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城何以腾退12家工业企业
留坝县与携程集团合作开发的携程度假农庄。 通讯员 雷雨摄
留坝老街一角。 记者 高振博摄
留坝县的民宿管家(资料照片)。 记者 高振博摄
张德书身后的废弃厂房不久后将被改建成高端民宿。 记者 高振博摄
64岁的张德书看着荒草丛生的石材加工厂,没有留恋。
在秦岭过度开山采石的时代早已过去,张德书在留坝县城南部投资建设的石材加工厂也已荒废10年。如今,留坝县这一工业时代的“遗产”也将被彻底抹去,改建成高端民宿。
一场产业领域的底层变革正在发生。
5月11日,《留坝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规划》,留坝县中心城区不再新增工业用地,并且要将原有的80多亩工业用地转成商业、居住和公共服务等类型用地。这也意味着,原有的12家建材、食药等企业要逐渐退出。
留坝县位于秦岭南麓,是秦岭生态保护限制开发区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留坝县域国土总面积近四分之三。近年来,留坝县委、县政府牢牢捍卫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国之大者”,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推动县域绿色高质量发展。该县建成板栗、栓皮栎等经济林24万余亩,西洋参、猪苓等特色中药材年产值过3亿元,精品民宿吸引了来自北京、成都、西安等地的游客。
借助本次国土空间规划调整的契机,留坝县下决心腾退县城所有工业企业,从而盘活闲置工业厂房,推动食药企业向城固县的“飞地”园区转移,并为县城建设“全域旅游会客厅”腾出空间。
如同一场接力赛,留坝县递出“两山”转化的关键一棒。
■ 盘活闲置资源:“两材”经济落幕
5月11日,记者来到留坝县城南环路下段,张德书投资的留坝县潘达石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潘达石材公司)就在这里。灰墙、石棉瓦屋顶的厂房早已废弃,杂草遍布厂区,一处墙角堆放的蛇纹岩板材默默诉说着往事。
这里见证了留坝石材加工业的兴衰。张德书1998年在这里建厂时,周边一整片都是石材加工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卡车排队来留坝装货,使留坝的石材不愁销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留坝也曾走过“靠山吃山”的路,以石材、木材为主的“两材”经济盛极一时。尤其是秦岭山里出产的“大花绿”(蛇纹岩)和“雪花白”(大理岩),是装修装饰的上等材料。潘达石材公司靠开采和加工“大花绿”热闹了好一阵子,巅峰时期,这家企业交的税占到全县税收的十分之一。
“后来出现了精美又廉价的人造石,天然石在装修装饰领域逐渐没了市场,加之生态环保政策收紧和县上产业结构调整,整个采石和石材加工业逐渐没落。”张德书回忆道。
“两材”经济破坏环境,吃的是“子孙饭”,难以为继。从2001年开始,留坝确立了“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并积极推动旅游“一业突破”。以此为背景,留坝近年来累计关停矿山10座、小水电站8座。
在2014年,作为全县最后一个石材加工厂,潘达石材公司也停产了。占地7亩多的厂区,成为“两材”经济的“遗产”,一直闲置。
近年来,随着留坝推动绿色发展,潘达石材公司积极从事原有矿山生态修复和尾矿石渣、石粉综合利用,又与新疆企业合作开发留坝西洋参酒。这片荒废的厂区,虽位置和交通条件都很好,但由于土地性质问题,一直没有进展。
借助此次调整国土空间规划,当地政府与企业多次沟通,决定将这块工业用地调整成商业用地,闲置的土地资源终于被盘活。
“留坝旅游越来越红火,我们计划投资3000万元在这里建设高端民宿,目前正在做方案,计划年底开工。”张德书说。
■ 转向“飞地”园区:食药企业新生
刘德明几年前就有将企业搬迁和产品转型的想法。这一次,随着留坝调减县城工业用地和建设“飞地”园区,他要付诸行动了。
刘德明是广东人,2006年来到留坝,投资设立留坝县佳仕森中药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仕森中药公司)。企业主要从事留坝特产西洋参的初级加工,年产值约1000万元。
