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势力#
由于降雨量不及预期,当地糖厂推迟开榨,近日印度国内糖价创下近6年新高。在印度计划禁止食糖出口的消息传出后,国际糖价也开始了新一轮上涨。自8月23日以来,纽约原糖期货累计上涨超12%,主力合约突破26美分/磅。
业内人士指出,后期随着冬季来临,能源成本上行,或将带动三氯蔗糖等甜味剂生产成本上涨。
广州期货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对新一季白糖产量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同时不排除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并最终导致连续2-3年白糖产量都较低的可能。
白糖现货在9月时将更为紧张,不排除再创新高可能。#白糖##白糖期货##糖#
国内方面来看,中国糖价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每个周期大约持续5-6年。
第一个周期大约从2003年到2008年,糖价在2006年达到该周期的峰值;第二个周期大约从2008年到2014年,糖价在该周期的高峰出现在2011年;第三个周期大约始于2014年,糖价在该周期的高峰出现在2016年;复盘糖价周期,当前处于底部阶段。
除此之外,由于受到了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我国2022/23季糖产量同比下降了59万吨,降至897万吨,这已经是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减产情况。
自从打击走私以来,我国国内糖价与国际糖价的走势基本保持了一致。然而,从2020年至今,由于全球糖的供给紧张,国际糖价累计涨幅已经达到了90%。相比之下,国内食糖价格的涨幅仅为25%,远远低于国际涨幅。这导致配额外进口糖的内外价差倒挂水平一度超过1500元/吨,配额内价差也一度濒临消失。
如果国际糖价继续保持在高位,我国国内糖价在未来可能会出现价格修复行情。
关注乐晴,洞悉产业格局!
白糖产业链梳理
食糖是以蔗糖为主要成分可食用的糖,作为天然甜味剂,食糖是不仅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工业领域亦起到重要作用。
甘蔗和甜菜是食糖的两大制备原料,其中甘蔗糖的占比基本在80%以上。
原料经过提纯、蒸发等多个制造工序,并且根据加工环节、加工程度等不同,可制成白砂糖、红糖、冰糖等食糖种类,广泛应用于工业消费和居民消费,其中工业消费以食品加工用糖为主,涉及饮料、速冻食品、罐头、糖果、乳制品等领域,占据了约54%的食糖总消费量。
糖的工业消费分为碳酸饮料(单位重量用糖比12%)、冷饮(15%)、速冻食品(15%)、罐头(5%)、糖果(45%)、饼干(18%)、糕点(25%)、果汁饮料(8.5%)和乳制品(3%)九大类。其中,果汁、碳酸饮料、饼干、糖果的用糖需求较大。
白糖产业链:
公开资料显示,糖业主要厂商包括粤桂股份、华资实业、中粮糖业、冠农股份、南宁糖业。
中粮糖业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糖商之一,打造了从制糖、炼糖、贸易到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拥有国内外丰富的优质糖资源,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食糖生产和贸易企业。
中粮糖业主营业务覆盖白糖产业链除甘蔗种植以外所有环节: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南宁糖业是以制糖为主业、发展多种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公司是广西规模最大的糖业生产经营企业之一,主要从事以白砂糖为主导产品的机制糖的生产与销售,2022年公司制糖业务贡献了63%收入。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减糖、控糖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甜味剂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作为第一代和第二代甜味剂的糖精和甜蜜素已经逐渐被淘汰或被迫进入低端市场,因为它们的安全性存在问题。
阿斯巴甜是第三代甜味剂,其甜度大约是蔗糖的200倍。第四代人工合成甜味剂安赛蜜被公认为是一种性价比较高、使用安全的甜味剂,其甜度也是大约是蔗糖的200倍。
第五代甜味剂三氯蔗糖的甜度大约是蔗糖的600-650倍,我国于1997年开始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纽甜是新一代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6000倍,于2003年获得了国内批准。
供给端来看,甜味剂全球通用、制造属性强,中国企业凭借性价比优势在全球市场占据优势,龙头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技术积累/规模效应实现高占有率。
甜味剂行业领先厂商包括金禾实业、百龙创园、保龄宝等。
在甜味剂领域,金禾实业、山东康宝和科宏生物在全球三氯蔗糖市场中占据了第一、第二和第四的位置。而在安赛蜜全球市场中,醋化股份和金禾实业形成了双寡头格局。2021年,三元生物和保龄宝在全球赤藓糖醇市场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
随着研发、生产、加工和制造技术的不断积累和进步,中国国内企业在出口方面的优势已经逐渐从性价比过渡到了定价、技术等多个维度的领先综合优势。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许多食品添加剂的全球生产中心。国内食品添加剂健康化浪潮的兴起,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新一轮的增长动力。
关注乐晴,洞悉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