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说起浙江,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杭州、宁波、嘉兴、义乌等。这些地方水光潋滟,风光秀丽,令人神往。还有一个地方,或许没有上面几个地方名声大噪,但和它相关的人和事,早已声名在外,而这个地方GDP,更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代表,它就是海宁。
海宁,一个县级市,这个常住人口只有110万左右的小城,犹如它的名字一样,宁静、宁谧,初春时节,空气里弥漫着花香。然而它的发展又如其别称“潮城”一样,勇立潮头,2019年,海宁GDP迈入千亿元大关,令人叹服!
海宁如何既能做到宁静地生活,又能勇立潮头谋发展?探寻背后的逻辑和实践路径,或许对其他城市有一定借鉴意义。
■ 潮城究竟“潮”在哪?
作为“千亿县”,自然首先“潮”在经济、“潮”在产业。
2019年,海宁迈入“千亿县”门槛。在2022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海宁的表现可圈可点,排名第22位。2022年,海宁GDP超1200亿元,绝对配得上“嘉兴第一强县”的美誉。
说到产业,就不得不提海宁的皮革、经编产业【经编是一种编织技术,指针织中利用经纱纵行结圈连成织物的方法】。海宁这两大产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经编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发展经编新材料的经编产业集群地。小到我们平时穿的服装、露营用的帐篷,大到航天等国之重器用的零件,很多都产自这里的经编企业。
此外,近些年,海宁还聚焦打造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潮城的澎湃动能被创新之潮所激发。
这里的百姓生活如何呢?可以用一个字概括:富!
从人均可支配收入直观感受下。2022年海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667元,而2022年浙江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302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一目了然的是,海宁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浙江平均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当地老百姓自豪地说:“我们是大城市的生活水准,小城市的生活成本。”一句话,道出海宁人的幸福指数之高。
其次,海宁“潮”在人文。
作为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的良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海宁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这里历史文化名人辈出,如果你之前没听说过海宁,但下面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绝对听过:王国维、穆旦、徐志摩、金庸……没错!海宁就是他们的故乡。
除了历史文化名人,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南关厢古街道,凝聚着民族智慧的海宁博物馆、国棋圣院,晴雨楼藏砚馆、安国寺经幢及皮影戏等,无不透露着这座小城的韵味。
海宁,绝对称得上是人杰地灵的宝藏小城。
△南关厢古街道
■ 潮城如何勇立潮头?
从2019年至今,纵然在新冠疫情和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海宁的经济总量也一直在“千亿县”之列。潮城海宁如何做到无论风雨几何,一直勇立潮头?总体来看就是“借力两个天然之势,发展两种产业,融入一个城市群”。这对于其他地方的发展,十分有借鉴意义。
借鉴一,利用好先天资源优势,打好资源特色牌。
一个城市拥有先天资源优势,堪称老天爷赏饭吃,但想做大做强可持续,就不能仅仅靠“赏饭”,还要自发积极探索如何能把饭吃得更香。
先天资源优势,既包括独特的自然旅游风光,也包括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海宁,城市虽小,但蕴含着巨大的资源能量。
从盐官百里钱塘,到徐志摩、金庸故居,再到南关厢古街,海宁借自然与人文两大天然之势,举办钱江海宁观潮节、徐志摩诗歌节,还传承发展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非遗文化——硖石灯会,助力当地旅游潮持续上涨。
△硖石灯彩
无论是海宁,还是之前火遍全网的西安大唐不夜城、广东江门、云南大理等,当地政府都积极探索并深度挖掘了当地的资源优势,给文旅经济添了一把火,让“靠天吃饭”,吃得更好更香。
借鉴二,深挖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产业集群。
一个县、一个城市,仅靠自然资源发展远远不够,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更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
就拿海宁的经编产业为例,海宁可以说是靠经编产业发家的。海宁的经编产业总量约占全国行业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该产业“上天入地下海”,不断变出新花样,它既是传统产业,也是特色产业,创新产业。目前,海宁的经编产业已形成原料、织造、深加工、成品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链。
近两年,一顶天幕帐篷,几把露营椅,在社交媒体分享露营体验成为热门,露营一时间成为消费热点。随之而来的,是天幕、帐篷等产品销量大增,面料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而这些面料都是靠经编技术完成。有这样一种说法“全球8万台经编机,6万台在中国,5000台在海宁”,海宁经编企业紧紧抓住这一新风口,竞逐新赛道。然而,集聚优势未必就能形成产业高地,研发创新才是关键,当地经编企业还研发新技术新材料,突破发展瓶颈,拓宽产业路径。
除深挖传统产业,海宁还瞄准产业前沿,开拓新领域市场。海宁聚焦打造时尚产业1个千亿产业集群,壮大泛半导体、高端装备、光伏新能源、新材料4大500亿产业集群,培育生命健康、航空航天2大百亿新兴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集群主打一个“先进”和“创新”,为城市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借鉴三,融入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发展。
“千年功夫在诗外,反弹琵琶是高手。”一地的发展,要善于巧借外力,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对于县域经济来讲,更是如此。“千亿县”要突围,融入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发展是必由之路。
海宁东邻上海,西接杭州,南濒钱塘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身处“上海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腹地,享有两大都市圈辐射,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海宁就在“上海都市圈”辐射范围内。此外,优越的地理位置,还让海宁和杭州同城发展成为可能,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纷沓而来,与“杭”共享。
△杭海城际铁路
再如福建省的福清、闽侯两个“千亿县”,其快速发展是福州近年发展的缩影,背后是近年实施的福州都市圈、强省会战略等驱动。
可见,无论是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县城,跳出本地发展本地,学会借势借力,将自己融入城市群、都市圈,扬己之长,补人之短,以人之势,强己之长,必将勇立潮头。
来源丨中央广播总台中国之声
本文来自【海宁市传媒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