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是破除各种体制机制弊端,推动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近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京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第三方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在31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中,济南市以72.46分排名第一。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济南排名第二,相比上一季度排名提升一位。
据了解,中国改革热度指数是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对改革进度和效果进行量化的第三方评估,用于评测全国、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地级市的改革舆论活跃程度和公众对改革的态度反应。改革热度指数越高,说明一个地方或者某个领域的改革氛围越好。济南改革热度一季度成功领跑,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意外。
2023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了34次,再次成为济南发展路上的高频词,“项目突破年”工作动员大会更是奠定了全年工作的总基调。
一提到改革,就离不开创新:
8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
2022年济南在全球科研城市百强名单中位列第36位;
山东4区上榜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济南占其二;
济南获颁国内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
作为中国激光产业“北方第一城”,连续两年,世界激光产业大会“花开”济南;
……
一项项政策相继出台,一次次探索付诸实践,一波波红利与民分享,人民群众对改革的信心更足、信念更坚、期盼更甚。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简单感受济南的改革之热。
开春频繁招商引资,干事创业劲头十足。“开年大会”刚刚拉开“项目突破年”的大幕,北上与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百年名校在健全人才常态化合作机制、开展城市软实力合作研究、加强医学研究领域等方面“强强联手”;“三团齐发”赴日本、德国、中国香港招商,累计拜访重点客户和有关协会、机构30余家,举办精准推介会两场等;在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上,7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先后南下苏州、深圳考察招商,举行2023年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马不停蹄的工作节奏体现着济南的“行动力”。
聚力重大平台建设,先行先试担当重任。近年来,济南先后被赋予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一系列重大平台的重要使命。目前,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科创企业获贷率明显提高、融资渠道明显拓宽,创新主体实力明显增强。一座全国科创金融领域改革发展“风向标”城市雏形初现。
“泉惠企”服务企业综合平台建成,“在泉城·全办成”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去年以来济南创新企业登记“即时审批”模式,在省内率先推行个体工商户跨区域迁移,全市范围内实现一次登录、半日办结。同时,济南创新推行市政公用服务领域“无感审批+有感服务”,国内率先实现市政公用服务报装“零要件”告知承诺制审批和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申报“零材料”办理。
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引才留才诚意满满。近年来,济南密集出台人才政策“双30条”及60个配套实施细则,从人才落户、购房补贴到配套保障等方面,不断升级、层层加码,打造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不遗余力激励更多人来济留济。比如,济南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放开落户限制,设立人才编制“蓄水池”。建设济南人才大厦,设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全市人才业务“一门进、一窗办、一网通”。发放人才服务金卡3900余张,落实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待遇5600余人次,设立75所人才子女“定点储备校”。新筹集租赁型房源近4万套,推动人才在济南兴业发展、乐业安居。
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63万,各类人才净流入15.8万人,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连续四年名列全省第一,获评“2022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消费场景多元,焕发城市生机活力。夜间经济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接地气又新潮,催生夜间消费的新场景、新业态在济南轮番上演,成功吸引了以“95后”为主的年轻人。今年以来,济南新开的大排档式夜集多得让人目不暇接。既有新打造的“书苑夜市”“云上星集”“悦立方市集”等夜市,也有升级改造后重新营业的“水岸名邸夜市”“盛福不夜城”等。“小而美”又不失“烟火气”,济南人的夜间消费正在从“夜食”到“夜购”“夜游”转变,带动各类夜间经济业态不断向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的方向升级。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经济总量突破1.2万亿元,6年连续跨越6个千亿元台阶;位居2022全球科研城市100强第36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成形起势;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到47%,稳居全省首位……良好的改革氛围成就了济南亮眼的经济“答卷”,如此一来,建设成“强新优富美高”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指日可待。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宪伟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