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8日),备受关注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了。初步核算,按不变价格计算,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经济顶住了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总体上持续恢复向好。”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来说。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南都记者注意到,此前国新办有关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发布会,一般是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出席介绍,今天发布会则是由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来解读相关情况。官网显示,盛来运分管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等部门。他也曾担任过多年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本次发布会由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介绍经济运行情况,可见第三季度数据的重要性。”湖北省统计局原副局长、省民进原副主委叶青表示,三季度GDP增长4.9%,超出市场预期。那么当前经济运行有哪些积极变化?如何看待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格局的变化?外贸有哪些亮点?在居民收入方面,有哪些细分数据值得注意?对此,南都记者对叶青进行了专访。
10月4日,消费者在广西南宁市三街两巷游览。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广西南宁市夜市人来人往,消费者络绎不绝,带火了当地夜经济。 新华社发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日均旅游收入941亿
“三驾马车”格局变化,消费成为拉动经济最主要因素
今年,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8%,而2013—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50%。
2023年前三个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前三季度达83.2%,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成为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比去年全年贡献率明显提升。而另外两大需求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9.8%、-13.0%。在发布会上,盛来运还介绍,今年三季度,由于消费持续回升,出口下行,投资增速在回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影响格局略有变化,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达到94.8%。
今年,居民消费潜力有效释放,假日经济效应持续显现。以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为例,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较2019年增长1.5%;日均旅游收入941亿元(8天),高于2019年的928亿元(7天)。此外,机票订单超疫情前,国际机票预订人次创年内峰值。
叶青指出,今年前9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经历了“N”形增长,同比增速最高在4月达到了18.4%,此后快速滑落。从7月开始,同比增速再次缓慢提升,9月为同比增长5.5%。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
叶青援引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表示,中国的服务消费持续强劲复苏,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虽然在短期内总需求不足,但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有所增强。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的环境下,服务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
10月13日,顾客在河北省遵化市一家超市选购水果。10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涨转平;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新华社发
供应充足、需求偏弱
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2%,拉低9月CPI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反映消费需求的一项重要指标,前三季度CPI仅同比上涨0.4%。”叶青指出,9月份,CPI环比上涨0.2%,涨幅比8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从同比看,CPI由8月份的上涨0.1%转为持平。
“9月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民生商品价格平稳。要把CPI这个变化放在经济加速回暖的大背景下去看待,特别是我们对民生领域的价格,其实一直是采取了强有力的保供稳价举措,没有让这种物资特别是生活领域的物资出现大幅涨跌的局面。”他说。
具体来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环比“六涨一平一跌”。其中,受输入性、季节性因素影响,汽柴油、服装、教育服务价格环比小幅上涨,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25个百分点。从同比看,9月份CPI低位运行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叶青分析,一方面,受供应充足、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同比下降22%,拉低CPI约0.4个百分点,是9月份CPI低位运行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3%,拉动CPI上涨约0.5%,显示出我国服务消费需求恢复较好。
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
专家: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慢,建议提高低保标准
“中国消费潜力比较大,人口规模也比较大,再加上中国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中国总的消费趋势就会是向好的。”发布会上,盛来运坦言,培育消费能力是关键,还要继续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持续提升居民收入,确保消费基础作用和规模优势能够得到更大发挥。
对此,叶青援引国家统计局数据表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1370元,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月平均716元,中间偏下收入组19303元,月平均收入1608元,中国40%的人口月均收入1162元;中间收入组30598元,中间偏上收入组47397元,高收入组90116元,月人均收入7509元。由此可见,低收入者收入增长十分缓慢。
发布会上,盛来运在介绍经济发展的积极变化时,指出无论是城镇居民收入还是农村居民收入都稳定增长,前三季居民可支配收入29398元,同比实际增长5.9%,高于GDP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528元,同比名义增长5.4%。
“在经济困难面前,压力最大的是民营企业家,生活水平下降的是低收入者。”叶青建议,在政策方面可以扩大低保人群,例如从超过10万人提高到20万人;提高低保标准,以武汉为例,今年城市低保是940元,而武汉去年人均消费支出是3100元,建议把城市低保提高到1500元以上。此外,针对地方财政有困难的,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这些对于内需、对经济的拉动是极强的。”
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更加精准、及时、有效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要进一步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受灾等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保障金,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确保安全温暖过冬。
外贸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前三季度与美欧日韩外贸增速下降,新兴市场保持增长
“三驾马车”中,今年出口下行,成为下拉经济增长的因素。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2%。9月进出口均同比下降6.2%,延续下滑趋势,但降幅比上个月有所收窄。
“总体来说,还是有亮点的。”叶青分析,外贸规模稳中有增,从季度看,进出口逐季抬升,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分别为9.72万亿、10.29万亿、10.79万亿元;从月度看,9月当月进出口3.74万亿元,环比连续2个月增长,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此外,民营企业进出口较快增长,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3.1%。
东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4.68万亿元,同比增长0.8%,占我国外贸的15.2%,双边经贸往来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32万亿元,同比增长3.1%,占进出口总值升至46.5%。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国的外贸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叶青表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扩张至1521.1亿元,同比大涨38.1%。其中,我国对俄罗斯出口暴涨67.3%,从俄罗斯进口增长20.1%。从国别来衡量,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韩国、越南之后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其次是澳大利亚,与我国前三季度的双边贸易额为1352亿元,增长10.2%。其中,我国对澳大利亚出口增长0.8%,进口大涨15.3%。
总体来说,前三季度,我国对欧美日韩等传统市场出口仍为下降,对新兴市场保持增长,除了东盟,我国与巴西贸易额为1179.1亿元,增长6.7%;与印度贸易额为916.7亿元,增长5.8%。“这些都是有利的变化。”叶青说。
在发布会上,盛来运也坦言,“今年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需总体收缩,再加上中国前几年外贸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基数较高,原来曾担心今年外贸下滑较多,但是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三季度降幅明显收窄,好于预期。这为经济的稳定恢复提供了重要支撑。”
叶青表示,近期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均对全球贸易碎片化表示了担忧,世贸组织将今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增速从此前预测的1.7%下调到0.8%,说明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外贸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叶青也指出,我国经济恢复向好的积极因素仍在不断积聚,有理由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持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总体来看,政策给力、企业努力、各方合力,四季度出口趋稳向好势头有望继续巩固。”
采写:南都记者 陈秋圆 莫倩如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