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京卓远
过去三年,安徽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全力推进“两地一区”建设(即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马鞍山国家钢铁基地和沿江城市群),取得了全方位、突破性的成效。同时安徽省在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也具有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等三个优势,为打造“三地一区”(即淮北煤电基地、宿州粮食基地和皖西生态文化旅游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安徽省GDP在全国的排名为第十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5045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约3.7%同比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8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06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887.5亿元。
(一)国资规模与布局优化调整
2022年安徽国资系统全面实施“提质增效”行动,全省国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7%。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实现营业总收入10234.2亿元、利润总额727.9亿元、净利润468亿元,分别居全国第7和第5位,保持全国第一方阵、中部领先和长三角地区比较优势地位。
安徽省的国有资本布局主要集中在电力、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以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了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调整,安徽省制定了《安徽国资系统“十四五”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规划》,提出了“三个千亿”目标:引进社会资本1000亿元以上、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000亿元以上、形成总规模1000亿元以上基金集群。
安徽省下辖16个地级市,根据相关数据整理,2021年安徽部分地级市国资规模如下表所示,从地级市层面看,安徽省下辖16个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发展相对不均衡。从区域发展看,合肥市经济领先地位突出,皖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优于皖北地区,东部与苏、浙毗邻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表1 地级市市属国资规模及布局情况(不完全统计)
(二)重组整合
近年来安徽国资系统根据《十四五规划》要求,聚焦主责主业,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横向纵向合作,放大国有资本功能。通过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安徽省属企业由原来的43户减少到28户,形成了以能源、建材、汽车、金融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如有序实施划转马钢集团、国贸集团、江汽股份等企业股权,进一步提升了“两类公司”的功能作用和资本实力;将省国控集团持有的水安集团股权划转至省港航集团持有,促进国有港航资源整合。
安徽省各地级市整合主要是进行横向整合,将同类资源进行归集组建新公司,创造规模效应和范围经济,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实现协同效应,共享技术、营销、研发等资源。
合肥市国资整合通过打造四大资本平台,即合肥国控、合肥兴泰、合肥建投、合肥工投,将原来分散的国有资产按照产业属性分别装到这四个平台,然后通过优化组合、兼并重组等方式,扶优扶强,逐步盘活;芜湖市国资改组市建投公司,组建市国投公司、中江城建集团,同时严格控制一级企业新设,将新组建的大数据公司、乡村振兴集团纳入市国投公司管理,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关系的权属企业适当合并、突出主业的整合重组管理体制。淮南国资委以淮南矿业集团为主体组建淮南能源集团,以淮南交通投资集团为主体组建淮南交通集团,形成了“能源行业航母”和“交通板块龙头”等一批规模效应明显的产业集团。铜陵市国资整合创新兑现方式和投入方式,采取与省级拼盘支持、以奖代补、贴息、后补助等多元化奖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2020年—2022年期间,安徽省十六个地级市的重组整合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安徽省地方国企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事件梳理(不完全统计)
参考来源:choice,相关咨询整理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2022年449家“双百企业”动态名单中安徽省有五家企业入选分别是安徽铜冠铜箔有限公司、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长城军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国资委在利用改革基金推动国资混改举措尤为亮眼,由安徽国控集团联合淮河能源集团发起设立安徽省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母基金规模50亿元,母子基金规模150亿元以上,重点投向全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权多元化改革。地方上,合肥市国资委在混改方面采取了多种手段,包括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员工持股、开展股权激励、推进资产证券化等,截至2021年9月底,合肥市已完成混改试点企业10家,引入社会资本超过100亿元;已完成员工持股试点企业6家,员工持股比例平均达到8.5%;已完成股权激励试点企业4家,激励对象覆盖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已完成资产证券化试点企业3家,实现上市融资超过50亿元。芜湖市混改以市属国有企业为重点,推动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时还实行“双向混改”模式,即不仅鼓励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也支持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表3 双百企业典型案例改革举措亮点
数据来源:企业官网、资讯整理
表4 安徽省中长期激励机制工具使用情况梳理(不完全统计)
数据来源:企业官网、资讯整理
