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民网收到黄山市居民的投诉,称黄山市的两个化工园区长期臭气扰民,久久未得解决。就此,人民网记者赴黄山市进行了现场调研。
俯瞰黄山徽州化工园区(摄于2023年7月26日)。 本文图片“聊时局”微信公众号
01 火灾与异味
永佳大道是一条连接黄山市徽州区和歙县的主干道,道路的名字来源于黄山本土企业永佳集团,这是一家以化工起家的大型企业。永佳大道往东延伸,进入歙县境内,名字变成了歙州大道,黄山市的两个化工园区就位于永佳大道——歙州大道沿线。
7月26日,天气晴朗,记者驱车沿着徽州区永佳大道一路向东,远处的青山层峦叠嶂、清晰可见,头顶的天空湛蓝、朵朵白云随风游走,道路两旁白墙黛瓦马头墙的徽式建筑栉比鳞次,尽显黄山风格。但当车子行驶至岩寺镇汽车站附近,窗外便传来刺鼻的气味,再往前走不过500米,从昌盛路右转,一直往南走,钻过皖赣铁路线的桥洞,就到了黄山市徽州化工园区。
园区内,厂房林立、管线纵横,供热企业的烟囱格外醒目,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标语随处可见。相较于外面的大路,园区内空气中的异味更为刺鼻。园区内一家企业的工人说,异味主要来源是企业废气和企业污水池。
黄山市另一个化工园区——黄山歙县化工园区的情形与徽州化工园区大体相似,园区内和周边都能闻到刺鼻的异味。记者在歙县化工园区探访时,发现一家名为“黄山市宏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有明显的过火痕迹,墙壁被烟熏黑,窗户破碎,厂房屋顶的一角被烧塌,围绕在厂房外的警戒线还没有完全撤除。
当地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前不久,该厂在深夜发生火灾。据安徽省应急管理厅7月6日发布的消息显示,7月1日,该公司聚酯反应釜投料过程着火,造成1人死亡。记者在后续的采访中了解到,该公司属于“厂中厂”企业(即对外名义上是一家企业,实际上厂区内集聚了多家企业),事发后已经停产,同时停产的还有另外三个“厂中厂”。
黄山市宏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被烧塌的厂房。(摄于2023年7月27日)
虽然两家化工园区分属于黄山市不同的县、区,实际上两个园区紧紧相邻。从地图上看,两个园区均位于永佳大道——歙州大道东南,沿着皖赣铁路线东南侧分布。
据记者了解,两个化工园区共入驻化工企业70家,其中歙县化工园区有化工企业26家,徽州化工园区有44家。记者探访时发现,这些化工企业多以“XXX新材料公司”为名。管理上,这两家化工园区均隶属于两地的经开区,即徽州区经开区和歙县经开区。
俯瞰歙县化工园区。(摄于2023年7月27日)
02 “黄山兵团”
黄山市的化工产业发端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黄山化工集团成立,后来该集团与德国一家化工企业合作,1998年,该集团改制成为黄山永佳集团。在黄山化工集团以及后来的永佳集团示范带动下,黄山市的化工企业开始涌现,主要位于歙县和徽州区。
徽州区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数十家化工企业散落分布于歙县和徽州区,1998年,徽州区启动“退城入郊”,40余家化工企业搬入城东工业区,2008年,黄山市设立徽州循环经济园区,化工企业搬迁至此,成为今日徽州化工园的前身。
歙县化工园区的起步要稍晚于徽州区,2011年起,歙县县政府对原分布在新安江边的33户化工等企业按照要求逐步实施“关停并转”,同时设立了歙县循环经济园,并将化工企业集中搬迁至此,成为歙县化工园区的前身。
黄山两家化工园区的正式公开命名是在2021年5月,当时,安徽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认定的安徽省化工园区名单,一共38家,黄山有两家,位于徽州区的命名为黄山徽州化工园区,规划面积2.03平方公里;位于歙县的命名为黄山歙县化工园区,规划面积为1.39平方公里。
黄山两家化工园区主要生产的是粉末涂料原材料,如固体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以及助剂类产品。《黄山日报》今年4月份的公开报道介绍,黄山市是全国粉末涂料原材料之一——固体环氧树脂的重要生产集中基地,歙县和徽州区两地生产的固体环氧树脂,占全国销售市场份额60%以上,在业内素有“黄山兵团”之誉。今年6月,黄山市还召开了2023中国环氧树脂产业发展(黄山)大会,提出要大力发展以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徽州区则明确提出将新材料产业作为该区三大主导产业之首。
黄山之所以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徽州区、歙县两家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均表示,化工企业产值较高,税收也较高,从经济上看,“算得上优质企业。”徽州区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徽州化工园区产值和税收都占到经开区工业总产值和税收的六成左右。歙县化工园区2021年的工业产值为72亿元,税收收入为2.2亿元。2021年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歙县全县当年的税收收入为7.91亿元。化工园区占了近28%。
化工园区对两地的经济贡献度由此可见一斑。
03 臭气扰民
黄山市的两个化工园区距离新安江支流丰乐河数百米。众所周知,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是我国首个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其水质关乎皖浙两省。
在这样的一个特殊位置上,黄山的两个化工园区如何做好环保工作,备受关注。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两个化工园区在建立之初,均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均为8000吨,目前顶峰期日处理约5000吨,常态下日处理约3000吨,污水实现了集中处理。处理流程为企业预处理,然后通过管道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将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市政污水处理厂。“每个企业都有污水输送管道,处理便捷,成本也低。”歙县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总经理江剑表示,如果偷排,面临的是停产和重罚,违法成本高,“企业划不来。”
废水得到了集中处理,但是废气却成为当地居民挥之不去的阴影。
歙县化工园区与居民区仅隔一条铁路线,与丰乐河相距不过数百米。(摄于2023年7月26日)
