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京的城市建设速度,离国家中心城市还远吗?
道路拥堵的市区和地铁发达的郊区
可能是大家吐槽南京城建最多的点常住人口不到千万,却是全国第六堵的城市
地铁总里程448.8公里,但超过一半是修往郊区的S线(2022)
南京城建似乎走的是一条不寻常的发展道路历史上,南京凭借“龙蟠虎踞”的地形,以及“天堑”长江的阻隔优势
一直是南方政权建都的首选之地南京也因此被誉为“六朝古都”“十代都会”,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不过古代南京建都的优势,对城市规划来说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南京城建的基础是明初营建的都城(南京古城)
古城轮廓不是一个常规的形状,城市道路不好布局为棋盘式古城之外的地形被山川河湖分割得支离破碎
往哪发展、怎么发展是南京城市规划面临的两大问题改革开放以前,南京城建主要集中在古城,哪里有空地就往哪里发展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南京才利用修建长江大桥的机会
给下游地区布局一些石化、机械等工业南京城建才得以越过明城墙往城北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南京提出了市-郊-城-乡-镇圈层式城镇群体布局结构(1980-2000)
这实际上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主城区+卫星城都市圈架构
只是南京把很多精力和资源放到了卫星城南京的总体策略是:不断把卫星城做大做强,并入主城区
然后卫星城的位置不断外移,数量越来越多如大厂、板桥-西善桥、栖霞-龙潭三个工业城镇六城、东山、珠江三个县城及两浦地区是南京的“第一批卫星城”
在2011版《南京城市规划》中,它们绝大部分都被划入了主城区范围南京都市圈范围扩大到除溧水、高淳及六合北部的区域
卫星城包括龙潭、汤山等9个新城,以及竹镇、汤泉等31个新市镇
南京对卫星城的建设是不留余力的以轨道交通为例:修S1号线到禄口机场修S3号线到桥林、修S6号线到汤山
修S7号线到溧水、修S8号线到金牛湖、修S9号线到高淳市域线居然和地铁线一样多,都是6条南京对卫星城发展的重视,甚至影响到主城区的发展对于南京城建来说,地理条件最好的地盘是河西地区
河西紧邻古城、背靠长江、地势平坦不管是从开发难度、与古城联动,还是从跨江搞“一江两岸”角度考虑
河西都应该是南京第一发展选择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虽然河西被划入主城区范围但其发展速度远不如东山、仙林两个副城,甚至还有点不如江北副城
因为南京对河西的规划太过于单一,基本以居住区为主相比之下,另外三个新市区的规划就全面很多:
居住区、工业区、科教区、甚至是交通枢纽,应有尽有
仙林是南京规划的第一个副城,拥有新港、徐庄、栖霞三个高新区(园)还配备有一个大学城,是南京的科创中心之一
东山(江宁)是南京发展最快的一个副城,拥有江宁经开区和江宁高新区还配备有一个大学城、一个禄口机场、一个南京南站
是南京实力最强的一个副城江北是南京起步最晚的一个副城,但起点和定位却很高
江北最先发展起来的区域是大厂钢铁基地和南京高新区2011年,南京开始考虑把“江北副城”升级为“江北新区”
一口气规划了24条过江通道,其中公路14条、铁路及地铁10条江北新区成为南京发展重点,并于2015年升级为国家级新区
浦口区政府所在的珠江镇,是南京最早规划的大学城(科学城)但由于江北发展得晚,所以浦口大学城规模不如仙林和江宁大学城
除了三大大学城,古城内和紫金山南麓还有不少大学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南京的科教实力是非常强的目前南京共有13所高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
总数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全国第三这也是南京争取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科创中心重要的筹码之一南京位于江苏、安徽两省交界,辐射带动全省发展是比较吃力的
苏州、无锡等苏南城市利用政策和靠近上海的优势强势崛起进一步挤压了南京的发展空间
再加上南京比较注重卫星城的发展,导致主城区没能形成绝对的优势结果是南京如今在经济、人口、城建、人气等方面的实力
不如成都、武汉、杭州等“强省会”城市
这不是说南京城市规划出现了失误主要是南京编制的“主城区+卫星城”都市圈框架太大
不是几个五年计划、十年规划就能轻松完成的
经过四十多年努力,如今的南京已经进入到都市圈发挥作用的时期连最偏远的高淳都已经融入到南京的发展之中
2021年,南京都市圈正式获批,是全国首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
范围包括江苏省南京、镇江、扬州、淮安安徽省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8个城市(全市或部分区县)怪不得南京被大家吐槽为“江苏、安徽两省省会”
2023年8月,随着国务院批复通过了《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南京“对标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被确立下来
这也许是对南京四十多年城市规划最大的肯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