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是重要的基础性、枢纽型设施和重要的要素资源。在全国航运版图中,地处长江入海口咽喉地带的苏州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沿海主要港口,长三角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江海联运的独特优势让苏州港成为江苏最大港、长江第一大港、中国内河第一大港。
2022年,苏州港交出一份亮眼答卷:集装箱吞吐量907.99万标箱,货物吞吐量5.7276亿吨,干线航道与船闸通航保证率、航标正常率均为100%,完成年度水运建设投资9.2亿元。
潮平岸阔,扬帆展舵。今年3月,可装载24346个标准集装箱的鑫福103轮在江苏太仓扬子三井船厂完成舾装,离泊前往舟山海域进行试航。这艘巨轮长达400米,宽度达到了61.5米,装载能力高达2.8万个标准集装箱。苏州正加速驶入“大港大船”新时代,以“黄金口岸”匹配“黄金水道”,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带动城市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从“江海交汇”到“远洋深蓝”
和长江其他河段相比,长江苏州段临近出海口,处于江海联运的最佳交汇点,同时岸线顺直、河床稳定、水域开阔、水深流急、不淤不冻,可满足5万吨级大型船舶全天候出入,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海运的优良环境。
通过长江干流带动沿线两岸的港口经济和航运发展,成为苏州推动产业发展、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一着。去年出台的《关于推进苏州港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描绘了一张以太仓港区为龙头,太仓港区、常熟港区、张家港港区和内河港区联动发展的苏州港航事业发展新蓝图。目前,苏州港正全力打造门户港、枢纽港,充分发挥江海联运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市域一体化思路整合太仓港区、常熟港区、张家港港区资源优势,握指成拳,推动苏州港做大做强做优。
2022年,苏州内河港加密至上海洋山港、外高桥、太仓港等3条内河集装箱航线。同时,“沪太同港”效应不断深化,上海港与太仓港联动运输箱量突破150万标箱,“沪太通”陆改水业务完成10.7万标箱,“甬太快航”升级至天天班。太仓港疏港铁路与苏州中欧班列平台实现联动发展,开辟浙江衢州、河南郑州等定期班列以及至粤港澳大湾区新通道,服务网点覆盖16个省份34个站点。内联外通,乘着“一体化”的东风,苏州港江海枢纽中转港的地位不断巩固,从苏州到长三角再到全国各地,港口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港口集散网络进一步完善。
有了港口,货船必然要从长江驶向大洋。
作为苏州港的龙头,太仓港集装箱远洋定制航线服务网络延伸至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13个国家26个港口;近洋航线总数增至31条,实现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泰国等主要近洋港口全覆盖。
有了港口,沿江企业就能四通八达、走向世界。
通过不断完善远洋定制航线服务网络,2022年,苏州港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0亿元;上海港空箱中心太仓港分中心揭牌,结合“苏货苏运”微信服务端口及内河舱位撮合服务系统,为苏州腹地企业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便捷化服务;长江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海通码头开工,全年完成整车吞吐量超35万辆……
从“粮艘商舶,高墙大桅,集如林木”的“六国码头”,到今天一体化、智慧化、绿色化的港口加速枢纽崛起,在江与海的交汇中,在港口流量与经济增量的转化中,长江“黄金水道”持续产生“黄金效益”。
从“造大船”到“造巨轮”
超大型集装箱船鑫福103轮的制造,堪称中国造船业的一座里程碑,也为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船舶工业被誉为“综合工业之冠”。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制造国和最大的船舶使用国之一。2022年,江苏省造船完工量为325艘1743.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1%,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1.8%,占全国份额的46.0%,是全国船舶海工产业第一大省。2022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竞争力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打造沿江区域世界级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搭建产业链供应链集成平台、培育江苏船舶海工品牌等。300多公里的长江江苏段沿岸,从南京到镇江、南通、泰州、苏州,江苏船舶产业放眼大江大河、深海远洋,进入强链补链新阶段,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造船企业为主导、大中小造船企业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推动由“造船大省”向“造船强省”转变。
对照全省的“造船蓝图”,苏州正找准自己的位置,将自身打造成一块重要拼图。作为苏州船舶工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扬子三井充分发挥先进的设计研发、三井造船的品质标准和扬子江船业的成本管控三大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油轮、化学品等液货船及LNG、LEG、LPG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清洁能源船等产品。从2019年5月投产至今,扬子三井整合2座10万吨级平地船台、1500米舾装码头、20万平方米生产厂房等资源,配备1000吨和600T总装龙门吊、150T门机等起重设备和各类先进造船设备设施,2020年交船7艘,2021年交船11艘,2022年交船15艘,产能得到了有效释放和提升,生产任务已经满负荷排产至2025年。
从“零排放”到“无人船”
去年10月,启源芯动力与江苏远洋联合研发的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池集装箱船“江远百合”号缓缓驶离“天下第一码头”——长江太仓港码头,标志着江苏开启了内河运输的“电动时代”。目前,“江远百合”号换电船舶已投入太仓港至京杭运河苏州工业园区港80公里航段运营,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约500吨,减少碳排放1520吨,真正实现“零排放,零污染”。运营成本大大降低的同时,对长江大保护、绿色航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示范效应。
在长江苏州段,各种类型、不同功能的船舶争相奋楫、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繁忙的港口里往来不绝的船舶,成为苏州展示自身经济发展以及文化魅力的窗口。在“大港大船”的建设中,苏州实现与世界的深层次互动。
2020年,海之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太仓。该公司是上海交通大学无人船博士团队创立的一家海上智能系统研发企业,在无人船技术领域获得了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目前,该公司已经研发出多款用于军民服务的无人船产品,包括根据不同的水面场景和应用需求,开发的20多款定制无人船和3到4款量产无人水面清漂船;利用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来源的甲醇水新能源无人船,效率高于汽油机25%至32%。此外,海之韵公司紧跟国际航运无人化趋势,联合多家民族企业共同参与LNG集装箱船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以及智能海上风电运维系统的研发,助力国家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如果说,海之韵这样的企业为苏州港带来更精更新的海工产业发展方向,长江游轮则为苏州港带来更大更远的文旅产业发展前景。
早在2014年9月,长江游轮苏州(常熟)港首航仪式在常熟港长江港务码头举行,常熟正式开启游轮旅游时代。长江游轮常熟航线的开通,填补了江苏省长江下游游轮旅游产品空白。长江游轮的航线,串联起常熟沙家浜景区、虞山尚湖旅游区、蒋巷村等众多旅游景点,以及木渎古镇、周庄镇、苏州园林等周边景点。姑苏大地的灵动山水遇见江上客,江南水乡的风情得到了更好的展示,苏州城市文旅魅力进一步走向世界。
(“我家住在长江边”报道组记者 顾志敏 周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