(四)地方国有企业IPO与上市公司管理
目前,安徽省地方国企控股上市公司43家,总市值6555.62亿元。近年,针对上市公司管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国有股权转让、国有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国有股东受让上市公司股份、国有股东所控股上市公司吸收合并、国有股东所控股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国有股东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等股权变动行为做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
具体到各地级市,合肥市上市国企最多达22家市值为2123.08亿元,占安徽省国有上市企业的总市值的三分之一远超其他地级市,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与金融业其中制造业有8家金融业有3家。其次是芜湖市国有上市公司有6家总市值为1554.77亿,其行业相对集中5家为制造业,1家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剩余14个地级市总计16家上市企业占安徽省所有上市国企总市值的二分之一,其中亳州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市值较为突出为1259.48亿元。
未来,安徽省国资要求各地方国企在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的情况下,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同时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并且要求各地各部门支持和服务上市公司发展,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竞争力。
表5 江苏13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情况(不完全统计)
数据来源:国资委官网、choice、资讯整理
表6 安徽省地方国企IPO与并购事件梳理(不完全统计)
(五)国企强链补链与科技创新
在支政策支持强链补链方面,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安徽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意见》,制定了“工业强基任务表”,发布了“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指导目录”。而安徽省国资根据相关部署,以自身优势在产学研方面深化合作,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核心,围绕、能源、信息、信息、环境四大领域取得了如量子计算原型机、全超导托卡马克等重大创新成果,同时建立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促进了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出台支持“三首一保”等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强链补链工作,支持国有企业企业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例如,安徽叉车集团和安徽国控集团合资设立规模5亿元的国合智能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围绕工业车辆生态进行延链、补链、强链、固链。
从各地市情况来看,合肥市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12条重点产业链,通过基金、股权合作等方式,从重点项目出发打造全产业链,如合肥建投股权投资京东方、晶能集成、蔚来多家未来产业。滁州市以光伏、半导体、汽车、新能源电池、医疗器械、智能家电、新型化工、食品等八条产业链为核心,精准制定产业分类目录名、招商路线图、政策包、产业项目库,大力引进行业头部企业如隆基股份、晶科能源、东方日升等。蚌埠市聚焦硅基新材料产业,引进康宁、中国生物等领军企业,建立了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9个,打造了硅基新材料新型显示、光伏玻璃、特种玻璃产业链和泛石英材料产品群“三链一群”产业体系。马鞍山市发挥产业链链主、集群群主的引领牵动作用,重点聚焦钢铁、高端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特色产业,打造“1+3+N”产业集群(基地),加快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表7 安徽补链固链强链项目(不完全统计)
数据来源:安徽省政府官网、各区政府官网
表8 科改示范典型案例梳理
数据来源:国资委官网、企业官网、资讯整理
(六)数字经济与大数据
安徽省国资在发展数字经济与大数据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先后发布了安徽省大数据发展条例》等政策。从政策上明确引导安徽省各国资企业要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五大行动。另外,安徽省将数字创意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形成了“一核一极十基地”的空间布局,其中“一核”为合肥市数字创意产业核心区,“一极”为芜湖市数字创意产业先行区。
安徽省各地地级市数字经济与大数据发展各有侧重,合肥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建设合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中国声谷、中国量子信息谷等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芜湖市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加快推进芯片设计、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等产业链完善,打造全球领先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马鞍山市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淮南市发展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淮南分区,加快建设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全国领先的大数据应用示范城市。安庆市发展物联网和智慧城市产业,建设国家物联网创新示范区安庆分区,加快推进物联网与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融合创新,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城市应用示范城市。池州市发展电子商务和网络文化产业,建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池州分区,加快推进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网络文化创意之都。
