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企钰丰乐器(福建)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调试包装尤克里里。本报记者 林辉 摄
在台企东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车间里,台湾专家龚文远(左)在指导员工检测调试准备出口的数控立式铣床。本报记者 林辉 摄
东南网5月1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杨凌怡)施工现场,机械臂运转,轰隆声不绝于耳。近日,又一批项目在漳州南靖县集中开工,其中包括南靖建川精密机械、南靖金美德机械等台资精密机械项目。
从20世纪末开始,一批批台商跨海来到南靖,深耕精密机械制造产业,激活这座“山城”的工业动能。截至目前,南靖已有精密机械企业85家(包括台企35家),其中,规模以上16家,在精密机械制造产业创造的产值达308.54亿元,占该县规模工业产值的六成,大众、马自达、松下……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零件都由“南靖造”。
南靖何以能形成如此产业链条?原来20世纪50年代,一大批专供内燃机配件的企业落户南靖,南靖的机械之路由此开启。到了80年代,有一部分国营企业开始转型,做起了汽车配件。当时要造一辆车,几乎所有的零配件都能在南靖的工厂里面找到。
看中当地的专业技术人才,一些台企在90年代纷纷落户南靖。彼时,新制造技术、新管理理念相互碰撞,闽台的“牵手”也自此开始。“南靖精密机械产业链条完整和专业人才的优势,是吸引台企的关键。”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服务中心主任王智中说,“而台资的注入,进一步激发了南靖的产业动力。”
如今,南靖形成了包括丰田核心区、山城园片区和高新技园片区在内21.3平方公里的精密机械产业园。该产业园是我省闽台产业合作重点园区,也是漳州市唯一的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记者走进台企钰丰乐器(福建)有限公司厂区,不时听到悠扬的弦声。在生产线上,只见自动化的机械臂熟练地对尤克里里进行装弦、调音。经过自动化作业,这些尤克里里将发往世界各地。
90年代,得益于台资吉他企业的“扎堆”落户,漳州逐步形成了吉他产业链条,成为大陆第三大吉他生产制造基地。看好大陆的广阔市场,2005年,经朋友介绍,台商陈永茂在南靖丰田镇创办了钰丰乐器(福建)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成为世界尤克里里单项产品产值最大的工厂。
为进一步突出精密机械产业优势,完善产业链条,近年来,南靖县先后发布《南靖县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促进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发展十条措施》《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发展十条措施实施细则》,给企业更多实惠,打造更优对台营商环境,延伸辐射效应。
“政府的支持,是企业发展坚实的后盾。”谈及公司发展的历程,陈永茂对当地的投资环境直竖大拇指。几年前,企业因为订单量猛增急需新建厂房,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扩建厂房,完成手续审批,成了陈永茂的难题。得知陈永茂的难处后,园区协调各部门到现场查看,当场帮他解决了问题,确保其按时交付订单。
为推动企业创新,近年来,钰丰乐器每年都投入近400万元的研发资金,投入一系列的自动化机械设备,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与品质。目前,企业年产各类乐器超过50万把。
去年年底,台企福建大金机械有限公司落户南靖,企业主要从事通用设备制造、数控机床制造销售和金属切削机床制造等。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5亿元,可创税收750万元,为南靖精密机械产业再添一“龙头”。
“南靖的精密机械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企业在这里生产发展,能够在享受租金、政策优惠的同时,更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金机械负责人吴绍坤告诉记者。
“作为重要的台胞祖籍地,南靖着力打造精密机械产业集群,通过引进台湾先进的制造技术、管理经验,提升本土精密制造产业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南靖县工信局局长杨毅聪告诉记者,下一步,南靖县将进一步完善精密机械产业链条,不断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园区集聚,推进产业换档升级,促进闽台融合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