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汽车报】
2023年8月21日-2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苏州市人民政府以及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3汽车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于苏州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装备夯实根基•技术引领未来”为主题,邀请政府领导、行业院士、企业高层、技术专家,围绕新技术、新装备、新生态展开深入研讨,以推动技术及产业发展,夯实质量强国之基,服务汽车强国战略。其中,在8月22日举办的汽车产业智能制造发展论坛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业务部副部长冯睿作《数字化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案例分享》报告。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大家好,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华为公司通过自身的ICT技术,以及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在车辆行业的技术积累,以及我们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的经验介绍。
我们知道,华为公司是一家聚焦ICT技术的公司,我们从成立之初就开始聚焦连接+计算这两大支柱产品。随着云计算业务的兴起,华为公司专门投入精力做云业务的开发,截止到目前,我们也有将近两千多种服务,架升到华为的云底座上面。我们通过云业务,更好的把我们的计算产品、连接产品以解耦的方式,以及模块化方式服务给客户,来做信息的处理和存储。
随着目前AI技术以及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兴起,华为公司又专门在国产化的算力底座上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我们开发了国产化通用的算力平台,我们叫鲲鹏,以及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开发了昇腾的芯片,目前它的芯片和英伟达A100的性能也是持平的。我们希望通过算力底座,能够加速学习与推理的过程。
通过我们在这方面的连接以及云计算的能力,我们这几年又聚焦在消费者业务上面,也就是通过终端业务和智能汽车的部件业务,希望能够更好的进行信息的分发与交互。我们去年也成立数字能源军团,专门服务于目前的站点、机房这些客户。
华为公司现在主要面向三类客户:消费者、运营商、政府和企业,车辆就是政企类的客户。我们的远景就是希望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我们在车辆行业也有了一定经验的积累,因为华为本身就是一个制造业,并且现在也在服务于国内外将近200多家的汽车行业。我们认为,目前汽车行业有三个方面的挑战:
1.产品冲沟方面,体现为三点:(1)汽车行业的产品技术越来越复杂化,包括现在新能源的驱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以及生产都非常复杂。(2)汽车行业现在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们研究,软件的成本占到汽车总成本的50%,因此,一个软件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提升对车企是非常重要的。(3)购车年龄在逐渐下降,如何更好的满足年轻群体定制化的消费需求,也成为车企目前面临了非常大的挑战。
2.模式重构,包括几点:(1)客户体验在逐步提升,最重点的需求就是现在对汽车定制化产品的要求越来越大。(2)目前三电、芯片、操作系统都面临着国产化的需求,如何整合端到端的产业链,如何避免市场的BCM风险,也成为车企目前面临的挑战。(3)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来临,像汽车行业数字化的研发协同,柔性工厂的建设,精密制造的建设,这也成为很多主机厂、新建工厂面临的大挑战。
3.工厂重构,主要体现为几点:(1)我们现在要面临300万新能源汽车的扩建,以及传统5000万产能的改造。(2)现在柔性工厂、黑灯工厂概念的推出,很多企业都在尝试做无线生产、自动生产,包括黑灯工厂的研究。(3)国家倡导绿色节能、低碳、双碳的指标。
面对以上三个目前汽车行业的挑战,华为公司结合ICT技术,以及云的服务,我们面向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分别推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其中在研发领域,包括国产化的研发工具链、工程设计仿真、自动驾驶、研发桌面云。现在智慧工厂领域,结合我们自己的云技术以及ICT技术,我们向大家提供了生产网、AI质检等相关场景的解决方案。在销售与服务侧推出了数字化营销的解决方案。
下面我针对几个重点的解决方案向大家做下汇报。
首先是研发工具链,研发工具链是华为公司经过四年自身的尝试,我们自从美国打压之后就开始进行国产化工具链的尝试,包括华为目前所有的产品都是基于自己的研发工具在做的开发,我们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将研发工具链也向社会做了能力的外溢。我们为什么要做国产化的研发工具链?不仅是车企,包括中国智能制造研发型的企业,我们发现现在软件的质量没有一个统一平台、统一系统进行保障的。原来在流程上面,质量保障全部依靠于用户测试,然而我们的测试工具很难实现自动化,手工比例达到了80%以上。并且在测试工具上面由于碎片化,而且老师傅不能形成经验的传承与积累。第二点在软件风险上难以把控,上一个软件研发生态在下一个研发生态上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承。
基于这几个痛点,华为公司基于自己的云底座,分别制作了端到端的研发工具的流程,从IPD的咨询,到一站式开发平台,再到测试自动化工厂,以及到全供应链的安全保障,华为公司现在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并且这些云服务是完全和云业务,和下层的底座是解耦的,并且全部容器化部署,满足汽车行业标准化需求,并且所有的模块全部是开放的ATI接口。目前这款产品已经在汽车行业的比如像长安汽车,今年正在试点推广。并且这些研发工具链产品,因为在华为公司已经全面上线四年了,所以我们经过使用国产化的研发工具发现,数字化产品的交付效率提升了30%,并且能实现资源的统一管控,利用率得到提升。
