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焦虑,一声令下,两大支柱企业领导人全换!
庄菁雄(左一)接替王永清担任上汽通用董事长。
文 | 开然
被寄予的希望多大,上汽承受的压力就有多大。重压之下,上汽决定继续走马换将,坚决进行所谓“自我革新”,最近的对象便是上汽通用总经理——由上汽委派的中方一把手。加上2月份更换的上汽大众总经理,上汽旗下两大支柱悉数换帅,如此大动作已引起外资合作方、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等各方强烈关注。
上汽通用换帅
高度依赖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上汽无论先从哪家动手,外界都可以理解,他们斟酌后的结果是两家都需要新人带来的新气象,2月份卸任的是59岁的陈贤章,现在是王永清——上汽通用中方一把手、总经理,现年58岁。
5月12日,上汽通用官宣,因工作需要,原总经理王永清,即日起调任上汽集团副总经济师;原副总经理庄菁雄接任上汽通用总经理。
新任总经理庄菁雄
“其实车展前内部已传开消息,主要原因是年龄原因和近些年上汽通用发展势头不理想。”知情人士对笔者表示。
实际上,王永清是上汽通用老兵,于2014年7月接任上汽通用总经理,担任这一重要职位长达9年,期间在2017年曾取得优异成绩,销量一度突破200万辆,达到历史顶峰,触碰合资车企天花板,但此后在各种原因作用下开始下滑。
新接班人庄菁雄也是上汽通用老人,1973年出生,也曾是1996年上汽通用项目组成员,上汽通用的初创员工之一,对整个上汽通用体系非常熟悉。在上汽通用任职时,他曾是总经理丁磊的助理,之后在叶永明时代,被提拔为上汽通用采购部执行总监,后进入上汽集团出任办公室主任助理和总裁办公室副主任。2022年底,庄菁雄又回到上汽通用,出任副总经理。几个月后,迅速擢升为上汽通用总经理。上汽通用内部对庄菁雄评价颇高,“他是情商和管理水平很高的人。”
跌回十年前
上汽通用在跑偏的路上越走越远,也许是到换掌舵人的时候了。曾几何时,因为不愁卖的车型、优渥的待遇和合理的工作节奏,上汽通用员工拥有傲娇的资本。如今,这一切都发生剧变,他们正强烈感受着现阶段上汽通用的窘境,悲观情绪弥漫在脉脉上,标注上汽通用或泛亚技术中心的员工,不断讨论着上汽通用的问题。
经笔者收集分析,上汽通用员工的抱怨不外乎四个方面:一,公司走下坡路,销量大不如前;二,造车思路跟不上时代,如今车只是硬件载体,要靠软件取悦消费者,上汽通用还是旧思路;三,薪酬基本都在退步;四,公司内部存在官僚习气,外部人很难有上升空间。
如果说其他三点是见仁见智的话,那第一点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上汽通用零售销量同比下滑18.8%至103.69万辆,已经跌至13年前销量水平(2010年,上汽通用的销量是103.8万辆)。今年年初至今,上汽通用的销量情况依然不见好转,3月销量6.3万辆,同比下滑29.1%,一季度总销量18.6万辆,同比下滑32.3%。
看看上汽通用自己公布的数字,2019年至2022年,上汽通用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60万辆、146.7万辆、133.2万辆、117万辆,一路下滑。再深入研究,下滑的关键是别克品牌,2017年别克品牌销量122.44万辆,2018年跌至106.81万辆,2019年跌至83.73万辆,2020年回升到92.63万辆,2021年82.8万辆,2022年64万辆,下降幅度不可谓不大。
上汽通用的持续下滑首先与2018年强推三缸机后燃油车市场份额缩小有关,其次也与上汽通用在电动、智能、网联方面过于缓慢有关。尽管此前巨资布局奥特能平台,但在首款车型凯迪拉克锐歌上,上汽通用的营销招数悉数哑火。先是国内上市太慢,2020年海外亮相,到国内交付已是2022年10月;其次销量与预期差距太大,从去年10月到今年1月,锐歌的销量分别是772辆、850辆、682辆、485辆,连月销千辆的边儿都没摸着,上汽通用员工的心情可想而知。这还不止,因虚标续航、车机卡顿、黑屏死机、空调等车内部件异响等质量问题屡遭投诉,奥特能首款电车基本宣告哑火。虽然第二款车型别克E5目前已经上市,但具体销量能否达到预期还是未知数。
可能认识到新能源步伐过慢,此前上汽通用已宣布,从2022至2025年,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等三大品牌将累计有10款纯电产品落地。纯电车型也将在新建的纯电渠道内销售,不与燃油车同台。
由于销量下滑,市场份额缩水,从2018年到2021年,上汽通用的净利润下降明显,分别为156.21亿元、109.58亿元、41.03亿元、72.61亿元。由于公司财务状况大不如前,今年2月曾传出上汽通用买断45周岁以上员工工龄的消息,不过该消息很快遭到否认。
上汽的焦虑
换帅的背后,不仅是上汽通用的困境,更是上汽集团的焦虑。
4月底,上汽集团终于发布了2022年以及2023年一季度财报,这份财报引起上汽上下和上海方面的普遍担忧,财报显示,上汽集团2022年实现营收7441亿元,同比下滑4.6%,这个规模已经跌回到2016年的水平。而净利润的表现更加难看,实现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4%,扣非净利润更是只有90亿,同比下滑52%,净利润已经跌回2010年的水平。
