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岸优势变口岸经济
说起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或许知晓的人并不多,但要说美丽的孔雀之乡、悠扬动听的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和琳琅满目的翡翠,知道的人一定不少。没错,这些都是德宏的代表性“符号”。
德宏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边境线长500余公里,与缅甸接壤,是中缅边境线最长的州(市)。德宏州拥有3个国家一类口岸、2个国家二类口岸,是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定位的中缅经济走廊门户枢纽。
从边境线长度、口岸的数量与级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对德宏州的定位来看,这里区位条件极为优越且重要。若是能用好这些资源、这些优势,德宏州的发展在云南乃至全国一定会有其独树一帜的地方。
事实也证实了这一说法。长期以来,德宏州对缅甸贸易长期占云南全省对缅贸易额的2/3,占中缅贸易额的1/3。进出口商品种类2000余种,边民互市贸易额、跨境电商贸易额、跨境电商金融结算量均位于云南省前列。
新时代融入新发展格局,德宏州的路子又该如何走呢?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德宏州发展的整体谋划中,德宏州将全力推进面向印度洋地区开放的陆路枢纽建设,加快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和中缅瑞丽-木姐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动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等。
概括地说,德宏州就是要努力让口岸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蹚出一条具有德宏特色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
位于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的中缅(国际)农商产业园正是德宏州在这条路上踏出的诸多印记之一。
立足畹町口岸优势,依托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缅(国际)农商产业园着力为境内外农产品、海产品落地加工、冷链仓储、分销配送提供服务交易平台,同时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农用机械、储能设备、农产品烘干设备、调味品等涉农轻工产品进行就地加工、出口。
走进中缅(国际)农商产业园肯发实业生产车间,一袋袋大米堆放整齐,刚刚停下来的精加工生产线还残留着米香味。企业负责人廖肇超介绍,每年从缅甸进口的大米20万-30万吨,在精加工后,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除了大米,从这里发往全国的农产品还有玉米、花生、芝麻、绿豆等。
廖肇超告诉记者:“畹町特殊的口岸区位优势以及享受的自贸区、边民互市等优惠政策,最大程度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些也是我们企业努力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底气所在。”
据了解,未来,中缅(国际)农商产业园将努力打造成中缅边境最大的农副产品及涉农轻工产品贸易集散中心。
当然,单靠一个中缅(国际)农商产业园,还不足以展现德宏州推动口岸优势转化为口岸经济的全貌。为了将口岸的优势、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德宏州坚持口岸错位发展,瑞丽口岸、畹町口岸、章凤口岸、芒市机场口岸各有侧重,实现各显所长,充分发展。
在芒市机场口岸,繁忙的航班起起降降。今年6月29日,由缅甸国家航空公司执飞的中国芒市至缅甸仰光(经停曼德勒)国际航线首行,德宏芒市国际机场的航空口岸功能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芒市国际机场总经理助理余继良说:“芒市机场口岸最大的优势就是航路优势,50分钟到曼德勒,90分钟到仰光,节省了时间就节省了物流运输的成本。”
目前,芒市机场口岸主要以出港货物为主,货站的设计吞吐量也仅有7000吨。不过,芒市机场口岸已经在申请水果、使用水生动物进口的牌照。而且在远景规划中,未来的新航站楼配置的货运站设计吞吐量为7万吨,是现在的10倍。
在瑞丽畹町口岸,海关创新“人工+机检”监管模式,实行“保姆式”服务,推广实施“服务企业见面会”,设置专用窗口和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产品实施“免到场查验”“附条件提离”,即到即报、即报即验、即验即放,极大地提升了通关效率。
畹町口岸工作人员介绍,现在这里的货物进口平均海关通关时间由原来的2.67小时压缩到1.48小时。今年1-8月,瑞丽畹町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完成830.7万吨,同比增长19.4%,货值374.9亿元,同比增长8.4%,口岸四项指标稳居云南全省前列。
口岸兴,则德宏昌。
当下,德宏州口岸优势变口岸经济已经找到了“窍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也渐入佳境。为了守好来之不易的成果,促进口岸经济高质、稳步向前,2022年8月,德宏州出台了《德宏州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十条措施》,重点在减环节、优流程、提效率、保畅通、降成本上下足功夫,让口岸经济成色更足,高质量发展之路印记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