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周丹
实习生 蒋雪琴
入夏以来,多地高温天气持续,旅游市场的热度就和火热的天气一样红火。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7月1日至10日,国内旅游消费订单相较2019年同期翻倍增长,立夏以来堂食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代表的生活服务品类,在“晚七点”迎来全天消费最高峰。上海迪士尼、重庆解放碑、长沙五一广场、武汉光谷/鲁巷、成都春熙路、南京新街口、重庆观音桥、上海人民广场/南京路、北京望京、上海五角场成为区域内客流量较集中的热门商圈,夜间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63%。
“夜游”等关键词搜索量大涨
7月20日晚,在梦时代下沉广场,极目新闻记者看到,有歌手和乐队正在演出,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一些围观听歌的市民,也附和着一起哼唱起来,还有的拿着手机录制视频,记录下这夏夜里的闲暇生活。
入夜,梦时代下沉广场人气火爆
梦时代相关负责人介绍,6月以来,该商场就已进入“夏季模式”,部分餐饮、娱乐休闲业态将营业时间拉长到凌晨3时。为了增添夜间消费刺激动力,商场还推出夜间停车免费或优惠组合,方便市民夜间出行。
不只是梦时代,记者了解到,在武汉,武汉光谷、万象城、武汉天地、凯德等多个商业体,均针对性推出了夏季夜经济促进活动,如夜行计划、啤酒市集等活动陆续上演。武汉天地数据显示,全域夜间6时至11时客流同比去年同期提升33%,夜间10时后新天地街区客流人数逼近白天午间繁忙时间段。
位于台北路的肖大侠碳烤牛肉,是市民游客夜宵打卡的热门地点。该店老板介绍,香港路、台北路一带美食、咖啡、烘焙文化浓厚,不同类型店铺“24小时接力”,承载不同客群全天候美食体验。惬意有序的街区,吸引很多人骑行或徒步前来。还有游客专门绘制“慢行打卡线路”,为更多人提供一张“骑行、美食、娱乐”的街区清单,带动了该区域红火的小店经济和城市夜经济气氛。
网络热点“台北路的隔壁是解放大道”带火了武汉夜骑,不少游客选择慢行打卡。
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路的“后六LiveHouse”主打现场音乐演出,主理人就介绍:“客流量环比有20%增幅,武汉年轻人有活力,夏天夜晚喜欢喝酒听歌,体验这种新鲜氛围。”他说,台北路附近1公里各类夜宵店铺林立,布置多样,有露营帐篷,也有外摆,到了晚上10点基本客满。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7月以来,“夜游”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180%。
夜经济涌现更多本地品牌
极目新闻记者观察发现,夜经济红火,也助力了一大波本地品牌加速“出圈”。
夜晚吃虾的市民热情很高
18日晚7时许,在肥肥虾庄石牌岭总店门口,取号等位的已经有了几十桌。“我是来武汉旅游的,早就听说武汉的小龙虾非常有特色,一下高铁就跟着必吃榜找来了。”从北京来汉游玩的张先生表示。
据了解,入夏后,武汉连锁品牌肥肥虾庄位于热门商圈的多个门店持续爆单。该店店长介绍,如其石碑岭商圈的15年总店,员工三班倒,到了次日零点还经常有顾客排队,单店客流增长超过20%。为保障食材鲜活,每天零点,品牌自建的供应链都会将小龙虾从洪湖运出,从捕捞到门店要在6小时内完成。招聘更多员工,更重视供应链管理,线上团购线下消费,活跃的夜经济场景促成了更多本地店主提升品牌影响力。
当晚,石牌岭附近的某湖北老字号餐饮店门前,还有不少市民游客在排队等位。家住附近的武汉市民陈女士说,没想到这个时间还有这么多人排队,“我看他们点的大多是热干面、豆皮,看来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碳水’都可以给人带来欢乐。”
而在光谷曙光夜市,最近每晚,都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打卡这里的本地小吃。“早就在小红书上看了曙光夜市打卡攻略,趁着暑假带娃来旅游,正好来看看。”从西安来汉旅游的游客曾女士表示。
催生中国消费新“夜”态
除了美食,夜间运动正在成为新时尚。
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夜经济已成为餐饮消费的“黄金时段”。
武汉欢乐谷、武汉玛雅海滩水公园的音乐节人气爆棚(通讯员肖登洋摄)
美团数据也显示,7月以来,夜间运动健身的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55%,其中,球类运动最受欢迎,夜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50%。
溜冰也成为纳凉解暑的好选择,美团App上“溜冰场”夜间订单量同比增长150%。
在梦时代WS热雪奇迹滑雪场内,零下6℃的气温,与室外的灼热形成鲜明对比,冰火两重天,不少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前来滑雪过夏天。夜里也是如此。据悉,随着暑期和高温天的到来,参与冰雪运动和学习滑雪的孩子明显增加,入夏以来,该雪场累计接待客流超6万人。
而江城一些“24小时”健身房内,杠铃操、燃脂搏击、爵士舞……爱好健身的人士也在积极运动起来,本地夜经济也在体育康养产业中红火发展。
游客线下打卡消费,线上评价转发。商户则在线下创新供给,借力线上推广。夜经济消费窗口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休闲、社交、康养、娱乐的场景,也带给本地生产、货运、服务等多个环节更多经济活力。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夜经济正在成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又一发力点。高质量发展夜间经济不仅仅表现在“亮化工程”,更应深耕人文内容、拓展消费场景和发展多元业态。线上和线下全面融合,消费端与供应链互为依托,共同推动“夜经济”催生中国消费新“夜”态。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