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长率已连续8年全球第一,正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领跑者”之一。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已被河南省列为重点培育的产业链之一,未来将打造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一辆汽车由上万种零部件组合而成。河南省现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600余家,产业整体规模2600亿左右。围绕郑州为主、开封为辅的整车产业布局,郑汴地区、焦作、洛阳、新乡、南阳、许昌、安阳、鹤壁等地聚集了众多零部件骨干生产企业。
河南省各地市将如何围绕自身优势,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顶端新闻“串珠成链·聚链成群”系列专题启动,首先以 “加码新能源 领跑新未来”为主题,聚焦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您详细解读。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郭丁然/文 记者 时硕/图
产业底蕴是一个区域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发力的底气。作为河南六大传统汽车产业基地之一的许昌,自然不会错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新能源汽车传动轴产值同比增长700%、3分钟给新能源重卡换电的黑科技、年产1万吨高端纳米硅基负极材料落地……许昌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不断。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许昌已绘制出发展蓝图,并定下小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自主创新,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新兴势力
低速电动车企业曾在国内快速生长,但能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并成功向新能源乘用车转型的企业并不多。
在许昌,却有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历经十余载潜心研发,在新能源乘用车赛道初露锋芒。
在河南宏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瑞汽车”)的生产车间内,顶端新闻记者看到一排排刚焊接完成的白车身整齐地在转运车上流转。
(宏瑞汽车许昌长葛基地生产车间内)
“焊接车间共有7条生产线,年产能约2万台。这些白车身还将经过涂装、总装等多个工序最终制成整车,出口到海外。”宏瑞汽车总经理元柱国介绍。
据了解,宏瑞汽车的出口业务已覆盖包括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巴基斯坦、埃及、德国等在内的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左手是出口,右手是内销。在国内整车生产销售方面,他们采取与郑州东风日产合作的方式,由宏瑞汽车作为综合服务商提供整车设计和核心零部件,东风日产生产,品牌为东风小虎的车型主攻国内市场。2022年,小虎车型实现了首年5000余台产量的成绩。
(宏瑞汽车许昌长葛基地生产的用于出口的新能源车型)
“宏瑞汽车2010年筹建,2012年落地许昌,十几年来一直在做一件事——打通新能源汽车从研发到制造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元柱国说,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驱动系统方面,宏瑞采用了集成式电驱动桥,从设计到生产全过程自主完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未来还将推出更高集成度的电驱动系统单元。
目前,宏瑞的电机及控制器年产能力已达10万台。他们没有停下步伐,“计划2024年8月推出下一代旗舰型、性价比更高的整车产品,2025年年产量预计可达25万台。”
自研能够确保技术领先与成本控制的完美结合,这也是宏瑞汽车十几年稳步成长,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兴势力的秘诀。
历经艰辛,整车生产企业整装待发
河南森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源电动”)则是另一个故事。这家企业在十几年前就嗅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但过程几经波折历经艰辛。
(森源电动新能源车车间)
在森源电动新能源车车间,顶端新闻记者看到了一排排整齐的生产装备及一些实验车型和油泥模型。这些车型是森源电动2015年时花重金研发打造的。
(森源电动新能源车车间)
“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9年,见证了森源将近15年的电动汽车产业梦。”河南森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永智感慨道,这里总投资接近20亿,其间历经相关产业的政策变化和市场变迁。
在2022年底,森源电动终于通过了最后一场“考试”,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准生证”,具备了批量生产新能源乘用车的资质,成为河南为数不多拿到这一资质的本土企业。
朱永智透露,“一方面,我们会将此前打造的车型进行更新换代。另一方面,最快2023年底就会有全新的极具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在森源下线,预计2024年产量将达到1万辆。”
传统企业积极拥抱新能源
在许昌,提到汽车产业,就不得不提许昌远东传动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东传动”)。
作为中国非等速传动轴(商用车传动轴)行业龙头上市企业,远东传动是商用车传动轴总成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综合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行业首位,也是传动轴行业标准的制订者之一。
如今,这家传动轴领域的行业龙头,已布局新能源。在远东传动最新的车间里,一排排自动化设备在有序工作。
(远东传动等速驱动轴产线一角)
“这里加工的是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等速驱动轴。我们的产线高度智能化,从毛坯到成品实现无人化、智能化、自动化加工。”远东传动董事局董事、工会主席齐建锋介绍,他们投资 6000 多万元建设冷温精锻智能制造生产线、高端轿车纵轴智能生产装配线,可满足不同汽车品牌、不同车型的定制化产品需求。
