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玉
近日,有游客吐槽称,被北京一家快捷型酒店刷新了认知。其发布的图片显示,该房间仅能容下一张单人床,去到床上还需步行下一段楼梯。预订信息显示,该房型为单人间,6平方米,封闭窗,1张1米单人床。然而,这样的“客房”标价竟达650元一晚。
自从旅游市场开启强劲复苏进程以来,几乎每一个长假出游高峰,都会有酒店“奇葩房型”曝出。今年“五一”期间,就有“99元大厅睡沙发”的极限操作引发全网围观。而这次“北京一酒店国庆楼梯间房650元1晚”堪称有过之而无不及。不难看出,面对爆棚的住宿需求,酒店开拓房源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
国庆长假,热门城市住宿市场供需失衡、“一床难求”——在这种阶段性的极端行情内,“住酒店”被重新定义。一方面,消费者选择面收窄,被迫提高了对房型、房价等指标的容忍度;另一方面,酒店经营者各显神通,对内不断“挖潜”、对外不断试探,其基本思路,当然就是提高客房数量和客房单价,藉此实现整体营收的最大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引爆舆论的“楼梯间房”,乃是一位游客误打误撞入住后“大受震撼”,而后发帖晒图分享才意外曝光。换而言之,倘若只从线上预订平台的房源信息看,是看不出该房源的“门道”的。其挂在网上仅被标注是“单人间”“公共卫浴”,丝毫没有提及“楼梯间”这一关键信息。如此这般,显然有避重就轻、瞒天过海之嫌。
倘若是合规的产品,但凡如实宣传、明码标价,那么就算“颠覆认知”,也是无可厚非的。而真正的问题恰恰是强势“卖方市场”背景下,不少经营者疯狂踩线、趁火打劫。针对如此行径,有关部门确有必要强化监管甄别,从净化节日市场、守护消费者权益立场出发予以及时治理,避免行业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