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升级?中国再度面临通缩危机?数据堪忧?中国如何应对挑战?
今年3月,我曾撰文探讨中国的CPI数据,提出了“通缩危机”的问题。尽管我们当时的结论并未断言中国正在严重通缩,但我们提到了“伪通缩”现象,这一点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然而,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我们需要考察4月份的CPI等一系列经济数据。近期,4月份的经济数据已经相继发布,让我们再次审视中国的通缩。
根据31个省份4月份的CPI数据,包括上海在内的7个省市的CPI已经跌入负值区间,意味着物价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从全国来看,4月份的CPI仅上涨0.1%,涨幅较前一个月回落0.6%,创下了两年来的新低。
同时,PPI持续下滑,进一步显示出通缩的苗头。信贷方面也出现了负增长,中长期和短期贷款金额都减少了约1100亿元左右。这反映出民众消费信心依然不足,购房意愿未能复苏,房地产市场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综合考量4月份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正面临着类似通缩的局面。虽然我们还不能明确宣称通缩已经降临,但这种情况却显而易见。
然而,有人可能会质疑,明明CPI数据如此明显,中国难道不是正在经历通缩吗?但要准确判断通缩问题,不能简单地套用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而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审视。
首先,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自从去年12月抗疫政策逐渐过渡到经济复苏以来,很多地方的经济修复已经逐渐趋于稳定。然而,随着修复性增长的结束,中国经济的根本问题凸显出来,即内生动力不足,内需依然疲弱。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然而,这些产能都依赖于订单的维持。CPI的下降意味着需求不足,消费不足导致订单减少,无法充分支撑中国庞大的产能。这就导致了产能空闲,工厂停工、倒闭、企业裁员、工人下岗、收入减少等一系列经济问题的出现。
尽管CPI指数下降可能使物价更加便宜,表面上对消费者有利。但通缩将导致经济衰退和低迷,进而引发失业和普通人失去收入,对经济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失业率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国内权威媒体总结,近五年来,城镇青年失业率逐年上升,今年3月的失业率达到历史第二高水平,仅次于2022年7月。因此,通缩对就业和民生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解决通缩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激活市场中的现有资金。在4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对通缩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通缩的定义包括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供应减少以及经济衰退。
然而,尽管4月份CPI上涨了1.3%,M2货币供应量在3月大幅增加了12.7%,一季度GDP增长了4.5%,但货币政策的效果却大打折扣。银行体系内的贷款任务繁重,银行渴望向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以刺激经济复苏。
然而,在通缩的大背景下,企业利润下滑,投资机会减少,老百姓难以赚取更多的钱,因此他们不太愿意贷款来消费。相反,他们更倾向于储蓄以增强风险抵抗能力。
这导致了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空转,央行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但这些资金难以流入消费和投资领域,只会在银行体系内部进行循环,并带来利息。这并没有真正帮助实体经济。
这一情况将导致货币政策的效果逐渐减弱,因为市场已经“失灵”,而这主要原因在于居民对未来经济缺乏信心。同样,房地产市场也受到类似问题的影响。居民普遍预期未来房价将平稳或下
跌,因此他们不愿意购买房产。目前,支撑房地产市场和房价的主要是刚需家庭以及一部分富裕人群,而这并不足以维持市场的健康发展。
要解决中国经济内需不足的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们需要盘活存量的货币资金,让资金流向真正需要的地方。其次,传统的方法仍然有效,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需求和国际出口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需要更大规模的刺激。
举例来说,我们已经采取了许多有利于政策的措施,特别是对基础设施投资、出口贸易和国内消费需求的支持。然而,如果这些政策没有产生预期效果,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一个值得考虑的方法是进一步加大政策的力度,甚至可以参考2008年的4万亿刺激计划。
比如,目前许多地方的营商环境较差,这阻碍了小企业和创业者的发展。但只要城市能够重视外地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就像淄博通过改善烧烤产业一样,吸引了大量游客,市场就能迅速活跃起来。因此,政策的执行以及政策本身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我们还应该放宽限制,简化审批程序,减轻税收负担等,以支持小型企业和创业者。这些举措可以促进消费和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继续支持一些大型企业的发展,比如芯片产业。由于长期受到美国的制裁,中国的芯片自主研发一直面临巨大困难。然而,对于这些项目,我们需要确保资金能够到位,以推动自主研发。否则,这些资金将流入其他领域,错失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目前存在明显的隐性通缩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大了基建投资和出口支持。这些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政策执行不够深入,以及民众的消费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我们仍然面临一系列困难。
下一步,我们需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加大政策力度,并培养市场和民众对经济的信心。通过营造宽松的环境,放宽管制,简化审批程序,降低税收负担等方式,让民众看到希望,从而选择消费和投资。这将使市场重新焕发活力,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
我们要相信市场、相信企业、相信人民群众,相信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具有无穷的韧性和创造力。虽然需要时间,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中国经济必将重回正轨,甚至更上一层楼。只有相信市场,相信企业,相信人民群众,才能走出通缩阴霾,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中国加油!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