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Meta、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均抛出裁员计划,如今,裁员潮已经从科技业蔓延至金融、消费行业。
近日,“四大”之一的安永宣布计划在美国裁员约3000人,以消除“人员过剩”。
除了安永外,毕马威此前也宣布将在美国裁员近2%,以应对咨询业务大幅放缓的情况,这也成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首家以系统性裁员来应对经济疲软的公司。
截至目前,德勤和普华永道暂无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安永将在美国裁员3000人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17日报道,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将在美国裁员3000人,理由是公司部分部门“产能过剩”。该公告是在安永取消拆分其审计和咨询部门的计划几天后发布的。安永表示,该决定与该审查无关,而是“业务持续管理的一部分”。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安永表示,此次裁员影响了其约5%的美国员工,并承诺向受影响的人提供“全面支持”。安永表示,裁员计划是在“评估了当前经济状况、员工保留率和公司部分产能过剩的影响后”作出的。随着美联储在新冠疫情后开始收紧货币政策,美国企业受到了裁员潮的冲击。据悉,安永成立于1989年,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跨国性专业服务公司,全称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目前安永在全球有超过30万名员工(大中华区逾2.2万名),分布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办事处。
值得注意的是,不到一周前,安永因内部分歧和美国分部反对,被迫暂停了分拆审计和咨询业务的计划。
据英国金融时报4月11日消息,安永宣布,由于美国分所拒绝参与,而美国分所对拆分审计业务和咨询业务的“珠穆朗玛峰计划”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性,有鉴于此,决定停止该计划的工作。该公司管理层周二通知全球1.3万名合伙人,计划继续为可能的分拆奠定基础,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投资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去年9月,安永管理层同意分拆审计与咨询业务,并决定进一步推进相关进程,让计划参与的成员机构合伙人对是否要将所在机构分拆成两个全方位专业服务机构进行投票。安永已在这个计划上花费了一年多时间,支出超过1亿美元,原定最终于今年晚些时候公开出售旗下咨询业务的股份。
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知情人士称,安永美国分部的主要要求是新的以审计为重点的公司应拥有更多安永利润丰厚的税务业务,而不是最初提案中设想的四分之一份额。鉴于经济下滑,美国分部还希望安永重新审视为咨询业务设定的宏大的利润和收入目标。
咨询行业也掀起裁员潮
在安永所处的咨询行业,已有一些知名公司在近期宣布裁员或冻结招聘。今年3月,全球最知名的咨询公司之一——埃森哲宣布将于未来18个月内,裁员190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2.5%,这也是当前咨询行业规模最大的裁员之一。目前,埃森哲在全球拥有超过70万名员工,市值约1800亿美元。
在埃森哲的此次裁员中,超过半数的岗位将集中在人力资源、财务和法律等职能部门。该公司预计将产生12亿美元(约合82亿元人民币)的员工遣散费和其他人事费用,并将额外花费3亿美元用于整合办公空间。大约一年半之前,埃森哲曾承诺在3年内为英国创造3000个岗位,其中一半的岗位位于伦敦以外地区。该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这一承诺仍然有效。
在宣布裁员的同时,埃森哲也发布了最新的财务报告。公司2023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3年2月28日)全球营业收入达到158亿美元,以美元和当地货币计,分别同比增长5%和9%。2023财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达19.4亿美元;营业利润率12.3%;稀释每股收益为2.39美元;新订单额达221亿美元。
不过,埃森哲也下调了业绩指引,预计2023财年全年收入增速区间为8%至10%,低于之前预期的8%至11%。
为应对经济形势不佳、成本上升等问题,咨询业巨头毕马威上个月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宣布,由于客户需求持续下降,将在美国裁员近2%。麦肯锡也将裁掉约2000名非咨询部门员工。
裁员潮已蔓延至金融、消费行业
今年以来,Meta、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均抛出裁员计划,如今,裁员潮已经从科技业蔓延至金融、消费行业。亚马逊在中东地区的竞争对手、总部位于迪拜的电子商务公司Noon裁员近10%,旨在提高效率并削减成本。Noon创始人Mohamed Alabbar表示,裁员涉及营销和广告等部门。Alabbar持有Noon的50%股份,余下股份由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持有。Alabbar称:“过去一年半我们一直在削减成本和裁员。我们在大型科技公司之前就已开始,但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
据报道,巴克莱银行的裁员谈话将从本周开始,裁员不会局限于某一个国家,也不会局限于投行部门的某项职能。此次裁员虽然人数不算太多,但足以反映企业并购活动在经济低迷期减少时,金融机构有意愿进一步压缩成本。报道称,巴克莱银行一名发言人拒绝评论最新裁员消息。
巴克莱银行是近期裁员的多家国际大型银行之一。自今年年初以来,因为利率上升以及交易放缓等因素,美国花旗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公司累计裁减数以千计工作岗位。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界面新闻、上海证券报、央视财经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