第二点,能够把原来的手工测试变为7×24小时全自动的测试,人可以歇,但是软件不歇,工具不歇。并且我们70%的问题能够通过研发工具链的测试工厂得到解决,并且这些在线拨测的问题以及质量报告都能进行实时化处理。
第二个解决方案,华为公司在自动驾驶开发测试平台上的尝试和研究。华为公司自动驾驶的开发测试平台,完全基于我们全栈的自主创新的数字底座上面。我们从操作系统侧,从芯片侧,从服务器侧,包括AI框架上面的算子算法,全部是基于华为公司自研的。当然有些算法是我们和伙伴,根据不同客户的情况来进行联合研发服务的。
目前我们最新的AI计算的平台,我们能够达到E级的算力,人工智能平台达到E级的算力,它和英伟达的A800和V800性能是完全持平的,大家可以放在自己工厂里面进行实时测试。并且我们现在支持1400多个高性能的算子。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需要再担心BCM受控的问题,因为所有的这些技术,包括芯片的技术,操作系统的技术都是咱们国家自主可靠的一个技术。
目前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像在东风岚图汽车、吉利、赛力斯,都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基于云服务,能够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包括数据标注、训练、仿真、合规服务等一系列的服务。
第三个是大模型的尝试,在今年7月份,华为首次向社会发布了华为制造的大模型以及盘古的大模型。现在大模型炒得非常热,百模大战的时代,但现在大部分厂商都聚焦于大模型上层应用的开发,但是聚焦于下面真正国产化算力底座的厂商少之又少,华为公司重点就是在下层的算力底座,人工智能平台的研制。
目前我们开发出了三种大模型,分别是L0的基础大模型,包括五类,比如像CV类的视觉大模型,NLP的交互类的,多模态的,图网络的,还有科学计算的。并且基于L0大模型服务的外溢,我们能够跟各行各业开发出来各行各业自身的行业大模型,比如像汽车行业专门有汽车行业L1级的大模型,华为公司能够把L0、L1的大模型进行外溢,在各个客户针对不同的场景,可以细分出来L2的小模型。比如像汽车领域生产工艺、参数调优,可以专门基于汽车行业L1大模型,来定制L2级小模型,包括像可以做供应可视L2小模型。
在大模型时代,通过大模型的技术,跟传统小模型相比,我们觉得可以重点解决客户几类问题:
第一,是泛化能力。我们知道在传统的AI小模型时代,第一个是精度不行;第二个,任何场景都得做大规模的重新算法的编制以及算力的调优,然而大模型时代,可以通过大模型技术,把算子算法更具备泛化性,能减少调优成本。
第二,大模型能提高人工标注的能力。经过我们测算,目前经过盘古大模型的测试,我们能够节省80%以上人工标注的成本,这能大大减少企业的成本代价。
第三,能够降低AI的开发门槛。因为盘古大模型能为客户提供工作流的自动化,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参数调优的自动化,真正做到低门槛的AI开发。目前盘古大模型现在在包括长安汽车、一汽,都在和客户进行POC的测试。
下一个解决方案是生产数字平台,华为公司把它定位成智慧工厂的中枢,我们认为生产数字平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面连着工厂侧的各种应用,下面连接着工厂侧的各种数据。这个方案目前在一汽的(蔚山)工厂,长安的渝北工厂都得到尝试和应用,已经得到大规模推广。经过应用我们发现,能够更好把工厂侧的各个数据进行收集、协同。并且,在质量管控方面能够得到有效追溯。然后在企业降本增效方面,能够帮助一汽和长安的客户提升40%生产问题的响应率,并且能够提升60%生产质量的优化效率,提高70%关键设备的稼动率,以及降低了30%的生产能耗。因此,生产数字平台目前在华为公司推广的智慧工厂的解决方案里面,已经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在向各个客户进行提供。
下一个是车企数字底座,也就是专门为车企打造的基于集团、子公司、工厂、车间四级分层部署,统一架构的云管理平台。通过四级打造的云管理平台,能够进行集团级的统一应用的统一分发,能够进行所有子公司、工厂、车间所有数据的统一协同和汇聚,并且还能够进行算法算力的协同和共享。目前这个案例已经在包括东风、比亚迪得到了很好的尝试,能够帮助客户在应用的分发上面,数据的协同方面,以及多架构的协同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最后一个方案就是华为的生产网解决方案,我们知道在WiFi5时代,漫游率,包括无线的覆盖率能力都是不足的,包括很多AGD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很有可能被卡顿,包括在拐角的时候就没有漫游这种情况。华为公司针对车间的生产网,我们专门推出了基于华为自己独家专利的WiFi6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实现了广覆盖、广连接。并且在PLC以上的数采网关上面,接口从原来的十几种协议现在已经扩展到了二百多种协议,真正实现设备网联化、设备IT化。并且基于一个网络设备,我们是集网络IP和安全于一体,大家购买这个网关设备,能够得到网安一体化的诉求。
目前我们服务于海内外的200多家车企,无论是从研发创新、生产供应、营销服务,包括华为还能提供数字化转型的咨询,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运营,目前在大多数客户的影响力已经构建了。
并且在智能制造业成立这么多年,我们除了自己在为客户提供服务之外,我们也在研发、生产、供应、销售领域发展了很多生态伙伴,也是通过云平台的开放,API接口的开放,我们希望能够联合更多的伙伴,来为客户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
最后,希望在座的各位客户、各位伙伴能够积极使用华为的产品,希望我们一起通过ICT新技术的结合,来助力车辆行业的转型升级。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本文来自【中国汽车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