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颐
最近几个月,中石油、中核汇能、中信集团等多家央企和国企密集打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日前,《南方周末》梳理和调查发现,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国资委和各家央国企公布的超1000家假冒央国企中,仍有768家为存续、在业状态。在地方一些重大项目中,甚至出现了假央企和真央企联合投标的情况。
名字沾亲带故,实则浑水摸鱼。整治“李鬼”刻不容缓:发布虚假投资理财项目,骗取银行高额贷款,损害民生工程质量……种种乱象,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也积累了大量风险。前不久,西北某地轰动市场的350亿元制氢项目,经媒体调查发现,招标方竟是一连串假央企,其迷惑性之强、危害性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事实上,2019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就发出号令,清理未出资、不控制却冠以中央企业名号的“冒牌央企”。相较以往,今年以来,央企出面打假的频率也明显加快。但饶是如此,“搭便车”者依然屡禁不绝、顶风作案。
“李鬼”何以如此猖獗?一方面,央企体系庞大,参股控股的领域及行业众多,仅通过工商登记查询,很难辨认其实际性质。比如,有的先是挂靠成立年代久远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再进一步变身集团公司,然后在下设的子公司中层层嵌套、交叉持股、变更股东;同时,由于市场监管部门对登记申请实行的是“形式审查”,如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若是内容审核不够严格,一些并不需要太高成本伪造出来的公章、签字等材料,就容易蒙混过关。
另一方面,现阶段对假央企的打击,力度虽不可谓不大,却难以做到全覆盖。1000余家假央国企中,七成仍然“存续”“在业”,就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细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李鬼”被打击后并未消失,而是傍上了新的大树,继续招摇撞骗。正如某央企的工作人员所说:“一家企业的打击有限,他们变更注册的速度,比我们打击的速度还快,我们需要政府统一行动。”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不可否认的是,央企频频被“碰瓷”,归根结底在于,它们具有资源和声誉优势,在融资、拿项目时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差别化对待,如此一来,投资人也会另眼相看。本质上来讲,只要这样的利益想象依然存在,就永远会有人铤而走险,在法律边缘不断试探。更何况,从现实来看,由于发现侵权难、维权成本高,一些“李鬼”还未被揪出,还没付出代价。
除了多部门全链条打击、联合围堵,制度层面依然要绵绵用功。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以“竞争中性”原则“一碗水端平”,打破“画地为牢”,促进同台竞技。当身份壁垒逐渐消融,“国资迷信”或许也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