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交通:“开门红”后如何实现“全年旺”科技创新为发展蓄能
本网记者 宋芳科
今年一季度,甘肃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8.6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公路水路累计完成134.1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开门红。
不仅要开门红,更要全年旺,这是甘肃交通当好全省经济发展“开路先锋”的责任与担当。在投资创新高的同时,以科技筑路、绿色筑路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是甘肃交通持续发力的方向,将为全年旺注入前行动能。
科技之路
3月15日,全国交通运输勘察设计行业第四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甘肃省交通运输行业首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在甘肃省交通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设股份)揭牌。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平台之一,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落户甘肃行业无疑对甘肃交通绿色、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交设股份在交通行业深耕数年,连续6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先后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项73项,近三年授权专利166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含国外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152项,软件著作权57项,主编、参编行业标准1项、地方标准17项、团体标准2项。
近三年来,交设股份在公路工程质量快速检测设备、增强快硬聚合物砂浆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及产品、智慧交通信息系统等领域转化科技成果26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2.6亿元。桥梁抗震技术、钢结构桥梁建造技术、特殊结构桥梁设计、复杂隧道建设技术、特殊路基设计等技术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让科技带来效益,用科技解决施工中的实际难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攻坚行业难点、堵点,带来行业前沿科研。
甘肃东西狭长,筑路架桥市场需求大,但是在铺路矿石方面甘肃又比较匮乏,特别是保护环境的标准日益提高,筑路石材的供给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心以此为课题,研究废料二次利用,隧道洞渣铺路基等项目,通过新材料和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满足市场需求,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我们的科研围绕市场需要展开,重视科研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在立项时会考虑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科研可持续发展。”交设股份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目前,交设股份已拥有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省级创新平台、7个专业研究所、11个科技创新团队、4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栽下梧桐树,自有凤来栖,交设股份现有高层次人才40人,25名博士研究生,85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甘肃省勘察设计大师1人、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3人、陇原青年英才1人、博士后4人,优质的科研队伍已然形成,科技赋能的基础更加稳固。
近年来,甘肃交通持续深化交通科技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早在2021年,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制定出台《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创新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办法》,聚焦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板块,按照集众智、解难题、促发展的思路,围绕重大装备研制等5大类项目,面向全国“揭榜挂帅”。
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10多家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及省内交通运输行业龙头企业的积极参与,有力推动了“分幅联塔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交通+新能源”“特殊地质隧道施工装备研发”等重大科技攻关开展,为科技筑路高质量发展蓄积动力。
智慧之路
4月6日上午,甘肃首例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智能化无人驾驶集群作业试验段交流会在甘肃路桥第五分公司承建的安临路面二标项目段举行。由1台智能摊铺机、3台无人驾驶胶轮压路机、3台无人驾驶双钢轮压路机组成的施工集群在试验路段反复碾压,让沥青路面一次成型。
机械还是那台器械,但是驾驶室内却没有操作员,这便是无人驾驶集群铺设沥青路面的最大亮点。
沥青路面铺设噪音大、温度高,驾驶员施工劳动强度大。无人机群通过智能管理只需要一名技术人员远程监控就能实现,而且可以实现夜间施工不瞌睡,白天施工不一休息,真真做到24小时无怨无悔工作。
“无人机铺路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甘肃交通人需要顺应形势,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未来已来,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说到无人机铺路,项目负责人如是说。虽然只是试验,但是创新的大门已经打开就不会关闭。
有智慧的铺路,还有智慧的路和聪明的车。
今年3月,清傅公路桑园子黄河特大桥首根斜拉索挂设完成,全桥斜拉索施工正式拉开帷幕,奏响主梁合龙序幕。
桑园子黄河特大桥是甘肃省公交建集团承担的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首个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
作为“揭榜挂帅”,这座特大桥梁的“科技狠活”还真不少。施工初期,桑园子黄河大桥项目部依托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搭建了5G+智慧桥梁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可通过机械指挥官管理系统。
同时,这座大桥建成后,还是甘肃省首座“智慧桥梁”。通过“BIM+全寿命健康监测+工区信息化管理+无人机”四合一智能化管控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无死角检测到大桥建设过程中与通行后运行情况,通过各类传感器、雷达进行桥梁典型病害监测,发现问题后及时进行调整、维护、维修,保证桥梁结构在全寿命周期内的运营安全。
清傅公路也是一条智慧的路,有一段专门铺设了车路协同智能设备,建成后将成为公路试验无人驾驶车辆的前沿阵地。
为不断深化协同创新,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科技厅出台了“十四五”规划和协同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推动甘肃省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在交通运输领域落地落细。
据此,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以“车路协同创新发展”为抓手,研究制定甘肃智慧公路建设标准与方案,发放省内首批自动驾驶路测牌照,为国内智慧公路建设与车路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建设“甘肃省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目前,车路协同已在兰州新区部分路段实现无人驾驶安全运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温馨之路
傅家窑至苦水公路是G312线上海至霍尔果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G312线兰州过境段的重要组成路段。
项目的实施,对于拓展兰州城市空间,加快兰西城市群一体化进程,提升兰州西北地区核心枢纽地位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该项目的忠和服务区与兰州野生动物园互通相连,杏花村服务区与水墨丹霞互通相连,是甘肃路衍经济项目之一,服务区建成后将完善两大景区的交通和接待功能,实现服务区经济与景区经济融合发展。
走进傅苦公路项目工地,最温暖的地方还是工友之家。筑路工人四方为家,工地是居所也可以成为温馨的港湾。
傅苦公路项目工友之家,综合规划食堂、宿舍,配备洗衣房、洗澡间,让工人忙碌一天能吃好、睡好。同时,宿舍还安装了先进的通风保暖系统,实现冬季保暖夏季通风。
傅苦公路项目还建设了“路桥别苑”,为远道而来探亲的工友家人提供住宿。还设置了安全教室和KTV歌房,为工友提供安全教育和娱乐服务。这一切都是让工友有家的感觉,在野外施工也能舒适生活。
让工友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目前甘肃路桥共打造“工友之家”36个,入驻劳务工人5866人。吾心安处是吾乡,温馨之路带来强大凝聚力,为工程进度带来保证。
4月13日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明确,今年建成自然村(组)通硬化路1万公里,完成公路水路投资1000亿元以上,完成机场建设投资60亿元,建成客货邮综合服务站点120个,建成高速公路“开口子”工程10个等“六项硬指标”。新增东乡、积石山等8个县通高速公路,全省通高速县区达到80个。目标已经明确,开门红后迎来交通施工黄金期,甘肃交通将持续发力确保全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