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节不应止于“买买买”
上海第四届“五五购物节”近日启动。作为2020年上海首创的全国首个大规模综合性消费节庆活动,“五五购物节”已成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名片,同时也是促进消费回补、激发消费潜力的有效途径。
商务部把今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各地也根据各自消费特点、区位特征等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比如,京津冀联合推出“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京津冀消费季”,浙江省推出“浙里来消费·2023消费提振年”行动,辽宁省推出“2023幸福辽宁百姓购物节”系列活动等,真正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惠。地域性大规模购物节特点就是以节兴商、以节聚势、以节促销。然而,不同于单纯的商业促销行为,地域性购物节往往由地方商务、文旅、体育以及各区县相关部门主导发起,目的不只是激发消费者购物欲望,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借助集中性节庆活动,优化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拓宽享受型、体验型等服务消费模式,为消费市场提供新动能。
一方面,利用好购物节热度,加码消费目的地建设。消费目的地超越了一般购物场所的概念,综合了购物、旅游、文娱、餐饮等传统消费与服务消费功能,成为当前不少城市建设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力方向。而地域性购物节由于本土特色鲜明,各部门、各经营主体深度参与,更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外溢效应,吸引和带动周边地区消费,增强消费目的地知名度、影响力。
另一方面,借助购物节对消费行为的黏性,提升消费内涵,优化消费环境,让购物节与消费升级同频共振。比如,借助购物节影响力,吸引首店、首展等首发经济落地,丰富消费内容;借助购物节热度,推广绿色消费等消费模式;发挥购物节场景化优势,拓展“线上发券+线下消费”“直播电商+云游”等营销模式。
总之,购物节不应止于“买买买”,而是要利用好地域性大规模购物节全城参与、全经营主体动员的聚合功能和消费黏性,积极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让其成为擦亮城市品牌、全面提升消费能级的机遇。(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 景)