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前车之鉴,但历史总是难以避免地重复上演着。
睿思网日前独家获悉,融创已启动总部搬迁计划,拟在今年十月前将总部从北京撤离迁回天津,正式结束双总部模式。
知情人士告诉睿思网,目前融创北京总部所在的融科望京中心也已卖掉,不排除所有在京总部员工悉数搬回天津办公。
对上一次房企经历大规模总部搬迁,还是在一年半前。
彼时恒大深陷债务危机,为了尽可能减少成本开支,于2021年12月,正式将深圳总部迁回广州。
如今资金捉襟见肘的融创,同样已无力支撑北京那高昂的人力成本。
总部的迁离,意味着那个疯狂扩张的时代已正式宣告结束,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
不过,孙宏斌会从此满足于天津一隅吗?
2017年,融创凭借千亿规模顺利跻身行业第四,并一举花438亿收购万达13个文旅项目,在地产界一时风头无两。
也是在这一年,意气风发的融创在北京设立新总部,落址北京望京融科望京中心。该项目亦是融创从联想控股旗下收购的总值137.9亿元的42个物业项目之一。
自2017年起,融创更加速跑起来,2021年,融创规模已达到3615亿。如果不是房地产调控,或许融创还在向第一发起冲刺。
规模下所带来的耀眼光芒,也让孙宏斌忘了“初心”。
“我希望我的企业不用东山再起了,一次就可以了。现在我想的是如何让融创能够稳健并快速地发展。”
孙宏斌说这句话时是在2011年,彼时,他率领的融创还是一名地产新兵,规模仅百亿。那时候,孙宏斌常常把“风险控制”挂嘴边。
而事实上,快速和稳健就像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回头来看,野心很大的孙宏斌当时大概也只是说说而已。过去在顺驰身上犯过的错、吃过的亏,甚至得到的教训,并没有让自负的他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产生更多敬畏。
此后,融创依然快步走进超前举债激进扩张的步伐。最终的结果,融创深陷万亿债务泥沼。
2022年4月1日,一支名为“20融创01”、总额达40亿元的境内债券回售在即,融创却没有顺利完成支付。彼时,融创首次承认,资产处置、专项融资等多种资金方案均难以执行,“近期面临阶段性流动性困难”。
一个月后,融创正式宣告债务违约。数据披露,截至2022年末,融创中国总负债10037.65亿元,总负债率92.07%。
孙宏斌不得不开始四处奔波寻找援兵,拜会地方政府、国央企、AMC等金融机构,寻求被救的可能。
一直到今年年初,才终于有了新进展。总计160亿元的境内债券获得展期,融创方面表示,展期方案通过后,将有效缓解公司未来3至4年的流动性压力。
与此同时,通过对上海董家渡项目、武汉桃花源项目及深圳冰雪文旅城等资产的处置,融创也获得外部金融机构百亿以上的纾困资金。至此,融创才得以稍微喘息。
如今融创还在努力化债的路上。
来自资本市场的消息显示,融创拟在9月18日就债务重组计划举行表决会议,香港法院将于10月5日就融创表决结果举行批准聆讯,在此之前,于6月融创的重组协议已获得持有未偿还债务总额约87%的债权人支持。
花旗表示,若离岸债务重组成功实施,将可为融创未来经营带来稳定性及财务灵活性。
即便债务危机解除,经此一役,融创也元气大伤。
最新业绩数据披露,今年前7月,融创中国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72.6亿元,累计合同销售面积约424.3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约13500元/平方米。
市场预料融创今年的业绩或与去年保持持平。2022年,融创权益销售额已降至977亿元,相比2021年的3615亿元已相去甚远。
当然,如能持续维持千亿左右的规模,已是万幸。况且,今天融创的局面,比当年轰然倒下的顺驰好太多了,至少孙宏斌不用在花甲之年再经历多一次“东山再起”。
廉颇已老矣,若再问一遍孙宏斌是否曾有后悔,不知道他会如何作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