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7.0关口”已经不再具有实际意义,任何所谓的“整数关口”在短时间内都只是一种心理预期而已。市场上,任何一个关口被触发,都是因为大家很重视它,破掉以后才会引起一致性地恐慌,从而完成价格趋势的自我实现。但是,任何一个关键点被反复突破以后,大宗交易商也就不会太重视它了,类似于一个城堡,它所有的威慑力和寄托都来自于从来没陷落过的信念,但是一旦被攻破,其实也就那样了。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人民币破7这个事情,央行表示很淡定,甚至懒得从工具箱里往外掏家伙,这也很有意思。在前段时间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就几次发文重复过了,今年的货币政策和方向,就不是让人民币往上涨,而是想办法把汇率往下压。顺带吐个槽,大家有没有发现,央行强势干预汇率的时候,有人说“这违反市场规律,央行管得太宽,应该放开管制”,但是现在央行真的沉默着将定价权交给市场的以后,就有人慌得跟世界末日一样大喊“我们太惨了,央行也不管了”,貌似是同一批人。
管了是错,不管也是错,这种调性最有流量,反正就是拧着来,大家都爱看,突出的就是一个“不畏强权”的形象。
咱们要不要让人民币涨上去呢?还是让它跌下来呢?别傻乎乎地只看表面汇率和贸易数据,得看看咱们的贸易结构啊。以前咱们卖货主要靠欧美,现在却是东盟和金砖国家要咱们的货。这些贸易大多在货币互换协议下完成,咱们正在从对西方的附从性贸易,变成对第三世界的输出性贸易。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币贬值反而有助于降低成本,激活对第三世界的贸易积极性。所以,别一边喊人民币涨价对外贸不好,一边又喊贬值不好让老百姓吃亏。真是同一批人喊两种话,真是神奇!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怎么用汇率绝对值来佐证国内经济是好是坏。就算汇率下降了,也不一定代表国内经济崩了啊。比如日本,经济虽然不强,但也没到需要易子而食的地步啊。汇率本来就是一种对比,要看对比度才能看出汇率是强势还是弱势。比如看看人民币走势图和美元指数图,人民币破7下行,而美元指数则维持在102点左右。可是2022~2023年,美元指数已经强势冲击到了114.7的高位,而人民币还在7。这说明人民币不是太弱,而是太强了。如果汇率再这么高下去,外贸压力就真的大到不行了。所以,别总是喊着反思,有时候也要看看事实。
最近经常被用来吓唬读者的数据?那我就来说说吧。首先是那个16~24岁青年失业率突破20%的数据,听起来确实吓人啊。但你得先看看这个数据是啥,你家孩子16岁就大学毕业了吗?事实上,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率只有4.32%,是连续5年最低水平。再来说说那个制造业PMI回落到荣枯线以下的数据,听起来好像中国消费不行了。但你得先了解这个PMI指数是啥,其中又分为中采PMI和财新PMI,反映的是基建投资和消费内需。从数据上看,国有大型基建投资退潮,但国内消费和外贸正在复苏。所以,别被这些数据吓倒了,要学会看数据,才能避免被欺骗。
从CPI的构成可以看出,中国CPI主要反映了食品、租住、交通、文化和医疗等与民生生活相关的指标。而美国的CPI则主要反映了房地产价格、交通运输和食品医疗等方面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的CPI更多地服务于底层穷人,而美国的CPI则更多地服务于顶层人人。 当底层穷人在生活必需品方面的花费比例越高时,经济力力也会越大。而富人在资本投入方面的花费则会占比越高。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CPI更多地服务于底层穷人,而美国的CPI则更多地服务于顶层富人。 如果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连续四个月下降,那么这意味着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压力正在缓慢减轻。这并不是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了,就会导致经济崩溃。
相反,CPI在经济承压时段上升,只会让底层老百姓更加困难。 如果我们不考虑CPI的构成和属性,就随意改变概念,那么就是在欺骗老百姓。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金融研报的受众主要是真正的投资人和富人。而自媒体公众号的受众则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如果我们利用恐惧和焦虑来欺骗老百姓来赚钱,那么这是不道德的行为。
中国经济的问题并不是老百姓负债太高,而是老百姓的收入太低,以至于他们的账面收入被通货膨胀稀释之后,真实收入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增长。比如,2000年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与1平米的房价基本持平,但现在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却买不起1平米的房子。
近期有人提出了“救经济先救房地产”的说法,然而这种做法实在是突破底线的扯淡。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但它不仅会让一部分人受益,而且会对底层老百姓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刺激经济,政府可能会再次降低利率和提高房价,这将导致底层老百姓再次卖身,最终导致通货膨胀。这样的经济政策只会让富人更富,而让穷人更穷。
我认为中国的经济理应服务社会,而不是服务上层少部分人。经济复苏不应该是以牺牲底层老百姓的利益为代价,而是要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经济复苏,而不是一场劫贫济富的游戏。我们不能粉饰上层“精英人士”的地位,也不能让底层老百姓的血汗钱去填补贫富差距。经济复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底层民众的真实收入水平,而不是让他们的钱包日益空虚。
我们不应该只关注经济增长的数字,而应该关注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我们的目标是要让老百姓的真实收入水平提高,而不是让物价上涨的数字游戏继续下去。我们不能让经济刺激成为一场“富人的狂欢,穷人的噩梦”。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经济复苏,是经济服务社会的目标,而不是服务富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