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中原制药厂曾被誉为中国制药界的“航母”,1984年被国家计委立项,1990年正式动工兴建,一年后建成,计划形成5000吨VC生产能力。这是我国医药行业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医药工厂。全部投资均为借贷,其中从世界银行贷款1.175亿美元,国内配套资金8.3亿元(国家和地方各承担50%),参与负责主体为国家医药总局、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河南省、郑州市。然而,建成之后的中原制药厂1996年被迫停产。
这是一个承载了我们这一代人深刻记忆的厚重的“经典教材”的故事,那时的我们,正值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龄奔走在祖国大地刚刚起步的医药市场营销上。
“建厂之日,倒闭之时”是那时媒体对中原制药厂的描述,诸多的职业培训中中原制药厂更是作为MBA般的经典教材来剖析、探讨。
时移世易。厚重中原,相同的历史故事总会在不断地上演,时至今日的金融资本市场亦概莫能外。
这次的主角是中原银行。其实,这个自成立以来就饱受诟病的银行一直处于舆论的漩涡。
据资料,中原银行成立于2014年12月,由13家城商行合并组建而成,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分支机构网点覆盖全省的省属法人银行。在成立不足三年后,中原银行(1216.HK)于2017年7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截至9月22日,公司股价报收0.360港元/股,总市值131.58亿,被称为“仙股”。
根据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中原银行增收不增利,再细究其业绩轨迹,不免令人尴尬。资料显示,2022年末,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和焦作中旅银行被并入中原银行。在第二轮整合之后,中原银行成为新晋总资产规模超过万亿级别的省级城商行,资产规模达1.33万亿元。
看来,这个万亿级的省级城商行是靠(行政力量)整合来的,而不是依靠自身实力“奋斗来的”。
而与万亿资产相对应的是,中原银行成交低迷、股价不振沦为“仙股”、市值早已“破净”、深度被地产绑定、股权流拍、盈利能力下滑、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资产质量承压、内控机制薄弱等一系列的问题。
综合各方信息,那父财经认为,横亘在中原银行面前的主要有三道坎,与那些次要问题相比,如何能跨越这三道坎才是中原银行的主要关键。
生而俱来的“基因缺陷”。当年,业界对于中原制药厂的剖析、反思现在回想起仍言犹在耳:大型设备工艺引进中的失误、用人上的失误(开始筹建的11年间换了5位领导,分别来自不同的行业,主要领导不仅对医药生产经营不熟悉,而且还缺乏对大型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管理体制上的失误(投资主体不明确、国家与地方都负责又谁都不管)、盲目贪大求洋浪费严重等。
20多年后,类似的与生俱来的“基因缺陷”再次降临到中原银行。
9年前,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河南省13家城商行组建诞生了中原银行。彼时,这13家城商行为了盲目追求规模效应,一味地进行股本扩张,不管是否规范是否合规,以至于吸纳了数量庞杂的股东、导致其结构愈发复杂。伴随着股东动机的多样,频繁出现股东多头融资、通过抵质押变相抽逃资本等问题,尤其是股东当中潜伏着大量的河南本地房地产企业,正是这一股东类型为如今场外市场乱象埋下了一颗颗“炸雷”。
出现这一系列的股权乱象,背后必然是中原银行失控的经营秩序和形同虚设的内控机制,一如当年中原制药厂的种种“失误”。
据统计,2022年至今年上半年,中原银行共有4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从四人的履历来看,他们都是中原银行成立之初便任高管的“老人”。尤其是在前董事长窦荣兴掌管期间,中原银行引入了盛润集团、河南WZ集团、河南光彩集团等多家民企股东,资产规模也极速扩张,全然不顾这些民企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问题。同时,这一时期中原银行的金融腐败极其严重。窦荣兴多次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发放贷款,为自己谋私利,导致中原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多次被开罚单,合计罚款超千万。
作为省属唯一法人银行,也是省内最大的城商行,中原银行一直就得到河南省政府的“厚爱”。河南省委、省政府曾提出过“将中原银行办成一流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通过合并小银行做大规模是其中重要一步。
被房地产的深度绑定。“成业地产败也地产”,这是坊间对中原银行的评定,不过业界的评价更为确切“中原银行背后站着河南房地产界的半壁江山”。从2022年年报来看,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余额占中原银行总贷款余额的3.9%,排在所有行业中的第五位,但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却均排在所有行业第二位。相比2021年,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增长近2倍。
据阿里拍卖平台信息,自5月25日至6月22日,中原银行共有7笔内资股股权陆续进行首次拍卖,起拍价共计约3.62亿元。但这7笔股权拍卖均流拍,无人报价。同时,中原银行内资股股权新增5笔拍卖,其中有4笔是二拍。相比评估价,这5笔拍卖的起拍价打了6折至7折。统计发现,中原银行内资股股权近一年来有多达120次拍卖记录,且超过一半以流拍结束。
中原银行多笔大额股权变卖,背后是9年前盲目扩股吸收的数量结构庞杂的股东原因所致。
