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4月27日,2023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惠州的南亚塑胶工业(惠州)有限公司合成皮厂五课生产工程师刘进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二车间智能制造班组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据悉,此次全国总工会共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7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35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044个(包括单列名额的奖状7个、奖章44个、先锋号20个)。广东共有9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53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8个全国工人先锋号榜上有名。
刘进:20年技艺探索,践行工匠精神
刘进,男,土家族,1984年11月出生,群众,现任南亚塑胶工业(惠州)有限公司合成皮厂五课生产工程师、工会主席。
刘进
2003年,刘进从重庆一所中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那年他19岁。这位土家族小伙子,遇上了在惠州投资建厂的台塑集团到重庆职业院校大量招聘岗位工人。
2001年,台湾知名企业台塑集团在博罗县石湾镇投资设厂,2003年南亚塑胶工业(惠州)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这一年,刘进从嘉陵江边来到东江边,与他一起进来的还有50多位年轻人。
只有中专学历的刘进进入车间,从基层操作员干起。他所在的合成皮厂主要生产汽车座椅皮料,安全生产要求高,对操作员的专注度和忍耐力要求也高。
刘进在生产车间兢兢业业,一干就是10多年,一步一个脚印,从操作员干到了车间组长,再到生产工程师、主管。
刘进根据多年经验,发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钻研生产线,创新提出一系列工艺改善技术,并配合公司技术部门坚持对新技术进行测试、完善,推动生产质量体系和制程优化,实现节能减排。
在推动生产线智能化上,刘进也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他全面推动制程优化E化建置,将现有机台进行制程数据收集,减少人工操作错误,经E化上线作业运行正常,每月可节约人工费用17600元。
刘进的努力付出,为他赢得公司的尊重,也给他带来一系列荣誉。他先后获得博罗县劳动模范、惠州市“金牌工人”、广东省优秀工会工作者等,今年又收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二车间智能制造班组:
从“0”到“1”实现钢结构智造突破
大型行车来回移动,吊起一件件厚重的钢板;在各种自动化设备的助力下,下料、锯切、钻孔、焊接等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产线一派繁忙景象……这里是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二车间,也是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首条重型H型钢智能制造生产线,实现国内钢结构智能制造“0”到“1”的突破。
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二车间智能制造班组在车间生产。
如何让笨重的钢结构“大象跳舞”?据了解,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二车间智能制造班组通过创新实现全自动卧式组立、焊接及矫正新工艺,突破了行业一贯的立式组立船型焊接思维,效率提高两倍以上。将加工工序从9道缩短为4道,并且使用自动辊道和RGV组成物流体系替代大部分的人工转运,减少构件周转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节拍。在锯切、钻孔、锁口三个不同工位整合成一条柔性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上下料,定位准确,加工精度高、安全性好、可靠性强、生产效率高。
聚焦智能制造,中建钢构广东有限公司研发建成全国首条重型H型钢智能制造生产线,形成了三大关键创新。一是基于单机装备、一体化工作站、整套智能产业的智能装备创新,解决了传统生产线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工序衔接不紧密、设备间协同性差等问题,实现了80%工序中智能装备的高效应用,全面提升了钢结构制造的效率和质量水平,填补了行业空白。二是基于数据采集、传输、整合、分析、共享的数字管理创新,解决了生产数据难以获取、难以整合的难题,解决了装备、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及调度控制难题,解决了产业内的数据查询和共享问题,实现了制造全过程数字化管控。三是基于智能下料、加工、焊接、物流等全方位的先进工艺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与智能制造生产方式相匹配的先进工艺或技术。
采写:南都记者黄海林 通讯员惠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