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2023年“莞邑良师”人才活动周重磅活动——莞教论坛分为三场同步举行。其中,“旗峰论教”在东莞中学初中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主题为:推进学校育人方式深度变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区域生态。主旨发言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未来教育学院院长、北师大珠海分校副校长郑国民首先带来《核心素养视域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题分享。
南方+ 孙俊杰 拍摄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校,多年来,郑国民在不同的学段都有过任教经历。在他看来,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谈论得最多,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谈论的相对较少,“这个问题到高等教育来谈论就太晚了,实际上,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是在我们的基础教育。”
“教学过程中,尽管在我们的课堂经常抛出一些问题,也让学生进行讨论,但是我们整个的结果,是老师期待的那个答案,不是学生真正创造性的答案。”他表示,这样的教学使得学习内容是碎片化的,学习过程是同质化的,思维培养是浅表化的,学习评价是单一化的。“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谈论创新人才我们很难很难。”
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郑国民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郑国民认为,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学习观相比过去有了较大的转变——要从关注碎片化的知识和孤立技能的习得,转变到关注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关注对知识的理解和反应,到关注综合运用和主动创造知识;从关注学什么,到关注学会学习和如何学习;从关注自我学习,到关注朋辈合作和沟通。秉持着这样一种学习观,才能孕育培养出所期待的创新人才。
同时,郑国民认为,能够重视好奇心,体验学习的快乐,沉醉于发现真理和美,并不断地挑战自我,这是对于创新人才而言十分重要的素质。“新思想的萌生和重大发明的出现,都源于自身对学习的热爱和执着,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到自得其乐,而不是视作一种负担。”
【统筹】王慧
【撰文】毛敏 王慧
【摄影】孙俊杰
【作者】 毛敏;孙俊杰
教育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