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22年,中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老年人口增多、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但经济学家奥戴德·盖勒指出,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生育率下降提高了人均资源占有量和受教育程度,解放了女性劳动力,改善了人均生活水平,人均劳动生产率不降反升。因此,不必对中国的人口结构过分悲观,通过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等措施予以应对,人口减少反而有助于经济发展。
在过去60年间,中国的人口生育率大幅下降,2022年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这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虽然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已在预料之内,但一些人还是认为,人口结构的变化将极大阻碍中国的经济繁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人口生育率从1963年的每位妇女生育7.5个孩子下降到2020年的1.3个孩子,这与中国人均收入的显著增长有关。
图片来源:东方IC
放眼世界,全球人均生活水平在过去150年间空前提高,研究普遍认为生育率的急剧下降是其核心动力。正如我在《人类之旅》一书中指出,生育率的急剧下降使经济增长过程摆脱了人口增长的抵消效应(即“马尔萨斯陷阱”),刺激了对教育的大规模投资,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马尔萨斯陷阱”就是指,在一个较低水平的人均收入水平上,经济增长带来人口增加,人口增加反过来又稀释人均资本占有量,并进而使人均产出(经济增长)继续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的论述,最早由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1798年发表的《有关人口问题的原理》一文中提出。
图片来源:中信出版集团
在此之前,人类文明长久停滞,生育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僵局,增加的收入也不必再用于维持不断扩张的人口。
生育率下降至每位妇女生育少于2.1个孩子的“更替水平”,必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此外,随着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生育率下降还将导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然而,上述指标的变化并不必然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或是人均收入的提高。
生育率下降能从诸多方面刺激经济增长。首先,人口增长放缓有助于缓解资源稀释,提高人均资源占有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儿童数量的减少有利于让孩子获取更多、更优质的教育投资,从而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生产率。第三,生育率下降减轻了女性的看护负担,有利于提高其劳动参与率,这进一步提高了人均劳动生产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新一代适龄劳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和生产率将高于老一辈人,获取报酬的能力也将随之提升。虽然生育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可能导致抚养比的增加,但经劳动生产率调整后再计算,抚养比反而可能下降。此外,预期寿命的延长与劳动人口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有关,即使超过现行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年龄人口的生产率仍保持较高水平。因此,适当延迟退休年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人口增长放缓有助于减轻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进而节约本将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的资源。
综上所述,对中国人口结构或将严重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是多余的。适当调整退休年龄,人口减少反而有利于经济繁荣和环境保护。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When less means more"
责编 | 宋平 刘夏
编辑 | 张钊 李晓云
实习生冯小源、杨恒瑞、刘芷彤、马丽莎亦有贡献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