销量方面,上汽的滑落触目惊心,一季度上汽累计售出新车89.1万辆,同比下滑27.0%,仅完成年度目标的14.85%。其中,3月共售出新车35.2万辆,虽然环比上月增长5万余辆,但同比依旧下滑20.6%。这也是上汽集团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6个月同比下滑。
事实上,上汽集团业绩下滑严重的主要原因便是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这两大支柱双双陷入困境。上汽大众3月销量8.1万辆,同比下滑26.4%,一季度销量22.6万辆,同比下滑31.7%;上汽通用3月销量6.3万辆,同比下滑29.1%,一季度销量18.6万辆,同比下滑32.3%;上汽通用五菱3月销量9.1万,同比下滑39.7%;一季度销量19.3万辆,同比下滑41.0%。
销量下滑自然带来了利润降低,2022年上汽通用汽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55.79亿元,同比下滑23.2%,与2019年相比已经接近“减半”;上汽大众归属母公司的利润为87.2亿,比去年少了将近15亿元。
陈虹的压力
两大支柱的失速给上汽带来了空前压力。甚至在上海车展开幕前,理所当然的“东道主”上汽还在为是否召开新闻发布会犹豫不决,主要原因是没东西说,也怕说多错多。
事实上,当时上汽正焦急等待新任上海主要领导对上汽发展汇报的审议,很显然,上汽遭遇领导的差评,主要是自主品牌发展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不足。
4月14日,上海车展开幕前,上海市主要领导调研上汽集团并召开现场会,要求上汽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自我加压、自我革命,加快推进创新转型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要更明晰、重点要更突出、创新要更聚焦、改革要更有力”,还要求上汽“更好塑造具有鲜明标识度和技术领先度的自主品牌、特色优势、爆款产品。”
上汽集团是上海市一张响亮的名片,肩负振兴经济,振兴消费的重任。62岁的董事长陈虹压力山大。
接近上汽的分析人士分析说,此次上汽通用及2月上汽大众的总经理调整,其意义已经不仅是一家汽车企业未来规划之变,而是贯彻市委市政府创新突破的发展要求,顺应行业变革和需求全面变化,实现自我革新,提供更高品质供给。
处于压力中心的陈虹1961年3月出生,目前任期从2021年6月30日开始,为期三年,到2024年6月30日结束。参照其他大型国企领导人任免,这大概率会是陈虹最后一个任期。
还有一年多退休,可偏偏遇上销量压力最大的一年——不仅合资板块下滑严重,自主板块也是跌跌不休,今年一季度,荣威品牌整体销量仅为41821辆,同比暴跌51.3%;名爵品牌一季度仅销售 20877辆,同比下跌46.8%。重金推出的智己和飞凡两大品牌如今依然不温不火,一季度智己汽车仅售出3765辆,前4月,飞凡汽车的累计交付量仅为2590辆。
据悉,上海方面对上汽新能源车型的销量要求是进入国内前三,不过这个消息并未得到上汽的证实。
出海是亮点
国内汽车市场近年内卷严重,坚定了上汽布局海外的决心,与合资板块下滑和自主板块竞争力不强相比,出海业务是上汽很大的增长点和亮点,“越来越多的骨干员工倾向从国内业务转向出海业务。”海外业务正成为上汽寻找新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抓手,也成为很多上汽员工最重要的晋升跳板。
MG车正在等待装船出海。
2022年上汽海外销量达101.7万辆,同比增长45.9%,是去年国产车出口领头羊,相当于海外每销售3辆“中国车”,就有一辆“上汽造”,其中仅MG欧洲销量就达11.39万辆,是2021年的两倍多。对比5年前的2017年,上汽海外的销量还仅有17万辆。今年一季度,上汽集团出口及海外基地销量达到25.7万辆,同比大涨49.5%。
目前上汽已初步建成集研发、制造、营销、金融、物流、零部件、二手车等为一体的海外汽车产业链,在泰国、印尼、印度设立了3个海外整车制造基地,建立起超过2000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并开通了东南亚、墨西哥、南美西、欧洲等6条自营国际航线。
在新能源车带动下,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2022年突破300万辆,跻身世界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的350万辆。中汽协常务副会长付炳锋此前分析称,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除了得益于海外供给不足,更重要的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等领域注重研发而确立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