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建设绿水长廊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水动力”
春天的东辽河,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河岸之上,芦苇蒲草成片相连,绿水长廊蜿蜒向远,碧波舒展蔚为壮观。
美丽的东辽河
勇担新使命,奋进新征程。作为四平区域河流中的核心水脉,东辽河干支流81.6公里的绿水长廊日夜拱卫着长河两岸万顷良田,破解水患、净化水质、润泽民生,推动沿岸河湖经济迭代升级,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厚重根基。
创新点睛绿色发展,绿水长廊筑基提速,一条条旅游特色线路逐渐形成,一道道产业风景徐徐铺开,为四平区域经济注入崭新活力。
突出主题特色 合力攻坚 破解“水瓶颈”
2021年,吉林省委、省政府作出高质量建设吉林万里绿水长廊重大决策部署。四平市委、市政府闻令而动,把绿水长廊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同为组长的辽河流域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四平市委书记郭灵计说:“打造绿水长廊是有效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水瓶颈’的重要载体。”
条子河西湖湿地
突出主题特色,合力攻坚克难,全力破解“水瓶颈”。四平市本着“形成特色、打造品牌”的原则,确立了绿水长廊设计主题:四平南条子河作为展现城市记忆与发展历程的“岁月长河”,结合城市历史文化和美好愿景,建设沿河两岸湿地绿地。条子河作为彰显城市未来发展与智慧科技的“创新先河”,沿河公园分别以生态、进步、探索、健康、科技为主题。梨树县以河流为纽带,以黑土为资源,整合水利、住建、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资源,持续扩大“绿水长廊+”的倍增效应。伊通县以促进沿河区域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将更多的人文历史、地方民俗和满族文化融入其中,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水文化长廊。双辽市以“一带、两纵、三横、四库”为总体构架,依托水系连通工程,将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相融合,打造城市景观带。
紧扣绿色谋发展,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四平市以强有力举措创新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四平市河长制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前期规划、项目审批、资金筹措、工程建设中主动担当,奋发有为,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有力措施。多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如今南条子河、条子河绿水长廊项目的建设成果日益显现。截至目前,四平市完成投资16.92亿元,全市已建设绿水长廊288.17公里。
绿色是经济发展的底色,水利是粮食生产的命脉。
伊通河伊通县伊溪湿地
东辽河四平域内干支流建设完成绿水长廊长度81.6公里,2022年为18.57万亩水田灌溉提供了充足保障。梨树县兴开河92公里的悠悠碧水,流经7个乡镇、40个行政村,绿水长廊项目落地梨树县后,兴开河为沿线产业提供了充足水源,灌溉水稻0.2万亩,创收200余万元,助力农业产业实现增产增收。双辽市绿水长廊项目建设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为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创造了必要条件。清河嘴生态治理绿水长廊项目的成功建设,使清河嘴湿地面积增加了0.02万亩,能够改善下游近200平方公里的区域小气候。
依托绿色优势 文旅相融 形成“水动力”
近年来,四平市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特别是绿水长廊项目建设这个优势,对四平南条子河、条子河、梨树城南河、伊通河、西辽河等进行景观改造,注重植入先进文化,打造生态风光带,发展文化传承带,做强河湖经济带,极大提升了河湖“颜值”,为四平旅游业“慢游”品类注入新动力。
四平市南条子河红船旅游
四平市将南湖和南条子河水面相连、开辟条子河红色行船路线,积极传承红船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建设人工沙滩,让四平百姓在家乡就能体验到阳光、沙滩的美好生活,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感。
伊通县依托绿水长廊项目优势及其深厚文化内涵,将满族文化与水文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品味,从千年黄金运粮河道在东北运输史上的浓墨重彩,到伊通河畔阿木巴克围场、大御道和37处古驿站文化及习俗,全面融入水文化元素符号,让满族文化的古韵遗风在现代水文化元素中精巧呈现,并成为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动力。
以“水”为脉,以“文”为魂,智慧的伊通人民将伊通河城区段建成兼具生态、景观、休闲功能为一体的人工湿地生态园、文化园。将满族文化与水景观、水生态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核、三线、四区”多元空间格局,给游客带来层次丰富的湿地水韵风情感受。
四平市在西湖湿地举行冬季冰雪嘉年华
绿水长廊因“雪”变“热”。2022年春节前夕,四平市水利局抢先发力,以绿水长廊为依托,将冰雪产业和旅游有机结合,打造首届嘉年华冰雪娱乐项目。这是继2021年冬季,在南条子河绿水长廊项目南湖公园段设立万平方米公益溜冰场的基础上,又一次在条子河绿水长廊上打造的冰雪娱乐项目,7个项目区域,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形成冰雪旅游产业崭新格局,实现经济收益11.5万元,推动绿水长廊有效衔接水经济,让“冰天雪地”变身“金山银山”。
创新经营实践 资本入赘 做强“水经济”
为了做强“水经济”,四平市积极践行新阶段治水思路,在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增强社会资本引进的主动性,“两手发力”扩大水利有效投资,以超常规举措推进绿水长廊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其中,南条子河、条子河绿水长廊项目的成功建设,使四平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了203公顷,河道蓄水面积、蓄水量成倍增长;激活河道周边可利用建设用地面积835公顷,实现土地净收益稳增长。既丰富了百姓业余文化生活,又增加了经济收入,两年来共创造红色游船收益81.5万元。
此外,四平各地绿水长廊项目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也纷纷蓄足力量。
梨树县招苏台河支流可持续发展工程绿水长廊项目——梨树南河公园美景
梨树县依托地域优势,积极推进绿水长廊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既做活了“绿水”文章,也盘活了“绿水”红利。打造“多彩南河”“生态招苏”等品牌工程,为老百姓提供了一条走近健康、亲近自然、品味文化的优质“水通道”,让绿水长廊成为改善生态环境、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品位、福泽百姓生活的幸福工程。
伊通县伊通河城区段水韵清幽的漫滩湿地公园成为生态伊通建设的靓丽名片,其中配套建设的各类旅游项目,年收益突破100万元,为伊通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注入了新活力。
西辽河双辽市绿水长流
双辽市将河湖连通、水系连通、绿水长廊工程统筹考虑,同步建设,更好地服务沿线农业,发展“绿水长廊+现代农业”经济,为城区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使地下水得以补充,为促进招商引资、吸引战略合作伙伴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产业振兴。双辽市绿水长廊项目实施后,培育了新的旅游产业增长点,连同七星湖公园、一马树森林公园和干净整洁的市区环境,为休闲旅游注入新活力,可实现旅游收益最大化。
一条条以江河湖泊为纽带的绿水长廊,为四平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注入强大动力。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韩雪洁
执行主编:于悦
作者:陈晖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胜章
编辑:韩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