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邹煦晨 编辑/张广凯】
2023年7月22日,是科创板开市四周年的日子。
从2018年11月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消息传出,到2019年7月22日正式开市交易,科创板在划出自身轨迹的同时,也推动A股市场迎来了具有历史意义上的新阶段。
上交所官网显示,截至2023年7月20日,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546家,总市值为6.47万亿元。那么,科创板在四周年大考之际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科创板市场数据摘要,数据来源:上交所
三大行业占比55.86%
从总纲来看,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公司,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而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公司。
具体来看,东方财富显示,54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来自24个行业,其中企业数量前三的行业分别是132家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8家的专用设备制造业、75家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三大行业占了科创板上市公司的55.86%,比例过半。
另外,企业数量达到两位数的行业还有62家的医药制造业、30家的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4家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1家的仪器仪表制造业、18家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8家的通用设备制造业、13家的研究和试验发展、11家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所属行业摘要,数据来源:观察者网整理东方财富数据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54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022年年末共有84.58万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共有20.48万名,占比为24.21%。
并且,一众科创企业的整体市盈率呈现出较高的特点。
因科创板推行注册制,采取市场化定价打破了此前A股23倍市盈率的“隐形限制”。东方财富显示,除去未盈利等企业外,科创板IPO发行市盈率超过23倍的比例为88.41%。
投行专业人士赵笏阳表示,注册制的市场定价机制给融资提供了弹性,让真正有潜力的好企业可以多融资。
其中2020年7月16日上市的中芯国际以532.3亿元募资金额为科创板的“募资王”。资料显示,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虽然中芯国际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但总部位于中国上海。
关于科创板带来的机遇,某科创板上市公司董秘对观察者网表示,上市前,公司主要是存在银行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不利情况。上市后,公司存在的银行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不利情况基本消除,疏通了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瓶颈。同时,这对公司开发客户有促进作用,也利于企业的规范运营,促进企业风险管控的落实执行。
助力企业的同时,不少股东也获得丰厚的回报。除从北交所转板至上交所科创板的观典防务外,东方财富显示,剩余545家公司截至7月20日的收盘价(后复权)相较发行价的平均涨幅为86.98%,涨幅的中位数为38.65%。
其中涨幅前十名的分别是1261.83%的东威科技、1079.94%的奥特维、847.09%的金山办公、806.55%的复旦微电、787.85%的固德威、709.62%的芯源微、698.01%的科德数控、672.07%的铂力特、603.21%的安集科技、600.11%的佰仁医疗、590.63%的新益昌、550.04%的高测股份。
涨幅前十名摘要,数据来源:观察者网整理东方财富数据
从区域来看,虽然有6家公司的注册地为境外,但本文还是按办公地进行计算。其中境外注册的华润微尽管控股总部在上海,但运营总部在江苏,所以本文还是按江苏计。经初步统计,企业数量超过10家的地区分别是105家的江苏、84家的广东、84家的上海、73家的北京、47家的浙江、24家的安徽、21家的山东、19家的四川、16家的湖南、13家的湖北、13家的陕西。
科创板上市公司区域摘要,数据来源:观察者网整理东方财富数据
后备军方面,截至7月20日午时,上交所官网显示科创板IPO待上会企业共有266家。其中审核状态为已受理为51家,已问询为204家、暂缓审议2家、中止9家。
从区域来看,前五个区域分别是57家的江苏、50家的浙江、34家的上海、20家的北京、20家的山东。从行业来看,前五大行业分别是41家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3家的专用设备制造业、22家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9家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家的通用设备制造业
科创板IPO待上会企业摘要,数据来源:上交所
欺诈发行“零容忍”
值得一提的是,这546家公司中泽达易盛和紫晶存储均在2023年7月7日退市。
其中泽达易盛通过公司或全资子公司浙江金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泽达兴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虚假合同、开展虚假业务等方式,2016年-2019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2亿元,虚增利润1.87亿元。
泽达易盛案、紫晶存储案系科创板首批欺诈发行案件。对此,证监会在公告中表示,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求,推动对欺诈发行等违法犯罪行为实行行政、民事、刑事立体惩处,形成强力震慑。包括对于证券发行人及相关控股股东、实控人等“首恶”坚决严惩,全方位追责;依法支持适格投资者及时有效地追究违规上市公司及其相关中介机构等责任主体的民事赔偿责任;对于为上市公司提供保荐、承销服务的证券公司、出具审计报告的或者法律意见书的证券服务机构等违规主体实施精准打击。
除相关大额处罚外,2023年7月19日,上海金融法院发布《泽达易盛案代表人诉讼权利登记公告》。同日,投服中心公开征集50名以上(含50名)投资者授权委托,申请参加泽达易盛案普通代表人诉讼,并申请转换特别代表人诉讼。
公告摘要,数据来源:官方微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证监会在2023年2月的公告中表示,除严格实施退市制度,强化退市监管,健全重大退市风险处置机制外。在前端,坚守板块定位,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等各层面责任,严格审核,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实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不是谁想发就发。特别是要用好现场检查、现场督导等手段,坚持“申报即担责”的原则,发现发行人存在重大违法违规嫌疑的,及时采取立案稽查、中止审核注册、暂缓发行上市、撤销发行注册等措施。
2023年上半年,有2家企业科创板IPO上会被否。比如被否企业思必驰,上市委提出的点包括,结合行业竞争格局、龙头企业近三年经营情况,进一步说明公司预测未来四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的合理性和审慎性;结合公司报告期持续亏损、净资产大幅下降等情况,说明公司经营能力的可持续性。
需要指出的是,IPO并不是“一撤了之”。证监会曾在公告中表示,对“带病闯关”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比如,集创北方2023年3月终止IPO,但2023年7月,集创北方依旧收到了上交所的监管警示。原因是,未能保证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未能切实履行对中介机构尽职调查的配合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