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相信,但这是事实。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仅为3.91%,而使用美元结算的比例为46.7%,使用欧元结算的比例为12.6%。这意味着,在全球市场上,人民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远不及美元和欧元。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不是说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吗?难道不是说人民币已经成为中国跨境交易最广泛使用的货币吗?难道不是说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支付货币吗?
其实,这些都是误解。首先,我们要明白,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复杂、艰难的过程。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金融、法律、文化等。要想让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其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来自于美国。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拥有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最完善的金融体系。美元作为全球主导货币,已经深深地根植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美国利用美元的优势地位,对全球经济金融实施着巨大的影响和控制。美国不愿意看到人民币崛起,挑战美元霸权。因此,美国不断地对中国进行遏制打压,利用各种手段和借口,对中国进行制裁、封锁、断供等行动。这些行动严重影响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也打击了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和兴趣。
再次,我们要客观地看待人民币国际化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虽然说人民币跨境使用比例仅为3.91%,但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数字了。你知道吗?十几年前,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几乎没有任何份额。2009年才开始试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中,人民币的使用比例仅为3.91%,远低于美元的46.7%和欧元的12.6%。这说明,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还很弱,没有形成足够的定价权和议价权。
那么,为什么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如此缓慢呢?为什么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得到更多的认可和使用呢?这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
其实,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阻力。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来自于美国。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拥有全球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和最完善的金融体系。美元作为全球主导货币,已经深深地根植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美国利用美元的优势地位,对全球经济金融实施着巨大的影响和控制。美国不愿意看到人民币崛起,挑战美元霸权。因此,美国不断地对中国进行遏制打压,利用各种手段和借口,对中国进行制裁、封锁、断供等行动。这些行动严重影响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也打击了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和兴趣。
除了美国之外,人民币国际化还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比如,中国自身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还不够高,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放开,金融监管还有待完善,金融创新还有待加强。这些都限制了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的流动性和可兑换性。比如,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还有待深化,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RCEP框架下、东盟等重要贸易伙伴之间,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使用本币结算和投融资活动。这些都影响了人民币在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使用范围和规模。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该如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更大的进展呢?我们该如何提升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呢?
其实,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和策略。从2018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逐渐复苏回暖。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正在逐渐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在这个新周期中,我们将以顺应需求和“水到渠成”为原则,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政策支持体系和基础设施安排,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发展数字金融和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普惠性。 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思路和策略,是在新发展格局下,顺应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推动人民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为了追求单一的指标或者排名,而是为了提升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保障。 人民币国际化也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而是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特别是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遏制和打压。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我们有清醒的认识、坚定的信心、科学的规划、务实的行动,以及长期的耐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周期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更大的成就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