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绝对主力,由于不同省份地理、区位、交通、气候、人口以及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也是大相径庭。
特别是以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质量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如果从全国省域经济发展格局角度来看,可以用《射雕英雄传》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江苏是“东邪”、四川是“西毒”、山东是“北丐”、广东是“南帝”,而湖北无疑就是“中神通”。
根据最新经济数据显示,2022年湖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734.92亿元,人均GDP为9.2万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7位,人均在中西部地区仅次于内蒙古,居第2位,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在中部地区居首位。
2023年一季度,湖北经济总量达到了11899.72亿元,增量超过浙江,名义增速超过了10%,增速有望位居全国第1位。
一方面湖北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从湖北行政区划来看,还存在不尽合理之处,适当优化行政区划,实现城市优化组合,为湖北协同一体化发展提供一条路径。为此小编提出如下意见建议,供大家交流探讨。
武汉
设想一、襄阳、荆州、孝感“三分”荆门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区,是鄂中区域中心城市,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被誉为“荆楚门户”。
全市总面积为12339.43平方公里,下辖2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常住人口为255万,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2201亿元,人均GDP为8.6万元。
从荆门周边城市来看,襄阳、宜昌、孝感等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强,包括“天潜仙”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整体来说毗邻的随州经济相对弱一些。
襄阳
另外,鄂中地区行政区划是湖北最为复杂的地区,曾经的这种区划为湖北发展带来了非常多的好处。
但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来看,推动城市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将成为大趋势,可以预见地级市的数量将会持续缩减,湖北可以提前尝试探索,建议三分“荆门”,具体来说:
一、襄阳市,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同时也是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做大做强襄阳已经作为湖北省重要发展目标之一。
建议,以原襄阳市行政区划为基础,将荆门2个市区以及钟祥市并入,支持荆门市区打造成为襄阳副中心,形成“一主一副”双核发展格局,襄阳综合经济实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孝感
二、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是湖北省区域中心城市和武汉都市圈重要成员,同时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常住人口419万,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7亿元,人均GDP为6.6万元。
孝感作为武汉都市圈的重要成员,距离武汉市区也就60公里,距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30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但也存在劣势,就是市域面积不大,城市发展空间有限,再加上中心城市布局偏离。
为此建议,以孝感市原行政区划为基础,将随州市、天门市以及荆门京山市整体并入,使得调整后孝感城市发展空间全面拓展,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提升。
三、荆州市,作为长江中游重要的节点城市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论是地理、交通、人口以及工业实力,荆州都是湖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甚至被作为未来“武汉直辖”的备选省会城市,做大做强荆州符合湖北未来发展趋势。
为此建议,以原荆州区划为基础,将潜江、仙桃以及荆门沙洋县整体并入,拓展发展空间和人口腹地,将荆州打造成为湖北第三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设想二、支持黄冈、鄂州、黄石三市“合并”改名黄州
鄂东地区作为湖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东向对接沿海地区的重要前沿,但发展实力并不是十分突出,反而是湖北中西部地区发展更为亮眼。
从黄冈、鄂州以及黄石三个市区的距离来看,实现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再加上武汉都市圈的获批,未来“武鄂黄黄”核心区将成为引领湖北发展的重要引擎。
建议,支持黄冈(不含麻城、红安)、黄石、鄂州“合并”改名为“黄州”,建设成为湖北又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引领鄂东地区高质量发展。
黄石
设想三、对武汉、十堰进行区划微调
一是建议将黄冈市麻城、红安整体并入武汉,全面融入武汉都市圈,打造成为武汉的重要“卫星城市”,提高这两个县级城市的发展水平。
二是建议将神龙架林区并入十堰市,设立副厅级架构即可。
最后,保持湖北其他城市区划格局大致不变。
以上为小编个人建议,欢迎高素质的有识之士提出不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