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住建部新规惹众怒,中国楼市路在何方?
各位看官,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方便您以后的阅读,此篇文章,只做今日头条首发创作,请尊重作者合法权益,拒绝任何人任何形式搬运到其它平台发布,违者必追究责任,感谢您的支持。
在2023年3月1日之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了一项强制性文件,即《民用建筑通用规范》。这项新规的核心内容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它明确规定外墙面层将被计入建筑的总面积,也就是说外墙面积将被纳入公摊建筑面积中。
这一决定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甚至有人将其视为一次历史性的倒退。
公摊建筑面积,作为一个术语,是指整栋建筑物的产权人共同承担的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例如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走道等。而购房者在购买房产时需要承担相应的公摊面积费用。
新规的影响如何?短期内,这项调整并不会对购房者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担忧新规会影响购房面积的担忧其实是不必要的。
因为新规所发布的《民用建筑通用规范》主要是针对建筑设计和工程标准化的规定,而房产面积的计算主要依赖于房产测绘部门的测绘报告,这些报告通常会参考《房产测量规范》等文件。换句话说,新规主要影响建筑者,与购房者的利益关系不大。
然而,从长远来看,也不能排除房产测绘部门可能会参考新规中的相关规定,将其纳入房产面积的测绘标准中。这将导致购房者实际上需要支付更多的公摊面积费用,进而增加购房成本。
虽然短期内新规并不会对购房者产生直接影响,但为何这个话题一直备受关注?这实际上触及了广大购房者内心深处的一种痛点。
从国际范围来看,公摊面积制度可以被称为“中国特色”,因为这个制度最早起源于中国香港,由霍英东创立,而后被中国大陆吸收借鉴。然而,这一制度事实上成为开发商牟利的工具。无论是否有公摊面积的概念,开发商在建造过程中的实际成本并没有增加,但通过将公摊面积计入购房面积,开发商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了购房者,实现了暗中的牟利。
近年来,国内对“取消公摊”呼声逐渐高涨。甚至在公摊面积制度的发源地香港,这一制度在2013年已被取消。在2021年和2022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和洪洋都提出了取消公摊面积的建议,可见这一趋势已经形成。然而,现实却是,人们期待的是取消制度,而最终却迎来了公摊面积的增加规定,这无疑触动了购房者的敏感神经。
但是,为何不能直接取消这一不合理规定呢?
答案并不简单。政府部门必须全面考虑各方利益,取消公摊面积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关系到众多利益相关者,因此需要稳步推进。新事物常常孕育于旧事物之中,改变需要时间,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一些变化。
然而,新规的短期不影响,以及长期的可能性,使得公众对此议题的关注始终不减。这也反映出当前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的焦虑。根据住建部的普查数据,中国城乡房屋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六亿栋。
即便不考虑房龄和地段等因素,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套以上的房产。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商仍在不断兴建新楼房,房价也在稳步上涨。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房子将卖给谁?
中国房地产市场本质上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通过利用信息和时间差,寻找买家,并从中获得利润。然而,随着市场过度饱和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房地产泡沫逐渐消退。二手房市场的热度表明,现阶段消费者更加注重房产的性价比,不再愿意成为“冤大头”。
尽管房地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购房的动机似乎发生了变化。许多有闲置资金的家
庭除了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外,还将房产用于炒卖。他们以高价购入房产,试图在未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这导致房价层层递增,而部分政府部门似乎也默许这一现象,因为高房价可以带来地方经济的高增长,从而彰显政绩。然而,现在的局面下,中国的楼市正站在一个关键的改革节点,需要平衡既得利益者和尚未受益者之间的关系。
作为普通市民,我不能为这些问题提供明确的答案,但作为一名党员,我相信我们的政府有能力解决这些现实难题。毕竟,楼市改革已经悄然展开,中央最近通过逐步取消“预售制”发出了明确的信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或许能够看出政府对中国楼市的高度关切,也能够感受到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之中。毕竟,中国的楼市事关国计民生,但又常常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现在,它已经成为社会焦点,关于中国楼市改革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