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区域合作更加紧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长江中游,是楚文化的重要源头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湖北虽然不是我国的沿海地区,但却是我国内陆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根据2022年经济数据显示,湖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734.92亿元,人均GDP为9.2万元,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7位,人均仅次于内蒙古,位居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二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北人均已经赶超了沿海地区的山东、辽宁、河北等,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湖北综合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尽管不沿海,但却是我国地理几何的中心,起到承东启西,连贯南北,是我国构建大格局的重要节点。
二是交通优势明显,境内有多条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再加上黄金水道长江的穿境而过,使得湖北交通优势凸显。
三是湖北生态环境优美,矿产资源丰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业、产业、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四是湖北产业基础相对较为雄厚,除了几个资源型城市,还有龙头城市武汉的强劲带动,为全省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湖北科研教育水平较高,省内拥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在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六是湖北的发展离不开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湖北人的勤劳和智慧。
近年来,随着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开启,在练好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基本功的同时,部分区划壁垒和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效率的提升,适当慎重推区划优化也成为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为此,小编建议适当优化湖北省行政区划,减少5市,推动湖北地级市做大做强,实现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支持黄冈、鄂州、黄石三市“合并”,改名“黄州市”
黄冈、鄂州、黄石三个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地区,历史上这三个地级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说,黄石虽然因为矿产资源起家,设立比较早,但我们知道黄石区划最早由大冶市的石黄镇、铁麓乡等地划出形成,而大冶作为黄石的“母县”,曾经也是隶属于黄冈专区。
鄂州由鄂城县升格而来,包括原黄冈县的黄州镇也一并划入,此外鄂州历史上也是多次属于黄冈地区。
因此上述三个地级市“合并”有其历史关系背景。
黄冈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上述三个地级市主城区距离非常近,几乎快连为一体,同城化趋势非常明显,未来实现融城也是轻而易举。
有人说鄂州划入武汉比较合适,从目前来看武汉无论是城区人口、城市面积基本满足发展需要,只需要将黄冈的麻城、红安划入即可,而鄂州、黄冈、黄石融城发展更加符合实际。
合并之后,建议改名为“黄州”市,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需要,现在的黄州区可以改名为“黄冈”区,预计GDP接近6000亿元,与襄阳、宜昌“并驾齐驱”。
未来将形成以武汉为主中心,襄阳、宜昌、黄州为三大副中心的“大三角”发展格局。
支持仙桃、天门、潜江三个直管县级市“合并”,升格地级市
仙桃、天门、潜江三个城市为湖北省直辖县级市,综合经济发展实力非常强劲,曾经多次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是湖北县域经济的“标杆”。
湖北作为一个中部省份,在行政管理改革方面一直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比如仙桃、天门、潜江是我国少有的真正意义上的直辖县级市,很多县级市大多数是“伪直辖县级市”,不能真正意义上脱离地级市。
另外“省域副中心”也是最早源于湖北省,并在全国大范围使用。
仙桃
这个三个城市不建议再回归荆州,也不适合划入荆门,直接组建地级市较为合理,有建议认为“合并”之后可以命名为“江汉市”,并升格为地级市,小编以为比较合理。
新设立的“江汉市”,常住人口达到了311万,2022年GDP总量达到了2665.5亿元,人均GDP为8.57万元,综合经济实力处于中上游水平。
拆分随州市
随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也是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让随州闻名于世。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演奏出2400多年的天籁之音,也让随州成为“中国编钟之乡”。
随州
建议,随州主城区划入襄阳,并继续保持随州历史文化传承,增强襄阳市的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并形成襄阳市区为主核心,随州市区为副核心的“双子星”发展格局。
另外将随州的广水市划入孝感市,回归历史传承,推动孝感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最后,保持湖北其他城市大致区划格局不变,减少5个城市,保留11个地级市和一个林区。以上为小编个人建议,不做任何依据,欢迎提出不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