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收购的境外企业拖累业绩 德尔股份2022年亏损9.16亿元
本报记者 李勇
4月27日,德尔股份披露2022年度报告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35亿元,同比增长10.14%;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9.16亿元。今年一季度,德尔股份归母净利润再度亏损2426.10万元。截至今年3月31日,公司上市以来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7.67亿元。
大额计提和商誉减值导致巨亏
德尔股份2022年度大幅亏损主要是受境外全资子公司CARCOUSTICS拖累。年报显示,2022年,CARCOUSTICS净利润亏损1.49亿元。此外,公司对CARCOUSTICS商誉和长期资产的大额计提,也对德尔股份全年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CARCOUSTICS系德尔股份于2017年收购的企业,当时德尔股份及其下属企业辽宁万成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辽宁万成)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辽宁德尔企业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德尔企管)和公司实控人李毅合计持有的阜新佳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阜新佳创)股权,及向公司控股股东辽宁德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尔实业)购买其享有的阜新佳创债权。交易完成后,德尔股份及辽宁万成持有阜新佳创100%股权并享有对阜新佳创的债权。该笔交易股权及债权的交易总价合计19.37亿元。
因CARCOUSTICS系阜新佳创于2016年10月份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德国佳创收购而来,也就相当于德尔企管、公司实控人李毅及公司控股股东德尔实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安排,把阜新佳创购买不足一年的CARCOUSTICS装入了上市公司。对于此次收购,德尔股份当时解释称系公司通过控股股东德尔实业及实际控制人李毅所实施的一次具有“过桥性质”的海外收购。此次收购,也给德尔股份增加了超10亿元的商誉,主要来自阜新佳创购买CARCOUSTICS过程中已形成的商誉以及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新增的商誉。后期,由于业绩不及预期,德尔股份曾在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多次对CARCOUSTICS计提过商誉减值。
德尔股份在2022年报中称,由于报告期内欧美通胀、地缘政治危机使得全球大宗商品、化工产品和能源等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或持续处于高位,尤其是对欧美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影响,对CARCOUSTICS业务产生不利影响,毛利率下降较多并产生较大亏损。考虑到目前全球经济环境较为严峻复杂,结合CARCOUSTICS管理层对未来业务发展的预期,公司2022年度对CARCOUSTICS的商誉和长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合计7.33亿元,对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重大资产购买的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部分的差额,确认为商誉。”新热点财富创始人李鹏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要在每个会计年末进行减值测试,如出现减值迹象,需要计提减值。计提减值时,会对公司的利润和资产都产生影响。
轻装上阵经营业绩能否迎来改善?
德尔股份是一家综合性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降噪(NVH)、隔热及轻量化类产品,电泵、电机及机械泵类产品,电控、汽车电子类产品为主导核心产品的产业格局。同时,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在氢燃料电池、全固态电池等新能源产品领域也有布局。
2022年,公司的各项业务基本都实现了收入增长,不过由于毛利率出现严重下滑,也带动业绩出现下降。具体来看,2022年,公司降噪、隔热及轻量化产品毛利率下降到15.5%,较2021年降低了5.22个百分点;电机、电泵及机械泵类产品毛利率下降到19.31%,较2021年下降4.21个百分点。
分季度来看,2022年一季度至四季度,除一季度实现小幅盈利外,德尔股份去年其余三个季度都出现亏损。其中,由于计提减值等方面原因,四季度亏损数值较大。去年一至四季度公司的单季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7.24万元、-3173.72万元、-1314.74万元和-8.75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再度亏损2426.1万元。
对于去年曾给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影响的CARCOUSTICS公司,德尔股份在年报中表示,CARCOUSTICS已积极采取行动以改善经营情况,一方面内部进行业务整合、产品结构优化、人员结构精简等,提高经营效率以降低运营成本;一方面,在供应链端强化管理,引入新的合格供应商,优化供应商比选,以达到降本的目标。此外,德尔股份披露的年报数据还显示,经2022年度的再次大额计提后,公司账面上的商誉已经彻底清零。
“商誉减值通常是由于收购后的业绩不达预期而出现的,会对企业的资产和财务状况都产生负面影响。”有不愿具名的市场投顾人士告诉记者,充分计提后,虽然会对当期业绩造成较大影响,但也相当于商誉风险的一次全面出清。
一系列措施后,CARCOUSTICS公司今年的经营态势能否改观?商誉风险彻底出清,轻装上阵的德尔股份2023年经营业绩能否改善?本报记者将继续关注。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