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5日是全国首个生态日。近年来,天津市税务部门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绿色税收体系,引导企业向绿而行,因绿而生,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赋能增效。今年以来,全市推动绿色发展类税费减免金额9.3亿元,税费的减免换来更高的绿色价值,有力推动天津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惠助力 促进企业绿色转型
近年来,税务部门积极落实各项税收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实现低标排放,助力企业驶上“绿色发展快车道”。
天津市宝坻区税务局深入天津泉泰生活垃圾处理有限公司宣传环保税政策。天津市税务局供图
天津市宝坻区税务局拓宽宣传维度,认真梳理绿色税收政策措施,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在税收政策宣传的基础上,同步宣传降碳减排重要意义。“税务部门的走访,对于我们来说,既是讲解税收优惠政策,也是宣传环保意义,对于公司发展非常有帮助”,天津泉泰生活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佟玲表示。据悉,该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现代化垃圾处理工艺,严格落实国家规定排放标准,2023年上半年免征环境保护税243万元,用于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的建设运营。天津金隅振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曾是一家传统的水泥企业,企业自去年以来,在北辰区税务局帮助下,及时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即征即退税款400余万元。在绿色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企业成功开发建成并投入运行处置污泥系统等五大环保处置系统,形成了先进的环保产业体系,实现了从传统水泥企业向环保科技型企业的华丽转型。西青区税务局深入光大环保能源(天津)有限公司讲政策、出对策,了解其监控设备安装运行基本情况,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重点讲解,做足“绿色税宣”,对排放应税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进行提醒,用贴心服务助推企业绿色升级。津南区税务局对辖区内多家重点环保企业“点对点”开展涉税辅导,引导纳税人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和环保专用设备投资力度。
据统计,2022年天津市重点排污企业购进节能环保设备和节能环保服务方面的支出,较2018年分别增长85.4%和88%;企业因低标排放累计享受减征环保税5.1亿元。
政策支持 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为充分发挥绿色税制的正向激励作用,不断优化税费服务水平,天津市税务局持续强化税费优惠政策对绿色发展的支持效应,以税务力量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构建天津市绿色能源体系。
天津绿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及其他可接受垃圾焚烧发电的企业。为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收优惠,宁河区税务局依托纳税人申报数据开展案头分析,深入企业了解经营情况和涉税需求,帮助企业及时足额享受税收优惠。“新能源企业稳步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给予的政策支持,在税务局的辅导下,我公司退税27万多元,为企业运营提供了资金支持,让我们在节能环保的道路上有底气继续前进。”天津绿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昇东表示。东疆综保区税务局帮助辖区内的天津奥能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完成相关涉税申报,助力企业投身绿色发展。武清区税务局、高新区税务局通过“线上宣传+线下辅导”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环保相关税收政策宣传活动,提高纳税人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
此外,在消费环节,天津市税务局还通过引导环保消费打造绿色生活。推行减免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船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倡导绿色出行,减少车辆石化能源消耗。据统计,仅2022年,全市共减免车船税6670万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10万余辆,占比超三成。同时,全系统通过推行水资源税试点改革,促进全市用水结构转变。改革后,全市地表水用水量占比由改革前的88.6%上升至94.6%。数据显示,近年来天津全市水资源配置日趋优化,地下水超采量得到有效压减,地下水位止跌回升,地面沉降面积大幅缩小。
天津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张艳宾介绍说:“通过蓟州区税务局的政策辅导,企业节水意识不断增强,新增达标排放系统,把原先直接排掉的循环冷却水进一步加工处理,形成可重复利用的水资源,地表水用量进一步降低。”
部门协作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为加大与生态环境、水务、自然资源、银保监会等多部门的信息传递,形成“协同共治”格局,2022年天津市税务局接收排污企业信息、在线传递污染物排放数据、环境违法处罚信息等48万条,为高效征管提供了数据支撑。相关生态环境数据与2018年相比全市PM2.5年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有改善、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质等均有提升。12条入海河流稳定实现消劣,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均达到监测以来最好水平。
在引导企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同时,税务部门也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着力创建节约型机关。第三稽查局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节能低碳宣传,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形成绿色低碳的工作生活新风尚。第五稽查局从细节入手,从点滴抓起,不断强化管理,切实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继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绿色税制”引领作用,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税收各项工作,为建设美丽天津,推动天津市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孙晓斌 陈昱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