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欣欣向荣老百姓才能有消费信心
昨天,接到哈尔滨银行的一个电话通知,说某款理财产品降息了。
撂下电话反复思考的结果是采取两条措施:
一是今年计划换车不换了。尽管手中这台车已经开了10多年,但车况尚好,公里数也不十分多。
二是将个人在哈尔滨银行陆续到期的理财产品全部转往国有五大行,不求利息,但求安全。
老话讲的好:不要老想着怎么挣钱了,先把口袋里的钱看住。
其实,这不是哈尔滨银行自己的举动。
进入5月以来,各大银行先后掀起一波新的降息潮。
据说是为了解决某些专家说的“金融空转”,其结果是又进一步极大地打击了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越穷越存钱,这是中国特色。
专家们研究这么多年还没研究明白,相信会再一次给这些专家们上一堂生动的“大课”。
相反,大洋彼岸,美丽国在负债31万亿美元,已经超出年度GDP总量的情况下,还在加息。
顺便说一句,美联储是不归总统管的,只对美国经济负责。
关于国家大的经济形势,有成千甚至上万挣着高薪的专家在孜孜不倦研究,听没听到老百姓大多数人意见不知道。
但是,有以下3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务必请各级领导和专家们一定要注意:
一,老路子已经走不通了。
过去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房地产,汽车,基建,已经开始不灵了,不要再盲目寄于希望和加大投资。
社会上一直争论的是不是“泡沫经济”的高房价,已经成为剝削老百姓压在身上的“大山”,老百姓对此苦不堪言。
还有投资上千亿上万亿的基建,据说有根本收不回来投资,还高占GDP总量的20%,而发达国家一般只占到5%。
实际上,静下心来想,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不可能依靠房地产,汽车,基建长久持续。
那么,依靠什么?回答是更广义消费。
发达国家消费一般都占GDP总量70%以上,美丽国占近80%,而我国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据说,去掉政府消费,只占40%。
二,国家欣欣向荣,才能给老百姓以消费信心。
国家如果不欣欣向荣,老百姓何来消费信心?
为什么有的国家老百姓不喜欢存钱,而敢于大胆消费?关键是有国家“兜底”。
罗斯福早就说过,什么是祖国?就是当我们的父母亲没有钱推进医院也能看病。
国家要提振老百姓消费信心,关键是要让老百姓感觉到国家欣欣向荣。
所以,我们在进行各项改革和每一项新的政策出台时,应该首先想到,是否有助于提振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
千万不能老是想着在老百姓身上“做文章”,触动人民群众既得利益去“共济”,那样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对国家的信任。
否则,各项改革是不会成功的,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是不会树立的,这是我们各级领导和政府应当时刻牢记的。
要想得之,必先给之。
三,治国之道,富民于始。
出自于《史记、七十列传》。
千万不能成天纠结于GDP的增长数字,而是应该关心老百姓究竟生活怎么样?
民富才能国富,这是从古至今颠朴不破的真理。
一个国家的财富到底是什么?世界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早说过,是国民生活水平。
我们国家一直强调要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要富民。
因此,我们一定要努力致富于民,藏富于民,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40年国家在民生上欠账很多;许多关于民生的经济指标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老百姓总体上感觉生活越来越难的;改革开放应当给予中国老百姓幸福美好的生活。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对党和政府是充满信心的,我们还是坚定不移相信社会主义体制优越性的。国家一定要努力欣欣向荣,才能给老百姓以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