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各国央行也纷纷采取措施来应对。其中,美国央行一直在大力加息,而中国则开始降息。这样的趋势引发了人们对中美金融战的关注。
首先看看美国方面。
自去年底以来,美联储已经连续加息四次,并且宣布今年还将进行两次加息。目前利率已经达到了5.5%左右,相当高的水平。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正在“杀鸡取卵”。由于通胀持续低迷、就业数据虚高、财政刺激效果减弱等原因,目前风险偏好有所下滑,并且企业债务规模越来越大。如果再继续提高利率,则可能导致企业债务无法得到有效缓解甚至爆发危机。
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也存在着许多其他问题:欧洲经济增长放缓、英国“脱欧”问题令人担忧、新兴市场货币贬值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全球性金融动荡和信心危机。
相反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央行则选择了开始降息并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的策略。
从去年11月份以来,“两会”期间释放出明确信号——实施逆周期调节政策,并将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运用;同时优化流动性结构和提高传导效率;并增强汇率预期管理能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深入开展资本市场改革等重点任务。“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清理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被视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实体经济方面最亮眼之处。
此外,在当前保护主义盛行和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一带一路”建设正式写入宪法具备更广泛意义及重要使命与职责;同时推进精准扶贫扶志愿服务制度建设等社会领域创新也给中国新增了一些互联网基础设施投资机会!
总体上看,在现阶段受制于内部压力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之时, 中国采取勉力照顾需求支撑其商业模型, 稳定物价水平, 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保障民生如医疗教育安居乐业, 扶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积极措施.
那么究竟能否通过这样“守势”的方式打赢中美金融战呢?
实事求是地说,并没有简单的答案。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入以及网络技术与信息科学迅速发展,“谁将是赢家”的局面早已不存在。任何一个伟大民族都必须寻找共同合作与共同命运之道!
但就当前形势而言,在特朗普政府频频挑起贸易摩擦并指责多个国家“汇率操纵”的背景下,“稳定市场”的方法显然比“积极应对”更容易被接受或者说更为符合当今主流舆论所追求!
毕竟我们无可厚非地坚信: 在彼此相互包容尊重基础上 这个星球上每个文明都可以找到自己最好突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