%,二季度需重点关注开竣工情况。
④ 整体来讲,万科在降本增效,业务转型和优化负债结构方面,非常坚决。行业整体的复苏依然缓慢,但是万科的触底迹象明显,未来恢复性增长的概率很大。
更重要的是,随着行业出清逐渐接近尾声,未来龙头公司会面临量和毛利润的双重提升,二级市场很大概率会发生戴维斯双击。
对于我持有的不到1500亿港元市值的万科企业,貌似已经不像一个10万亿级别市场的龙头公司该有的估值了。
不管怎么说,12.22港元的万科,我认为已经非常便宜了,未来有钱会继续买入。
下面再重点统一说一下其他读者关心,没有详细分析的一些专栏跟踪的业绩波动较大的公司:
白酒:整体来说,这一轮除了贵州茅台之外,其他整体面临业绩放缓的问题。
白酒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并不能完整地统计在景气度较高的周期经销商到底屯了多少酒,按照几大上市(白酒)经销商的现金流状况看,并不乐观。
那么一旦面临整个行业的景气度下滑,经销商的囤酒意愿度下降,就会形成一个去库存的周期。这样就会加倍形成负反馈表现在业绩上面。
整体来讲,最近几年白酒的高速增长远高于经济的增速,未来也有回调的需求,我个人的判断是,未来几年的增速都不会太乐观。
但是由于白酒的商业模式实在太好了,即便这样这些公司的现金流也没有问题,随着龙头公司的利润留存越来越多,即便利润增速缓慢,但是分红的增长也不会太低。
大致就是这样。
关于几家白酒龙头企业,菜头专栏里面的整体估值变化不大,如果未来出现超幅度回调,理想买点之下的价格,还是值得捡起来长期持有,这样的现金奶牛,放在全世界也是稀缺物种。
医药和医疗器械:整体大环境还处于下滑的状态,但是疫情之后随着医疗这块的需求释放,医药和器械的龙头公司都会面临营收和估值的修复机会。
当然,有些公司的估值依然不低,比如大幅度反弹之后的恒瑞医药,按照业绩计算其动态市盈率已经不低了,不排除几个财报期之后继续杀估值。
还有一些公司的基本面也出现了不小的变化,比如我之前持有的普利制药,其基本面的困境还处于持续恶化的状态,因此尽管还在继续跟踪,但是会继续在专栏里面下调其估值。
其他板块:
另外,一些原先处于景气周期的公司,比如金禾实业的产品价格,就处于持续下跌的状态。尽管公司主要产品是食品行业的需求,但是产品却是化工产品的周期属性,投资这些公司,都需要长期的定力才行,需要平衡整个周期的平均利润,并不适合短期投资。
最后就是能源、比如光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些与能源大宗商品和行业投资规模相关的公司,其周期性也会在未来一两年内大幅波动,重点需要跟踪整个行业的变化和公司的产能释放。
对于非衣食住行相关的消费板块,其永续性和周期性的稳定性,都是不能和与嘴巴和身体相关的行业相比的。
因此,在投资这些行业的时候,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尽量靠近自己能够搞得明白,具有一定判断力的行业去投资。
比如菜头的读者里面,有搞光伏产业的,有做化工行业的,也有做医疗健康相关的等等,他们可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会比菜头具有更专业的判断能力。
毕竟,我个人更多的是参考公司的发展历史和财务数据来做分析的基础依据,也希望这些分析和判断,能为大家提供更多的辅助判断。
本文更详细的内容,已经在“菜头日记”发过,应该有几千位读者已经提前看过了。
由于公众号每天只能推送一次消息,一些临时的思考或者调仓,会发布在《菜头日记》上面,还未关注的朋友,请看下方关注一下,这也是菜头防止失联和复盘的唯一账号。
点个发财赞,股票涨停!
原创首发 | 菜头日记(ID: CT600519)
作者 | 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