化工园区一般都建在远离居民区的地方。然而,黄山两个化工园区均紧邻居民区,周边景区密集,10公里车程范围内,有潜口民居、唐模、西溪南等热门景点。徽州化工园区与附近街区只有几百米之遥,而歙县化工园区的1公里范围内有多个住宅小区,其中最近的冷水铺安置小区与该化工园区仅隔了一条皖赣铁路线。
“我们住在附近,常年能闻到臭味,尤其是阴雨天,气味辣眼睛,家里连窗户都不敢开。”两个化工园区附近的居民反映称,他们饱受臭气困扰多年,虽然通过各种渠道频频投诉,但是都没能最终解决。
人民网记者通过搜索黄山市及徽州区、歙县政府网站,发现近些年通过政府官网投诉臭气扰民的案例有多起。如:
2020年11月,有居民通过歙县“县长信箱”投诉大雾天气歙县城区存在异味问题;
2020年12月,有居民投诉歙县碧龙湾小区附近有异味;
2022年8月,徽州区有居民投诉瓦村附近常有难闻气味;
2023年2月,有居民投诉岩寺镇滨河路附近异味;
2023年5月,有居民投诉徽州区岩寺镇阳光家园小区存在异味。
实际上,无论是中央环保督察还是黄山市委的巡察,都指出了化工园区的生态环境风险问题。例如,在2021年11月公布《中共安徽歙县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关于巡察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中就披露,2021年4月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了1件废气扰民投诉件和1户企业遗留废弃物未规范处理问题,以及当年6月安徽省环保督察交办的4件废气扰民投诉件。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介绍,2021年,该厅也接到了几起臭气扰民投诉。
在记者的调研中,两个化工园区所在的两地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造成臭气长期扰民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其一是原生因素,即化工园区离居民区过近;
其二是废气问题难以彻底消除;
其三是现有的排放标准与居民的感官体验存在矛盾。
“虽然老百姓能闻到异味,但是根据仪器的监测,企业的排放是达标的。”
对于废气的治理,近些年,两个园区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比如淘汰转化落后产能、革新生产工艺、上马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等等。徽州区在2017年至2021年投资2.05亿元,连续开展三轮共计50户次徽州化工园区企业废气深度治理工作,去年又组织开展第四轮废气深度治理工作,将12户重点企业纳入整治范围。歙县2019年以来在园区开展了三轮废气深度治理工作,投资逾2000万元。
“尽管园区企业不断地开展废气治理提升工作,但很难跟上群众标准的提升。”歙县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环保治理投入不断加大,负担加重,将导致企业的积极性不强。这种困境下,该开发区还把处理好与群众关系作为重点工作,通过结对共建,定期、不定期上门走访、电话联系、信息沟通等方式,及时掌握群众对园区污染治理效果的真实反映,争取群众对园区工作的认可。
数据显示,虽然近一两年扰民投诉件有了大幅下降,但是要彻底摆脱臭气,黄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04 何去何从?
记者在黄山调研期间,官方和民间对化工园区的去留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个声音。
多位黄山市民认为,黄山不应该设立化工园区。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点:
一是黄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化工园区发生生态环境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高;
二是废气扰民长期存在,长期影响化工园区周边数以千计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是黄山是国际旅游城市,臭气问题有损黄山市的形象。
一位当地的网约车司机表示,曾多次送游客路过永佳大道,刺鼻的臭味引起游客的质疑。
在化工园区所属的两个开发区管委会看来,发展化工园区至少有两个动机:
其一是当地积累多年的产业基础,化工企业在黄山已有30年历史,固体环氧树脂在全国的产销量有一席之地;
其二是化工园区能带来真金白银的税收,以歙县化工园区为例,该园区总产值从2018年的32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72亿元,税收收入从2018年的1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2亿元。2021年产值占经开区总产值的32%,税收占经开区工业税收总额44%。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当前加强对黄山两个化工园区的监管是重中之重。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对化工园区实行严格的日常监管,尤其是废气治理上。从省级层面来看,安徽省目前已经着手或准备推行的举措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针对当前挥发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不完善的情况,拟推出安徽省的地方标准,提高气体排放标准;
其二是针对挥发性污染物治理难的问题,推行源头替代的举措,对涉Vocs(挥发性有机物)物料进行替代;
其三是对会产生污染物的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帮助企业整治提升;
其四是加强全方位全时段监管,防止企业偷排偷放、降低污染处理设备负荷等违法违规行为。
一位长期关注环境问题的学者表示,化工企业在生产流程中要进行化学反应,难以避免的会释放气体,“化工园区存在一定的异味是它的‘先天性不足’”。黄山市的两个化工园区存在的臭气扰民问题,根源在于规划与选址问题,化工园区的选址应该与居民区在空间上隔开,不能离居民区过近。
该学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的问题,当地政府和企业并非是束手无策,相反应该积极作为,下决心、下功夫,尽量减少异味对居民的困扰,比如企业进行大气的深度治理,优化原料、改进工艺、强化废气的收集,政府可以有步骤有计划的对一些存在问题较重的化工企业实施关停或外迁等等。
在记者的调研中发现,黄山市的两个园区容量基本饱和,但两地的开发区均有向上申请扩建园区的打算。
(原题为《黄山有两个化工园,人民网深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