根据股权评估报告,其中一笔5300万股股权持有人是河南盛润控股集团,为该行非境外上市内资股的第二大股东。仅在2021年,该集团就被立案执行9宗,涉及金额超40亿元,单笔最高超10亿元,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另一笔流拍的中原银行3730万股股权持有人是河南WZ集团。该集团最多曾持有中原银行1.45%内资股股权,进入过十大普通股股东之列。信息显示,中原银行似乎没有从这个集团入股一事中得到收益,反而被推到风口浪尖。
第三个流拍股权3200万股的股东是河南光彩集团,目前仍为中原银行非境外上市内资股的第七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46%。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期间,该公司10次成为被执行人,从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3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且分别在2022年3月和2023年1月两次申请破产重整。
除了上述这几个即将被剔除的股东之外,中原银行现存的其他几位股东也是糟糕。
今年以来,持有5.53亿股、持股比例达到1.51%的中原银行第六大非境外上市内资股股东郑州康桥房地产公司,已经26次被列为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高达26亿元。
此外,中原银行亦出现了大额股权质押。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原银行有70.27亿股内资股被质押,占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数近20%。另外,中原银行尚有22.84亿股内资股股份涉及司法冻结。
股东频繁被列为失信公司,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银行股东资质较差、股权管理不到位问题。而股权频繁流拍,则映射出中原银行的内控治理、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甚至战略执行的关键经营指标,都未能得到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更为重要的是,其中一些股东还与中原银行有相当金额的关联借款,这势必更加影响中原银行的公司治理、战略执行、日常运营甚至资产质量及贷款不良率等关键经营指标。
除了上述“暴雷”的房企背景大股东的贷款外,中原银行与其他房企也深涉股权关联和借贷关系之中。
中原银行曾是河南龙头房企建业地产(0832.HK)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7.75%。去年12月,中原银行与建业地产、正商集团等省内龙头房地产开发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向两家房企分别提供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亿元的综合融资服务。建业地产目前深陷资不抵债的困境中,其股票也沦为仙股,仅为0.15港元/股。
此外,中原银行购买了深圳房企皇庭国际(000056.SZ)的信托产品,通过该信托向皇庭国际关联公司提供1.9亿元贷款,期限为2017年至2020年9月2日。然而,该信托暴雷,加上利息及违约金,皇庭国际总共欠中原银行3.1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原银行还曾因违规向自有资金不足的房地产企业发放开发贷款而被银保监局处罚。
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暴雷的地方房企也越来越多。那么,中原银行如何才能摆脱与房地产的深度绑定、重构新业务链接?
大而不强的“烂摊子”。当前的现状是,资产规模扩张并没有给中原银行的经营业绩带来同等提升。从收入规模增长来看,虽然中原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2.8%和27.5%,但净利润仅同比增长5.3%,税前利润同比下降6.3%。
资料显示,2022年中原银行的ROA(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和ROE(平均权益回报率)分别为0.37%和4.35%,相比2021年分别下降0.11个百分点和1.64个百分点。与同行业比较,上述两项指标也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重要的是,合并两家城商行之后,中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所恶化。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分别下滑1.47、0.92、0.72个百分点至11.83%、9.47%、7.98%,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接近7.5%的监管红线,银行资本亟待补充。事实上,无论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还是拨备覆盖率,中原银行都排在全国29家上市城商行的末后5位,资产质量显著落后行业平均水平。2020年-2021年收入增长几乎停滞、原本就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中原银行,在合并入3家并不优秀的城市行后,虽然达到了“做大”的目标,却进一步削弱了本就不强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
市场评级机构近年来发布的对中原银行的评级报告中,均对该行盈利能力定论。中诚信在2019、2020年对中原银行的报告中指出,中原银行压降不良偏离度导致不良贷款大幅增长、拨备计提压力加大、盈利能力较弱;联合资信评估发布的2021年和2022年中原银行跟踪评级报告中指出,信用减值损失规模侵蚀公司净利润,中原银行资产收益率低于行业平均,净利差逐渐收窄令公司营收增长乏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