表9 安徽国资大数据企业与项目
数据来源:国资委官网、企业官网、资讯整理
(七)对标世界一流
根据国资委公布的《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安徽省共有3户省属企业入选,分别是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商之一;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铜基新材料生产商,主要产品用于5G通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内燃式叉车生产商,也是全球叉车行业的领导者之一。并且江汽集团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入选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项目名单。
在对标世界一流方面主要以省级企业作为试点,安徽省国资委2023年2月份发布《关于转发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的通知》,该文件明确要求安徽省各省属、市属企业对于“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要提高思想认知,按照国务院通知要求精心谋划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每个企业都要找准对标对象,以价值创造为关键抓手,突出效益效率、创新驱动、产业优化升级和服务大局四个方面,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与任务台账。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国有企业产品服务质量与企业效益效率,推动安徽省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育与打造。
表10 安徽各地对标世界一流下一步工作
(八)合规管理
针对合规管理,安徽省国资委制定了《安徽省省属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明确了合规、合规风险、合规管理的概念,确定了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的合规管理职责,突出了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合规管理,规定了风险识别预警、合规风险应对、合规审查、违规问责、合规管理评估等工作机制,明确了落实领导责任、加强考核评价、强化合规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各地级市也根据安徽省发布的指引探索实施了一系列的合规管理的措施,合肥市国资委制定《合肥市市属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明确了市属国企的合规管理的目标、任务、重点、措施和保障机制等。同时积极组织国企行业专家与外部专业律协开展合规研讨会,充分发挥双方在行业特征与法律专业的优势结合,更好地推进企业合规管理,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芜湖市国资委监督市属企业合规管理工作,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外部环境变化,结合自身实际,在全面推进合规管理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切实防范合规风险。
滁州市国资在合规建设方面,开展市属国企合格建设专项活动,在合规的基础上结合廉洁风险控制,进一步建立一套廉洁合规体系。
马鞍山市国资委通过完善财务资金信息系统权责设置,落实对财务资金风险监督预警职责,有效发挥信息化管控的刚性约束和监督制衡作用,促进资金管理活动可控制、可追溯、可检查,有效减少人为违规操控因素。
表11 安徽合规相关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安徽国资委
(九)风险防控
安徽省城投债规模14337.62亿元,居于全国第十一位,发行平均票面利率5.02%,存量平均票面利率4.73%。安徽省城投债的存量规模较大,截至2022年11月4日,安徽省区县的存量城投债涉及56个区县、64家城投平台。其中,合肥、芜湖、滁州、阜阳、安庆等地市的区县存量城投债规模较高,占全省的比重较大。徽省城投债以公募债为主,占比57.6%。分地级市来看,黄山存量城投债均为公募债,池州、淮南、芜湖、合肥公募债占比也较高,在65%以上。而阜阳和宣城以私募债为主,占比分别为72%和60%。
安徽省国资委按照国资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导地方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妥善化解债券违约风险,通过债券展期、置换等方式主动化解风险,也可借鉴央企信用保障基金模式,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妥善化解风险。
合肥市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实现了存量债务利率由5.5%左右下降至3.5%左右,节约了大量的利息支出;芜湖市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扩大非税收入、控制一般性支出等措施,提高了财政自给率,阜阳市通过推进城投企业改革重组,实现了城投企业资产负债率由2018年的87.7%下降至2020年的80.9%,有效缓解了城投企业偿债压力;滁州市通过实施农业“两强一增”暨乡村建设投资专项行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投资专项行动等举措,促进了债务结构优化升级。
表12 安徽国资风险管控情况梳理
表13 当前各省城投债发行情况
数据来源:Choice,卓远整理
(十)盘活存量资产
安徽省在盘活存量方面主要以低效资产和优质项目为主要领域进行盘活。合肥市国资委积极探索创新盘活方式,支持国有企业通过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盘活。芜湖市高新区通过对存量土地进行再开发利用,实现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产业转型升级。该区通过整体策划、分批收购,将园区内低效资产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有效提高了盘活存量资产的效率。铜陵市财政局制定了《关于加强资产资源清理盘活工作意见》按照“全面摸底、重点调查、分类实施、有效盘活、促进统筹”的原则,全面摸清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资源家底,优化存量资产配置,整合闲置低效使用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着力构建国有资产效益优化、支持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运作机制。蚌埠市对工业领域的“双停企业”(即停产停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摸底,制定了分类处置方案,通过兼并重组、依法收回、平台收储、项目嫁接等方式,盘活土地、厂房等闲置资产,引进新项目,提升亩均效益。
表14 安徽省国资盘活存量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