留坝县绿水青山,西洋参品质优良,但多年来佳仕森中药公司在这里却逐渐陷入发展“瓶颈”。
一是无法提升附加值。企业要提升西洋参附加值,就要深加工,深加工就会涉及污水处理和排放。但留坝全域都属于秦岭生态保护区,不允许工业企业设排污口,要求工业“零排放”。
二是服务配套跟不上。留坝工业企业相对较少且分散,一些服务配套难以跟上。刘德明说,企业修冷库要到汉中市区找人,耗时耗力,而为此招个人既不划算,又难以长久。
三是留不住人。企业地处山区,招人留人也是个问题。近年来,企业管理人员和年轻技术人员“招了走、走了招”,现有人员多是像刘德明一样干了十多年的老人手。
佳仕森中药公司的“困局”,上升到留坝县域经济层面就是:无论考虑产值、财税,还是就业,在县域内继续发展食药工业,亩均效益均难以提高。但与此同时,留坝日渐兴盛的文旅产业,却面临土地不足的问题。
绿色食药和文旅产业是留坝推进绿色发展的两张王牌。“腾笼换鸟”成为“两难”的解决之道。
“留坝调减工业用地,为县城文旅业态腾出空间,同时将绿色食药企业转移到‘飞地’园区,真正推动绿色食药延链补链高质量发展。”留坝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谢建斌说。
去年开始,留坝在全市率先“走出去”,与100公里外的城固县达成“飞地”园区合作协议,并探索建立产值、财税等利益分享机制。目前,留坝已在城固三合工业园区签约2.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后续还将签约几十亩土地。
“我们待时机合适就考虑搬到‘飞地’园区,通过研发生产西洋参酒、化妆品等‘看不见的西洋参’,持续推进精深加工,助推留坝绿色食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刘德明说。
■ 县域一体规划:文旅产业破局
在秦岭南麓的留坝县,土地是稀缺资源。旅游“一业突破”的定位下,如何盘活利用好存量土地资源,就成为重要课题。
留坝的乡村率先破局。2021年以来,留坝在全省率先成立“两山资源公司”,将分散闲置的集体土地、农户腾退房等进行统一收储和运作,推动各类生态资源资产加速转化。
据统计,目前留坝县共收储资源4357个,整合资源包180个,策划包装项目83个。携程度假农庄、秦岭宿集等精品民宿都借助“两山资源公司”实现高效建设和运营。
在留坝县城,此次国土空间规划调整,给建设“全域旅游会客厅”腾出了空间。据了解,此次城区除工业用地被调减外,分散低效的机关团体用地也是调减重点。根据《规划》,机关团体用地被调减近90亩,这些土地将主要用作居住、商业、城镇道路、绿地等。
“留坝老街”中段的留坝公路段办公用房就在盘活利用之列。“我们计划投资1200万元,地上建精品酒店,地下建停车场,进一步完善‘留坝老街’的文旅业态和配套。”宝鸡鼎顺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宗轩说。
刘德明也想好了县城南端厂房的归宿。“我要给留坝旅游做配套,把这里变成商务休闲的好地方。我以前做过园区开发,做这个很有经验。”他说。
伴随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文旅项目招商引资也迎来新格局。“土地资源始终是用一块少一块,我们不仅要招商,还要择商,用绿色、低碳的标准衡量项目,不断助推留坝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留坝县经济合作促进中心主任邵乃琦说。
留坝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借助此次国土空间规划调整,留坝县“两山”转化进入全域“一盘棋”的新阶段。
“我们要始终坚持用生态化理念发展产业,用产业化方式建设生态,不断促进‘两山’高效转化,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赋能,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留坝县委书记史邦俭说。( 记者 高振博 )
上一篇:最大的笑话
下一篇:沈阳完善激励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