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
图文|崔鹤视角
编辑|崔鹤视角
引言:
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对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两德统一初期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德国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重点阐述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对德国财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税收收入以及联邦补充拨款和团结附加税等都对东西部经济差距的缩小产生了积极影响。
最后,文章总结了德国财税体制改革的经验,并就完善我国财税体制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一、导言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普遍存在,如何利用财税政策有效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是许多国家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
20世纪90年代初,经历40多年分裂的东西德实现统一,新加入的5个东部州联邦州与西部诸州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德国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有效缩小了东西部经济差距,实现了经济协调发展。
本文拟通过分析德国财税体制改革内容,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其效应进行检验,以期为其他国家处理区域经济差异提供借鉴。
二、两德统一初期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一)经济制度差异
相比之下,西德在二战后选择发展社会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社会市场经济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同时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其主要特征包括: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基础上,企业自主经营,政企分开;除必要的国营企业外,政府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
企业之间在市场上自由竞争;政府虽不直接参与微观经济,但可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重视社会公平,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重视企业与劳动者的合作,调和社会关系。
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西德企业充分发挥自主性,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得到发挥,商品和服务供给充足;在竞争下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政府宏观调控发挥积极作用。因此,西德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繁荣程度大大领先于东德。
根据1989年的数据统计,当时东德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68.76亿美元,仅占西德1201.4亿美元GDP的15%左右。东德的人均GDP为9309美元,仅为西德15881美元的58.6%。
从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来看,东西德存在巨大的差距,说明东德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德。
这主要是两种不同经济体制的结果。西德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更加适合经济发展,而东德的计划经济体制则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两德在经济制度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了经济实力出现巨大的差距。这需要通过改革来推动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工业发展差异
在工业发展方面,由于实行的经济体制不同,东西德也出现了显著的差异,整体来看西德的工业技术更加先进,产值也大于东德。
东德在建国初期,为快速实现工业化,进行了大量工业投资,重点扶持重工业的发展。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将工业高度集中在国家计划的支持下展开。
这种高度集中的发展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成效,东德的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工业总产值得到增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工业领域暴露出了问题。
重工业的比重过大,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则相对落后,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生产过度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企业之间缺乏竞争;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没有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外贸易不畅通,无法引进核心技术。
这些问题导致80年代末期东德的工业增长乏力,大批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例如东德重要的钾盐企业在统一后面临西德同类产品的竞争,销量锐减,不得不被政府接管;东德最大的农机联合企业在销路被封锁后只能破产。
许多大型工业企业相继倒闭,严重打击了东德的工业实力。
相比之下,西德的工业技术和产值则处于领先地位。西德工业结构更加合理,门类更加齐全。西德不但发展传统的重化工业,还高度重视发展电子、汽车、精密机械、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西德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
同时,西德开放贸易,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有力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西德重视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积极引进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因此,西德的工业产值得到持续快速增长。根据1988年的数据统计,西德的钢产量是东德的51倍,褐煤产量是东德的3.5倍,汽车产量是东德的17倍。这充分说明了西德在工业领域的压倒性优势。
综上所述,东西德在工业发展水平和产值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主要源于东德工业长期在封闭的计划经济环境下发展,出现产业结构失衡、产品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
而西德的工业则受益于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两德统一后,需要通过体制改革、技术升级等措施,提升东德工业实力,缩小东西德工业发展差距。
(三)农业差异
除工业外,东西德在农业发展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这同样源于两种不同经济体制的影响。
东德的农业在建国后进行了集体化,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运作。东德的农业集体化程度很高,到80年代,已经建立了近4000个大型集体农业生产组织,每家农业生产合作社平均拥有500万平方米的土地,规模巨大。
这种高集中度的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了农产品产量。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计划经济下的农业生产也出现了问题。
由于缺乏市场调节和竞争机制,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产品价格由国家统一定价,农民积极性不高;农业科研和技术创新不足,生产方式较为传统;对外贸易不足,农产品难以出口。
这些问题使得东德农业增长乏力,产量提升缓慢。根据1988年的数据,东德的粮食产量为9.84亿吨,牛奶产量为8亿吨,均较西德低。
与此同时,东德农产品的质量也难以与西德相比。这导致东德农产品在价格和质量上处于劣势,农产品需大量依靠进口。1988年,东德农业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出口额为50.38亿美元,进口额为52.12亿美元。
西德农业发展则更加市场化。西德农业规模较小,主要由家庭农场经营。农场之间相对独立,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和产量。西德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广泛应用机械化生产。同时,西德农产品远销海外,与国际市场接轨。
这促进了农业的发展。1988年,西德粮食产量达27.1亿吨,牛奶产量达24亿吨,分别超过东德。西德农业对外贸易也保持顺差,1988年出口额达322.52亿美元,进口额为248.8亿美元。
综上所述,由于东德农业在封闭的计划环境下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