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岛,这个由一群渔民组成的国家可以说是富的流油,2005年冰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975美元,位居世界第三。2006年冰岛GDP为11417亿克朗(181亿美元),GDP年增长2.6%,人均GDP突破6万美元,达到60,370美元。可以说,连日本和美国都远不及它,除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之外,冰岛还是世界上第二长寿的国家,它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冰岛的福利几乎无所不包,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学费都不用交,甚至失业领取的保障金比在工作时的工资也少不了多少。
冰岛风光
然而,就这么一个幸福的国家,从傲视群雄到国家破产,从全球人均收入最高国家之一,瞬间跌到人均负债20万美元,却短短的只用了三个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扒一扒它的发家史和破产史。
冰岛这个国家人口只有37.6 万(2022年1月),因为地处北极圈边缘,所以基本上没啥农业,世代以打鱼为生,几乎大部分的物资都需要进口,虽说辛苦,但日子过得也充实。
冰岛
到了20世纪70年代,问题来了,过度的捕捞让资源枯竭,就连最优秀的渔夫也很难捕捞到过去常见的鳕鱼和黑线鳕。于是冰岛政府坐不住了,请了一帮子欧洲金融专家,设计了一套很牛叉的玩法,将渔业私有化:根据每个渔夫的历史捕捞量,给予一定的配额许可证,这个配额一旦确定,就是终身享受的,这个配额居民可以自由支配,可以自己去捞鱼,也可以卖掉。
冰岛政府太会玩了,硬生生地把一个自创出来的配额,给做成可买卖的金融产品。很快,冰岛的渔民们就发现了这个好办法。他们将捕鱼配额拿到银行,将其作为抵押获取贷款,根据捕鱼配额,银行将其赋予新的价值,这可是世界上最丰富的鳕鱼渔场吆。
就这样捕鱼配额变成了债券等金融产品。
冰岛城市
冰岛出现了一批像煤老板一样的亿万富翁,别再提出海打鱼这件事了,鱼已经变成了一种可持续增长的金融财富,而不是一种价格起伏不定的食物。这突如其来的财富则彻底地改变了整个社会。
全世界都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了钱,冰岛人就送年轻人去海外读博士,70年代之后,几乎所有的冰岛人都会接受高等教育,甚至博士的教育都达到了普及的程度,毕竟人少嘛,但是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些博士回来干什么?还研究海洋渔业?
不!冰岛人不想再听到“打鱼”这两个字,他们要搞金融。
面对高深复杂的金融,冰岛全国上下没有一个人有 直接经验,冰岛的商务部长是位哲学家,财政部长是一位兽医,央行行长是一位诗人,渔民们对金融毫无概念。
但是没关系,搞金融的人有个特质就是冒险,这跟冰岛人的习性非常相符合,冰岛人的祖先就是欧洲大陆上能征善战的维京人。而且打鱼这个工作本身也是一个极为冒险的工作,金融行业也是另一种敢于冒险的行业,所以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首选项。
某些人在看了一眼华尔街复杂的金融模式后,聪明的冰岛人大彻大悟了,原来搞金融就是搞投机啊,这个我们也行。冰岛大学的教授们眼睁睁的看着大批学生抛弃了渔业经济学,转而学习货币经济学。成百上千的人在攻读金融学位,每个人都在谈论黑斯科尔斯模型。
冰岛不再是一个国家,它成了一只对冲基金,人人都是银行家。
冰岛政府开始大量号召人们把钱都存进银行,甚至给出了欧洲地区最高的存款利息,放眼全球都是极其吸引人的利率,这大量的吸引了欧洲的资金,巨额的国际资金一股脑的涌入冰岛银行。
随后,又鼓励人们大量地从冰岛银行贷款,去购买美国的房产,欧洲的球队,丹麦的航空,挪威的银行等等各种各样的资产,因为冰岛人有一种执拗,他们认为全球的资产只会上升不会下降。
冰岛银行甚至还直接并购了泛美航空公司的母公司,可是之前,冰岛银行里没有一个人参与经营或管理过航空公司。
年轻的冰岛银行家们啥也不知道,他们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对冲”,因为这意味着钱。他们只会用高息来吸引海外资金,又把钱借给自己,去买各种海外资产,刚好那几年全球资产价格飙升,所以他们看起来的确是赚了不少钱。
靠着这种模式,从2002年冰岛银行私有化,到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银行的规模增长了几十倍,达到了惊人的1800亿美元,而整个冰岛的GDP不过130亿美元,但是银行的这些资金并不都是本国公民的,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国外。
银行
然而哪有只涨不跌的资产,2008年的次贷危机已经悄悄来临,冰岛的金融业运营是吸收国际短期存款,然后放贷给国人,去国际上购买长期增值的资产,短期存款到期了,就再在国际上借一笔资金,把上一笔欠款给还了,理论上只要不出啥问题,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伎俩可以一直玩下去,可次贷危机之下,几乎所有的资本都不愿把钱借出去,那冰岛就吸收不到国际存款,但是到期的借款可是要还的,而2008年9月底的时候,冰岛金融产业的外债规模相当于其GDP的804.6%,次贷危机成为了引爆冰岛金融危机的炸弹。
危机的最终结果是,冰岛负债总额高达GDP的850%,不得不承认国家破产,当年冰岛仅有32万的人口,人均都背上了数十万美元的负债。
老话说的好,金融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同理任何一种新兴经济模式,都不能只看短期效益,更应该看看他的长期发展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