(远东传动等速驱动轴产线,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产品检测)
目前,公司已建成一期年产50万套驱动轴的产线,未来4期产线投产后,年产能将提升至200万套。目前远东传动已向上汽通用五菱、北汽福田智蓝、雷诺江铃等新能源汽车批量供货且配套份额逐步提升。
截至 2023 年上半年,远东传动等速驱动轴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 700%,未来将成为远东传动收入和利润的第二增长曲线。
“用于高端新能源车的空心轻量化传动轴正在研发中,相较传统传动轴可减重20%。”齐建锋介绍,未来这些高端产品有望向德国奔驰等高端品牌配套。
抢占新能源新基建赛道
充电站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基础设施,近些年已开启狂飙式发展模式。
曾造出中国第一个继电器(电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零件)的许继电气,在新能源时代也找到了全新赛道——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系统。
(许继电气充电桩生产车间)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过660万台,同比增加69.8%。相关机构预测,2030年全国充电桩数量将达到8000万台,基本实现新能源车桩比1:1,市场潜力巨大。
目前,许继电气累计供货已超过20万台充电桩,产品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在京沪高速、京港澳高速等“十纵”,青银高速、沪蓉高速等“十横”,以及首都环线、杭州湾环线“两环”的高速快充网络都能看到许继电器生产的充电桩。
(许继电气为阿维塔提供的高压超充桩)
“在大功率超充领域,我们独家为阿维塔供应电压1000V、电流600A的液冷高压超充桩。”许继电气控股子公司许继电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天锦介绍,这种大功率充电桩可实现充电5分钟行驶200多公里,液冷充电枪比常规充电枪轻50%。
陈天锦透露,下一代产品主要朝免维护和更智能方向研发,例如免维护高压超充桩及智能有序充放电等关键技术。
“所谓智能有序充放电就是能够自动检测电网负荷,自动调节充电功率避开用电高峰和电价高的时段充电。”陈天锦介绍。此外,许继电气开发的充电桩还具备向电网反向送电功能,这样用户就可以在电价谷时充电,在电价峰时将电卖给电网,赚取收益的同时,还能帮助电网削峰填谷。
(许继电气研发的重卡换电站)
为破解新能源重卡快速补能难题,许继电气还针对重卡研发了快速换电技术和自动换电站,可实现重卡3分多钟快速自动换电,极大提升了厂矿等重载运输场景下的补能效率。许继换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谢小龙告诉顶端新闻记者,他们粗略计算过一座重卡换电站,每年能减碳约6500吨。目前,许继电气已在许昌建成2座重卡换电站,计划今年在全国建成20余座。
布局高端电极新材料
除整车、核心装备、核心基础设施外,许昌还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吸引了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材料领域尖端项目在本地落地。
在许昌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河南天目先导年产一万吨高端纳米硅基负极材料项目正在进行投产前的准备工作,项目整体规划占地600亩,计划总投资30亿元,规划产能6万吨。该项目还与当地企业硅烷科技达成产业链战略合作,硅烷科技将为该项目长期稳定地提供硅烷供应。
据天目先导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尹伟东介绍,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规划占地150亩,投资6亿元,一期工程完工后可实现年产1万吨高端纳米硅基负极材料;二期投产达效后,年产能可达5万吨,产值150亿元。
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硅基负极材料具有比传统石墨负极材料更高的比容量。天目先导公司最新一代硅碳负极材料已成功进入国内外龙头电芯企业的供应链,可充分满足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需求。
未来项目投产后,将在许昌打造全球首家高端纳米硅基负极材料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基地。
绘制发展蓝图,定下500亿目标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许昌已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列入当地重点打造的16条产业链之中。
顶端新闻记者了解到,为有效推动产业发展,许昌市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工作专班,由许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涛担任链长,还出台了《许昌市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描绘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未来三年的发展蓝图。
《方案》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的小目标:到2025年,许昌全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生产规模达到3.5万辆,要建设河南省内领先的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产业基地。
同时,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汽车芯片、智能网联、通用基础零部件等关键领域技术、产品实现突破,提升“整车+配套”产业协同水平,新能源整车企业本地化配套率超过50%。
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方面,许昌计划,到2025年全市充换电基础设施突破10000个、重卡换电站10座以上,“人-车-路-云”高度协同的智能基础设施初步建成。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新赛道,许昌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在“整车+关键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多板块协同发展的策略下,许昌将为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