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好坏的最好见证。
GDP可以注水,可财政收入都是一分一毫地进入国库的。因此,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要盯着GDP看,要看他的财政收入!
也基于此,很多地方想方设法增加财政收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种行政管理和基础设施、社会事务的支出。比如,教育、医疗、交通、环保、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每一项都是一笔大额的开支,尤其是教育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每年进入10月份以后,很多地方的财政运转就亮起了“红灯”。对于财力有限的地方来说,进入10月份以后,基本就进入了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三保”阶段:即保障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支出、保障公务员教师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日常运转的行政开支。一些差旅费、公务接待费等,基本不会报销了,真的是过上了所谓的“紧日子”。
有些地方的人员工资都很难保障了,不是要拖一拖,就是到处去借钱发工资。更有的地方,公职人员的绩效奖,说不发就不发了!
然而,就是在这种过“紧日子”的情况下,很多地方依然在搞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在浪费这囊中已经十分羞涩的财政收入。
有的地方,为了市容市貌,在原有垃圾桶并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统一更换了垃圾桶;
有的地方,为了统一形象标识,在原有窨井盖并没有破损的情况下,全都换成新的了;
有的地方,新建了很多垃圾分类的定点投放点,结果城管部门的垃圾清运车一来,还是全都混在一起拖走了,成功地演绎了“先分后混”;
有的地方,为了文明城市创建,制作了各种横幅、标语、宣传栏。上级检查一结束,就变成了废品;
有的地方,刚修好没几年的路,又重新开膛破肚了……
这些现象,有的是劳民伤财、群众反感的形式主义;有的是规划设计缺乏前瞻性,导致的重复建设。
但是这些全都是要花钱的呀!钱从哪里来呢?
有的项目属于对上争取的项目,上级会拨付一定比例的资金,剩下的全靠地方自筹。地方怎么自筹呢,无非是几种途径:
第一、本级财政支出;第二、本级城投(城建、城发、建投)公司融资;第三,争取专项债。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这些钱全都是要还的呀,不是大风刮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群众其实并不反感在城市建设上花钱,毕竟,城市建设好了,受益的是群众。人民群众其实反感的是劳民伤财、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也基于此,很多地方在开展所谓的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并不高。
形式主义泛滥,其实是一种扭曲的政绩观。因此,少些形式主义,多为人民群众解决一些急难愁盼的问题,比什么都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做什么事情都更加顺畅。因为,人民群众的口碑胜过任何一个奖杯!
人民群众的满意才是最大的政绩!
下一篇:世界四大烟草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